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美与共长江水(上)

饶思源

<p class="ql-block">  今年春节应同事之邀前往武汉过年,顺便参观武汉桥梁博物馆,一举两得何乐不为。</p><p class="ql-block"> 大年三十正值阖家团圆,我等一行中午从九江站出发,经瑞昌、阳新、大冶、黄石等城市,下午顺利抵达武汉站。</p> <p class="ql-block">沿途农村新面貌,田园、房屋一闪而过。</p> <p class="ql-block">瑞昌境内的下雷水库</p> <p class="ql-block">  九江到武汉约200公里,距离不算远但两地交往甚少。九江市政府设立驻汉办事处不过四年之前,而百姓多爱跑上海购物、旅游等等。舍近求远是否与江浙沪沿海位置、经济繁盛等因素有关。</p> <p class="ql-block">  上世纪六十年代,出于战备需要兴建大(<span style="font-size:18px;">冶)—</span>沙(河)铁路。前些年武九客专建成通车,形成连接湖北、江西两省的快速通道。而武九高铁一波三折令人惋惜,否则助推九池高铁——长江经济带南沿江高铁岂不呼之欲出。</p> <p class="ql-block">  算起来吓一跳,距上次来武汉快60年整,令人唏嘘不已。老照片拍摄于1966年末,我在这年进厂当工人,因“文革"骤起延迟到次年8月正式上班。</p><p class="ql-block"> 我与冯姓同学外出串联,九江乘大轮到汉口,接着匆忙登上大篷货车,途经长江大桥来到武昌某学校,办好手续安顿下来食宿全免。</p> <p class="ql-block">  两个红卫兵在武汉长江大桥合影留念,右手拿小红书,左臂套着红袖章。冯同学衣着得体气势轩昂,我显得不修边幅,寒酸学生模样。</p> <p class="ql-block">  一城独大不仅在湖北,中部三省亦是如此。当然,有其历史原因亦利亦弊。对九江而言背靠大树带来机遇也不乏挑战。</p> <p class="ql-block">二七长江大桥车流不息,大武汉我来啦。</p> <p class="ql-block">  百步亭社区工作声名远扬,曾在央视节目中报道过。</p> <p class="ql-block">初二自驾车穿行在长江大桥之间,开始武汉一日游,没错,走马观花只有一天。</p> <p class="ql-block">杨泗港长江大桥,悬索桥主缆如此优美,双层桥面堪称一绝。</p> <p class="ql-block">上下桥面都通行汽车,使用效率更高,不知行人能否步行走过大桥?</p> <p class="ql-block">  长江穿城而过,众多江滩成为武汉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其中包括汉口、武昌、汉阳、青山、洪山、硚口等江滩全长101千米,占地面积之大可想而知。</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科普桥梁知识很有必要。</p> <p class="ql-block">汉口高楼鳞次栉比,长航武汉客运站如今变成科技馆。</p> <p class="ql-block">  黄鹤楼因唐代诗人崔颢一首《黄鹤楼》而闻名天下。</p><p class="ql-block"> 如今黄鹤楼为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建造,飞檐五层攒尖顶,金色琉璃瓦屋面,通高51.4米。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p> <p class="ql-block">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223年),屡建屡毁,重建于1985年。传说当初建楼以嘹望,至唐朝,其军事性质逐渐演变为名胜景点。</p> <p class="ql-block">  武汉长江大桥武昌桥头堡,当年拍摄地近在咫尺。无奈交通拥堵,自驾车已调头随车流过来了……,只有心怀敬意万里长江第一桥!</p> <p class="ql-block">  汉口租界近2万平方米,至今矗立着各国风格的旧式楼房,展现西方<span style="font-size:18px;">于</span>19世纪至20世纪初的历史建筑,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武汉桥梁博物馆毕竟归属大桥局,年前电话说得好好的,春节期间还是关门谢客,这次来武汉留下遗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