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早餐后离开广南县城酒店,将前往丘北县继续行程。旅游巴再次穿城而过,虽然行程没有安排在县城观光游览,但广南具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民族风情浓郁、自然景观独特,是一处值得游览的胜地。</p> <p class="ql-block"> 从广南站进入广那高速公路行驶,这条高速公路起于县城(莲城镇),止于那洒镇,全长49公里,并与G80(广昆高速)相交汇。</p> <p class="ql-block"> 在广那速公路行驶近50公里后,经那洒镇通过立交桥转向广昆高速,再在广昆高速行驶约70公路后,在炭房出囗,沿省道S206继续行驶,再接普炭公路行驶。</p> <p class="ql-block"> 广昆高速是广州至昆明的高速公路,为国家高速公路网最南端的东西横线。广昆高速全长1380公里,其中在云南文山州境有524公里。</p>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行程是在广昆高速的炭房出口驶离高速公路,向北接入普炭一级公路,往丘北县县城驶去。</p> <p class="ql-block"> 普炭一级公路(又称省道S260线)是云南省文山州的重要交通基础设施,它连接砚山县炭房镇与丘北县普者黑景区,采用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p> <p class="ql-block"> 这条公路建成于2010年9月,成为生态与景观融合的和谐道路。作为文山州“绿美公路”示范项目,融合喀斯特山水、民族文化和普者黑风光。</p> <p class="ql-block"> 沿途地貌以喀斯特地貌为主,伴有高原山地景观,沿线分布着丘陵、盆地等地形。沿途地貌特征丰富,兼具交通要道与生态景观价值。</p> <p class="ql-block"> 这条公路建设兼顾乡村振兴与旅游发展,打造“畅、安、舒、绿、美”的旅游交通廊道,推动当地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p> <p class="ql-block"> 普炭公路不仅是交通要道,更串联起普者黑风景区、文山机场等关键节点。沿线村庄通过人居环境整治融入绿美景观,形成“公路+旅游+乡村振兴”的综合示范带。</p> <p class="ql-block"> 沿线以喀斯特地貌为核心,兼具山地、河谷等多样地形,当地政府通过生态修复与景观设计,实现了交通功能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p> <p class="ql-block"> 云南省近几年推动城乡绿化美化行动,绿美交通是重要内容之一,是串联绿美城镇、绿美乡村、绿美河湖、绿美景区的重要纽带。其中普炭公路已建成路景交融、和谐自然的绿美公路。</p> <p class="ql-block"> 行驶在普炭绿美公路上,映入眼帘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远处则是层峦叠嶂、苍翠欲滴,有喀斯特峰林、峰丛之特色。</p> <p class="ql-block"> 在高速行驶中,导游提醒大家注意左侧山坡上的喀斯特另类地貌。见到小山丘坡面上分布大片低矮的“乱石”,这是历经溶蚀作用形成风化岩石,与常见的喀斯特山峰差异巨大。</p> <p class="ql-block"> 这是另一种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宛如微形版喀斯特山貌。呈现石柱、石笋、锥状、塔状等五花八门形态,以浑圆矮小为主,形状万千。这些毫无规则的乱石,与石芽、溶蚀洼地交织分布,形成梯田式台地景观。</p> <p class="ql-block"> 在一片红土山坡上,“生长”着微形石笋,远看形如竹笋出土,是喀斯特地貌中一种典型的地质现象。呈现土地与石头争夺空间的独特景观,土中有石,石中有土,石土相融。</p> <p class="ql-block"> 这片面积不大的山坡地,呈现红色、绿色、青色、褐色、灰色,仿佛是被上帝打翻的调色盘。导游带说,这个地区的红土地面积虽然不及东川红土地,但其美丽的程度可与东川红土地相媲美。</p> <p class="ql-block"> 普炭公路上不断出现一幅幅变化不断、丰富多彩、美丽天成的红土地画卷,眼前山坡上垂直纹理的梯田,形成层次分明的视觉冲击。</p> <p class="ql-block"> 公路景观与周边环境和谐相融,呈现一幅山水美、人文美的和谐画卷,让往来游客徜徉其中、流连忘返,也让当地群众享受更加舒适、美好的生活环境。</p> <p class="ql-block"> 在接近丘北县县城的路段,看到公路护墙的加强筋涂成彩色,远看排列仿佛是钢琴键。这是当地政府利用墙体彩绘,增强公路两旁的景观性,具有因地制宜的创意。</p> <p class="ql-block"> 很快来到普炭公路终点,须经过普者黑收费站缴费。这种级别公路(高速公路外)在广东已不存在,作为经济相对落后的边疆省份是可以理解。</p> <p class="ql-block"> 在进入县城区间公路边,意外发现在轻轨铁路,间隔出现上落站,引我联想。轻轨,这种在内陆城市的交通工具,只有少数地级城市才有,这个地处边境的小县城居然事实出现,有些费解。</p> <p class="ql-block"> 丘北县城到了,沿迎宾路行驶,看到城区建筑外貌又一次让我感到意外。不仅高楼栉比鳞次,而且普遍崭新,其规划、风格、品质及城市基础设施,不亚于沿海地区。</p> <p class="ql-block"> 恰好是午饭时间,我们在县城中心区的立交桥旁餐厅吃午饭,看到路边竖立“丘北”标志石。丘北县对我来说很陌生,其实它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民族文化,特别是拥有国家5A景区普者黑就在县城边上。</p> <p class="ql-block"> 午饭后,没有在县城逗留,直奔普者黑景区。驶出县城,就看到左边有一片湖区,导游跟我们说,这里已属于普者黑景区范围了。据查,普者黑景区范围面积达388平方公里,核心景区面积也达15平方公里。</p> <p class="ql-block"> 从湖区北边左转进入农耕田园区,看到收割后土地还裸晒着。这里属于坝区地形,比较平缓,普者黑景区内耕地面积达926亩。</p> <p class="ql-block"> 耕作区土壤因富含铁、铝成分,呈现典型的赤红色彩,与周边喀斯特地貌形成鲜明对比。据说,当雨后太阳照射下,土地呈鲜红色。</p> <p class="ql-block"> 这种土壤虽适宜耕作,但易受干旱影响,需依赖人工灌溉系统。农户普遍依赖地窖储水,近年通过水利工程逐步改善灌溉条件。</p> <p class="ql-block"> 这里主要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有:水稻、玉米、烤烟、油菜、鲜花、水果、蔬菜、洋芋等,当地农户采用轮种方式,这是传统耕作经验。</p> <p class="ql-block"> 普者黑的红土地是当地喀斯特地貌的典型特征之一,位于普者黑国家5A级旅游景区核心范围内,以成片红土地著称。红土地不仅为当地提供了独特的自然景观,还形成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p> <p class="ql-block"> 据介绍,这些红土地在夕阳下呈现绚丽的色彩,与周围的湖面、农田、村庄形成一幅油画般的景象。尤其在傍晚晚霞映衬下更显壮丽,被称为“红土地景观带”。</p> <p class="ql-block"> 普者黑虽然逐渐发展旅游业为主导,但依然保留传统耕作,形成色彩斑斓农田的景观农业,取得了农旅并举的成功经验。</p> <p class="ql-block"> 生活在内陆及沿海地区的民众,传统的认知是黑土地才肥沃,最适宜种植。到了西南地区特别是普者黑,才知道红土地具有黏度高,矿物质丰富,并通过盖膜、轮种等技术,同样培植出多元化农产品。</p> <p class="ql-block"> 当地政府和村民因地制宜,发挥独特优势,积极发展观光农业,推出农耕体验、采摘等项目,吸引大量游客,游客参与率高。</p> <p class="ql-block"> 丘北县政府把握机遇,构建“以旅兴农、以农促旅、文旅结合”的发展模式,体现了现代农业与旅游业的协同发展,以振兴乡村经济。</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田野与喀斯特峰林、绿色作物、湖泊,形成山水田园画卷,被列入全国美丽休闲乡村。</p> <p class="ql-block"> 据导游介绍,这片翠绿的农作物叫“洋芋”,内地人叫马玲薯、土豆。洋芋是四川方言中对马铃薯的特定称谓,它与马铃薯、土豆同属茄科植物,品种(颜色、个头)多样。</p> <p class="ql-block"> 云南产的洋芋个头较小,其特产的紫洋芋因富含花青素而呈现紫色,有很高营养价值。当地利用高原气候种植,为洋芋培植提供了独特的生长环境。</p> <p class="ql-block"> 来到云南、特别是丘北普者黑地区,让我们深深领略到“七彩云南”的韵味。七彩云南是对云南省自然与人文景观丰富多彩的概称,每一种颜色代表云南不同地区的自然风貌,在丘北地区,我们基本领略到七彩了。</p> <p class="ql-block">“七彩云南”既是对自然景观色彩多样性的直观描述,也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我们即将进入仙人洞村的彝族民族地区,进一步了解民族多样性的“彩”。</p> <p class="ql-block"> 来到景区停车场后,我们直接走进仙人洞村景区。这里是普者黑景区6大区域之一的“仙人洞彝族文化生态村”,是彝族撒尼人传统村落,而今依托普者黑景区发展生态旅游。</p> <p class="ql-block"> 漫步在村寨主干道,两侧的村民房子都成为商业用房,主要用于民宿、店铺、餐饮等为游客服务的行业。看到这家店面挂出一列黛肉,这是撒尼人传统风味食品,以独特的腌制工艺和天然香料著称。</p> <p class="ql-block"> 我们走进这家庭院式民宿(客栈),规模较大,展现园林式格局。仙人洞村位置得天独厚,三面环湖,民宿的发展跟上了普者黑旅游业步伐,形成多层次、具特色的民宿业态。</p> <p class="ql-block"> 再往前走,看到2位身穿彝族服饰妇女正用传统织布机编织着,引起大家浓厚的兴趣。村民使用传统织布机手工制作麻布,完整保留了传统织布技艺。</p> <p class="ql-block"> 这种织布加工,主要工具包括织布机、木梭、线轴等,操作时通过踏板控制麻线穿梭,结合木梳辅作穿线,最终形成条纹交织的麻布。这种古老而传统的机具和工艺,在其它地方已难得一见了。</p> <p class="ql-block"> 这种织布工艺已传承400余年,既是撒尼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通过政府保护和旅游发展,传统织布技艺逐渐被更多人关注。</p> <p class="ql-block"> 另一位妇人正埋头做刺绣,撒尼人的刺绣也是彝族的传统手工艺。这种工艺起源于唐宋时期,明清时期趋于成熟,作为撒尼妇女必修技艺,也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 继续沿着主干道往前走,近年普者黑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使得仙人洞村几乎成为旅游服务区。村道都成了商业街,形成旅游全场景服务链。</p> <p class="ql-block"> 走到村的尽头就可看到仙人湖,这是位于仙人洞村旁的天然湖泊,处于普者黑景区内。湖岸线曲折迂回,孤峰林立,湖中倒映着山峰、绿植。</p> <p class="ql-block"> 映入眼帘湖上有一座栈桥,栈桥与湖泊、孤峰等自然景观相映成趣。栈桥是观赏湖景和体验民俗文化的特色设施,是景区内极具特色的游览体验。</p> <p class="ql-block"> 据介绍,湖畔有万亩野生荷花,只是我们未遇上季节,显得清净湖面。到了6~7月份的初夏荷花盛放期,形成“万亩荷塘”景观。到那时,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欣赏峰林与荷花构成的天然水墨画。</p> <p class="ql-block"> 此时眼前湖面碧水清澈,远处山峦叠翠,形成“水上田园、湖泊峰林”的湖光山色景观,好一派美丽的山水画境,这里被誉为“中国山水画的现实版”。</p> <p class="ql-block"> 沿湖岸行走期间,可近距离感受到“湖中有村,村中有湖”的独特景致。而村里民宿多临湖而建,部分区域还设有观景台,方便游客停留拍照。</p> <p class="ql-block"> 靠近仙人洞村的湖面上,建造有观光栈桥,横跨在湖面上。漫步在栈桥上,环看四周,湖区与村寨连成一体,形成仙人湖景色与喀斯特地貌及彝族文化相融合为特色景观。</p> <p class="ql-block"> 这座栈桥的建设源于荷花为主题,木质结构沿湖而建,褐黄色调与周边咖啡色民居相呼应。游客在栈桥上可近距离观赏荷花(季节性)与喀斯特地貌的独特景观。此刻看到水生植物随波摇曳,鱼虾自由游戈。</p> <p class="ql-block"> 栈桥的建造,形成“湖中栈道+水上花海”的视觉体验。在荷花盛开季节,碧水映荷花与木栈道相映成趣,翠绿的孤峰倒影湖面,构成生动山水画卷。</p> <p class="ql-block"> 结束在仙人洞村景区游览后,转往普者黑景区最网红打卡地,那就是《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取景地仙女湖。沿湖岸走向核心景点,路上的桃花正盛开,我们来的正合时宜。</p> <p class="ql-block"> 映入眼帘是喀斯特山峰,湖面碧波荡漾。这里也是普者黑景区核心区,又有称普者黑国家湿地公园,园区由多个湖区(普者黑湖、天鹅湖、青龙山湖等)和生态湿地组成。</p> <p class="ql-block"> 远眺湖心区有个小岛,那就是最网红的“桃花岛”,岛上建有茅屋和假桃花树。据说岛上的桃花不全是真的,特别是夏季,只是作为影视拍摄场景所需而存在。</p> <p class="ql-block"> 小岛因剧中“折颜上仙的隐世之地”而闻名,游客若要登岛,需乘柳叶小舟或手划艇登岛,费用约50~200元/船。在岛上可穿汉服拍照,体验剧中场景。</p> <p class="ql-block"> 景区当局在湖边建有观景台,制有巨大的心型桃花环作映衬。桃花岛是普者黑景区内的标志性景点,以其独特的喀斯特山峰为背景,玲珑的小岛及桃花景观而闻名。</p> <p class="ql-block"> 从湖岸另一侧回望,距刚才走过的岸边观景台不远,那里属于服务区,除了观景台,还有有码头小艇、飞翔伞出租,成为游客主要聚集区。</p> <p class="ql-block"> 这个湖边观景台区,以孤峰、桃花、清澈湖水为特色,适合拍摄及观赏自然景观。湖面倒映喀斯特峰林,当夏季万亩荷塘盛开,形成“水上桃花源”的独特景观。</p> <p class="ql-block">在小岛毗邻的湖岸是一片草地,是景区内极具特色的生态景观,与湖面共同构成复合生态系统,呈现“水上田园”的意境。团友们在此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普者黑景区以其独特的喀斯特山水与人文景观,成功将小说中的“青丘”幻化成为现实,成为仙侠题材影视取景的经典案例。</p> <p class="ql-block"> 网红的桃花岛与景区范围的312座孤峰、54个湖泊构成普者黑“水上田园”奇观,被《中国国家地理》誉为高密度湖岛景观。</p> <p class="ql-block"> 这个桃花小岛就是影视剧《三生三世》主要取景地,2024年“抖音话题#闯入青丘#播放量”破1.6次,走红网络,也吸引各地游客蜂拥而来,成为网红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 普者黑景区作为《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青丘之地”的核心取景地,其喀斯特地貌与田园风光的完美融合,成功塑造了剧中的仙侠意境。</p> <p class="ql-block"> 继续沿着景区修建的栈道深入湖区观光,可近距离观察草甸与孤峰倒映湖中的景致。湖岸被数十座高度约百米的山峰环绕,峰顶植被茂密,山脚直入湖水。</p> <p class="ql-block"> 这些喀斯特山峰多呈锥状或塔状,基部有的被湖水侵蚀形成陡峭崖壁,顶部覆盖常绿灌木,形成“水上峰林”的生态奇观。</p> <p class="ql-block"> 来到景区另一个核心区域,就是青龙山下的登山道入口区,山脚旁的湖区名为普者黑湖(有称珍珠湖)。站在岸边眺望湖区,其山水风景被称为“水上桂林”,湖水清澈,喀斯特山孤峰倒映其中,形成天然水墨画景观。</p> <p class="ql-block"> 普者黑湖属于高原天然淡水湖,水面5.3平方公里,湖长1.43公里。夏季可观赏4万亩野生荷花,湖中盛产草鱼,鲢鱼,虾蟹等水生生物。</p> <p class="ql-block"> “普者黑”是彝族语言,意为“盛满鱼虾的湖泊”,心动地描绘了这片水域的富饶。作为喀斯特地貌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青龙山、溶洞群共同构成普者黑的标志性景观。</p> <p class="ql-block"> 该湖是清水江支流水源汇聚而成,最终汇入南盘江,属珠江水系。湖泊倒映孤峰,薄雾笼罩湖水,湖面无差别地倒影山峰,形成水墨丹青般的仙境效果。</p> <p class="ql-block"> 此刻的普者黑湖湖面平静如镜,水天一色,其峰林的倒影如淡墨水彩画。这个湖区被美誉为“天边梦境,人间瑶池”。</p> <p class="ql-block">普者黑湖泛指喀斯特湖泊群,由54个湖泊相连组成,形成罕见的高原溶蚀构造淡水湖群。景区以独特的岩溶湿地、万亩荷花和鱼鸟天堂著称。</p> <p class="ql-block"> 开始沿着石级登青龙山了,中途能俯瞰主要景区。 普者黑景区拥有湖泊、溶洞、峰林等自然景观以及荷花池、苗寨等人文景观,而景区的峰林是由石灰岩经长期溶蚀形成,兼具孤峰、峰丛、峰林等多种形态。</p> <p class="ql-block"> 山上的视野顿觉宽广,看到景区区域山连水,水绕山。据介绍峰林里有山必有洞,有洞便有水。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媚,普者黑无凝成为了一个“休闲天堂”和“浪漫水乡”。</p> <p class="ql-block"> 普者黑风景区是一片被自然眷顾的秘境,也是滇东南喀斯特地貌的精华所在。这是一处集山水之美、人文之韵于一体的旅游胜地。</p> <p class="ql-block"> 经过约25分钟时间,我登上了青龙山山顶,在观景台我放飞无人机。航拍到的湖区名为天鹅湖,以喀斯特孤峰群、湖泊群和村寨群为特色。</p> <p class="ql-block"> 青龙山是俯视普者黑全景的最佳观景点,可一览普者黑湖、仙人洞湖、天鹅湖等相连的壮阔。构成水上田园、湖泊峰林、彝家水乡的绝美画卷。</p> <p class="ql-block"> 湖区周边点缀着众多宁静而美丽的彝族村落,它们被湖泊环绕,被青山环抱,如同璀璨的珍珠镶嵌在大地母亲的怀抱中。</p> <p class="ql-block"> 摄入画面是山峦叠翠、湖泊星罗棋布,壮族、彝族、苗族等村寨交织其中,少数民族文化在这里交融共生,形成独特的自然与人文景观。</p> <p class="ql-block"> 普者黑景区构成“山中有水,水中有山;山在水里,水在山中”的奇幻地貌,呈现水上峰林奇观。</p> <p class="ql-block"> 在湖湾、村旁,保留着“小桥流水人家”的原始村落风貌,这里不只是水墨丹青,更是彝族家人栖居的水乡。</p> <p class="ql-block"> 航拍的优势可俯瞰整个喀斯特湖泊群与孤峰群落,展现峰林与湖泊交织的壮丽景象。呈现山水画的静谧色彩,从空中视觉展现其“人间仙境”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 普者黑景区作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以“山水田园、岩溶湿地、荷花世界”三大景观著称,是滇东南生态旅游的代表性目的地。</p> <p class="ql-block"> 这里是喀斯特湿地公园区域,拥有3平方公里的湿地生态系统。园地生态环境很好,感受到人和大自然、动物和人、鸟和人类和谐相处的美好。</p> <p class="ql-block"> 普者黑的湿地区面积达6万亩,包括河流,湖泊,沼泽等多种湿地类型,是西南地区重要的候鸟栖息地。对保护生态平衡、发展农业经济发挥巨大作用。</p> <p class="ql-block"> 转换角度航拍,可清楚看到上百座山峰平地崛起,峰峰相对,全身披绿,千姿百态。俯视下展现峰林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呈现震撼的立体画卷。</p> <p class="ql-block"> 从空中航拍视觉可知,普者黑景区范围实在太大了。我们短短的一天,而且都是在地平面游览,所能身临其境的景点也许只有几十分之一。</p> <p class="ql-block"> 这里既有江南水乡的柔美,又具桂林山水的灵秀,云南石林的奇峻。而峰林怀抱的湖水如翡翠镶嵌其间,色彩层次丰富,构成流动的水墨画效果,被专家誉为“世界罕见的喀斯特山水田园风光”</p> <p class="ql-block"> 普者黑的美,是秀、奇、古、纯、幽,是一种千载难逢的山水体会、一种留连忘返的田园回归。被冠以“世界罕见、国内独一无二的喀斯特山水田园风光”的桂冠,一个如诗如画的天堂。</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山水田园风光真是美得让人心醉,云南的美,其实最美在丘北。普者黑曾因《爸爸去哪儿》名声大噪、以《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美景惊艳世人!日本《桃园纪行》专程到此拍纪录片,这里无不吸引着每一个向往世外桃源的心灵。</p> <p class="ql-block"> 今天晚餐我们安排在普者黑村一家上规模的农家乐式餐厅用餐,餐厅前的村干道,种了一排樱花树,形成连绵的粉色花带,但花朵开始凋谢。</p> <p class="ql-block"> 吃过晚饭,我们入住位于普者黑村一路区55号的“沽月•荷园湖景度假酒店”,属于民宿性质。随着旅游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全国各地的民宿迅速发展,档次不断提高,普者黑也不例外。</p> <p class="ql-block"> 这家酒店所处地理位置优越,紧邻普者黑风景区荷花池畔,周边景点密集。酒店以湖景和荷花主题为特色,融合现代与中式设计元素,适合休闲度假。</p> <p class="ql-block"> 酒店以白墙青瓦的庭院设计,建有两栋三层客房,提供大床、双床、家庭房,部分房型带落地窗观景。酒店装饰典雅,设施完善。</p> <p class="ql-block"> 酒店庭院中央建有泳池,池面高于地面,形成无边泳池效果,与荷花池景观融为一体。对于民宿性质的酒店这样的配置实为不可多得,也是该酒店一大亮点。</p> <p class="ql-block"> 结束在普者黑景区游览又要穿越丘北普者黑的红土地,这片独特的土地让我流连忘返。这里色彩斑斓的田园、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得到了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肯定。其专家是这样评价:中国的珍宝、世界的珍宝,特有的地貌奇观将成为世界地质工作者的科考圣地。</p> <p class="ql-block"> 随着丘北旅游业开发的深入,普者黑逐渐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已走向全国游客的视野,成为云南旅游版图上的一颗新星。</p> <p class="ql-block"> 离开普者黑景区,也就渐渐远离丘北县城地区。今天我们先往南行后转西南方向,将前往元阳梯田景区继续行程。公路两边的山峰逐渐稀少且低矮,但地貌依然是多彩。</p> <p class="ql-block"> 进入广昆高速公路上,看到边坡上有条巨幅标语,标注着:“世界喀斯特中国普者黑”、“同心争创文明城市 携手共创美好丘北”。反映了当地政府把丘北放进世界的视野,我们也祝福丘北明天一定会更好!</p> <p class="ql-block"> 从广昆高速转入开河高速继续南行,看到这段地域人口密度大,乡镇延绵。我们从文山州来到红河州,红河州位于云南南部,属亚热带气候带,雨量充沛,2020年创建成为全国首个天然氧吧州,是最适宜人居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进入开远市境内,看到一条巨幅宣传标语:“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这是该市在2023年11月成功创建,成为云南省首个获此称号的县级市。</p> <p class="ql-block"> 据介绍,开远市依托独特的自然条件,形成了多元化的特色种植产业。其中以花卉为主导产业,建成亚洲最大菊花资源库,还有鹰嘴桃、甘蔗、水稻、果蔬等都具特色产业优势。</p> <p class="ql-block"> 继续前行,又看到一幅“粤港澳大湾区菜蓝子基地”标注牌,背后是一大片蔬菜种植地。开远市作为红河州重要农业区域,被认定粤港澳大湾区“菜蓝子”生产基地,成为供应的核心区域之一。</p> <p class="ql-block"> 另一处菜蓝子基地是泸西县,2024年蔬菜产量占全州44%。两地均拥有得天独厚的低纬高原气候环境,依托电力保障和现代农业技术,特别适合发展农产品种植。</p> <p class="ql-block"> 红河州不仅拥有种植业优势,还有区位优势。红河州作为中国陆路通往东盟的重要通道,拥有三个国家一类口岸。其次是资源(矿产、旅游、生物等)优势,今年深圳市场蓝莓供应史上最多、最平宜,这里是全国最大产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