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风帆</p><p class="ql-block"> 魏楚恒</p><p class="ql-block"> 每一次失败都是为未来的逆风绽放而准备。 </p><p class="ql-block"> ——题记 </p><p class="ql-block"> 我是实验室角落里那艘“追风号”帆船的主帆,而身上被雨水冲刷的痕迹就是对我过往最好的证明。</p><p class="ql-block"> 记得当我刚睁开眼时,就看见一个小男孩,笨拙但十分认真地往桅杆上缠胶带,当手指被胶水黏住时,他忍着痛却笑着说:“这艘船迟早要带着我破浪!”</p><p class="ql-block"> 他叫小舟,也是我的主人。看着他无比努力的样子,我始终相信他会成功。</p><p class="ql-block"> 可好景不长,仅仅在开学后的第一次模型测试中,小舟的船就在转弯时侧翻了。然后我就看见评委老师拿着什么工具量了又量,又和小舟说了什么便离开了。我虽然没听清,但看着他手中攥紧的图纸和眼中快要流出的泪水就知道了结果。那天放学后,他一个人留在了实验室,指甲缝中还残留着木屑,看着满地的碎木片发呆,夕阳把影子拉得好长好长。</p><p class="ql-block"> 接下来的几个月,小舟的课桌便成了他的“造船厂”。数学作业本的背面还画着结构图,英语单词的间隙还记着帆面角度的计算公式,一张张设计草图也挤满了他的书桌。</p><p class="ql-block"> 转折发生在那个暴风雨的夜晚。黑夜被闪电的利刃劈开,瞬间亮如白昼,又迅速坠入更深的墨色。</p><p class="ql-block"> 模拟测试的一次又一次失败后,我看见小舟独坐在实验台前,把船模拆开又重组,他的眼镜片蒙着水汽,校服的袖口也磨出了毛边。凌晨三点,当船模终于迎着八级风稳稳前行时,他忽然哭了——那是他第一次在实验室里哭。</p><p class="ql-block"> 毕业典礼那天,小舟捧着市级二等奖的奖状,用袖口轻轻擦拭我的帆布。阳光透过窗户照在他手腕上,那里有道浅浅的疤痕,是去年被美工刀划伤帆上的褶皱,让船跑得平稳了。</p><p class="ql-block"> 如今,小舟已经成为了航海社的指导老师。每当有新生紧张地调试模型时,他总会指着我说:“看见这面帆了吗?它教会我真正的航行不是没有风浪,而是学会在暴风雨中调整帆角。”</p><p class="ql-block"> 窗外的阳光落在他的肩上,就像当年实验室里不期而遇的晨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