《记一次有意义的活动》

岁月如歌

<p class="ql-block">这是我1977年中专考试的作文。现在看看,越看越幼稚。语言不叫质朴而是直白。烈士牺牲的情节,现在看看是标准的电视剧看多了。值得欣慰的是,现在火热的“新征程”这个词,我在近五十年前就用过。就是作文的结尾处。</p> <p class="ql-block">《记一次有意义的活动》</p><p class="ql-block">四月五号是清明节,是每年学校组织的给烈士扫墓的日子。上午,我们早早的来到学校集合,体育委员喊着口令整理队形,同学们列成两队整装待发。随着老师一声令下:出发!体育委员立即喊到“向右转,齐步走”,队伍浩浩荡荡走出了学校,沿途,好多老爷爷老奶奶站在自己家门口,慈祥的看着我们前行。烈士墓,在我们村子东边,我与另一个同学抬着花圈,走在队伍的最前头,迎着初升的太阳,迈着沉重的步伐向前走去。徐徐春风刮在我的脸上,满是春野的芬芳,暖暖的,甜甜的。</p><p class="ql-block">大约半个多小时,我们来到了烈士墓前,一个不太大的土包,北面有八棵十几米高大的松树,排成两排,两侧的柏树翠绿翠绿的。同学们纷散开,拿铁掀的同学在五米开外的田野里,把土松软,其他同学两手捧着鲜土,恭恭敬敬的培在烈士的墓堆上,然后我们把花圈端端正正的摆到墓的正前方。</p><p class="ql-block">老师站在花圈前,同学们迅速围拢过来,听老师讲述烈士的故事:那是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期,一位八路军战士在反扫荡中受伤了,被安置在老乡家中养伤,不料消息走露,一队鬼子气势汹汹的来到了村子,把全村男女老少全部赶往村里一个打麦场,麦场四周,鬼子架起了机枪,鬼子兵的刺刀,在村民的胸前晃来晃去,逼迫村民把受伤的八路军战士交出来,胆小的孩子吓的哇哇大哭,大人们刚毅的眼神,让鬼子胆颤。鬼子翻译官阴阳怪气的说到:皇军让你们交出受伤的八路军,否则,每隔一分钟,就杀死一人。麦场上先是骚动了一小会儿,然后是死一般寂静。过了一会,翻译官又重复了一遍刚才公鸡嗓子般的喊叫,村民还是静静的站着。这时候,日本鬼子小队长,走到一个七八岁的小姑娘面前:小姑娘,你说,受伤的八路军藏在哪里?说出来,糖的咪西咪西,小女孩一扭头,斜视着远方。鬼子小队长恶狠狠的从腰间唰的一声拔出了指挥刀,把冒着寒光的刀架在了小女孩的脖子上。小女孩依然怒目圆睁,紧咬着嘴唇。鬼子喊了一声“八嘎”,然后把刀高高举起,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住手”!一个洪亮的声音传来,乡亲们不约而同转向声音传来的方向,只见一个高大的身影,拖着受伤的腿,艰难的向着麦场走来!我就是你们要找的八路军,与乡亲们无关,你们把他们放了!</p><p class="ql-block">鬼子小队长让受伤的八路军说出大部队转移的地方。“休想”!八路军战士宁死不屈。恼羞成怒的鬼子,把刀刺入了八路军战士的胸膛……</p><p class="ql-block">日本鬼子走后,乡亲们痛哭着围了上来,擦干了烈士脸上的血迹,把烈士埋在了村子东边的最高处。</p><p class="ql-block">老师讲完了烈士的事迹,同学们都陷入了沉思之中……</p><p class="ql-block">在返回的路上,想起了老人们说过:我们全村人的命,是烈士的命换来的,不能忘了他。后来乡亲们又陆续在烈士墓周围种上了松树与翠柏。近三十年过去了,它们都长成了伟岸的参天大树。</p><p class="ql-block">一路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烈士的壮举和牺牲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在新的征程上奋勇前进。</p><p class="ql-block">2025年07.24于南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