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陕川渝】自驾第4天:游西安(二)——陕西历史博物馆(7)

艾由9999

<p class="ql-block">前一天因为女儿旅拍,回到酒店已经过了午夜了,第二天早晨大家睡了个懒觉。然后前往雁塔广场附近的大悦城。</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孙悟空”也是网红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早餐是在“原来宝鸡”吃的,典型的陕西特色小吃。</p> <p class="ql-block">陕西特色小吃似乎也是无辣不欢。</p> <p class="ql-block">吃完早餐,登上大悦城的高层欣赏大雁塔。</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视角的确不错</p> <p class="ql-block">把母女俩留在大悦城,我一个人去附近的大雁塔邮政支局打卡。</p> <p class="ql-block">买了几枚不同品种的大雁塔邮资片,加盖上风景日戳和邮局普通日戳。</p> <p class="ql-block">邮政工作人员很热情,在自带的“兵马俑”邮资片上也盖了一套。</p> <p class="ql-block">预约陕西历史博物馆的时间快要到了,和母女汇合打车到了陕西历史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众多</p> <p class="ql-block">旟鼎:西周早期文物,1972年出土于陕西宝鸡市眉县杨家村。通高77厘米,口径56.5厘米,重78.5公斤。铸于西周康王时期,承袭商代圆鼎风格,造型敦厚雄伟,纹饰庄重神奇。是陕西历史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p> <p class="ql-block">镇馆之宝皇后玉玺玉印:西汉时期文物,1968年出土于陕西省咸阳市狼家沟村。玉玺印面为正方形,上雕一只螭虎形象做纽,四面刻有云纹,印面篆书“皇后之玺”四个字。质地为新疆和田的羊脂玉,温润洁白,是迄今发现唯一的汉代皇后玉玺</p> <p class="ql-block">鸳鸯莲瓣纹金碗:唐代文物,1970年出土于西安市南郊何家村窖藏。纯金质,捶揲制作,造型饱满庄重,是目前所知唐代金银器中最富丽堂皇、纹饰最精美的器物之一。同样是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p> <p class="ql-block">三彩载乐骆驼俑:唐代文物,1959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西郊中堡村唐墓。通高58厘米,长41厘米,驼高48.5厘米,骆驼上有8个乐舞俑。造型新颖,制作工艺精湛,是唐三彩中的极品,对研究盛唐时期的音乐、歌舞以及中外文化交流具有重要价值。</p> <p class="ql-block">​青釉提梁倒注瓷壶:五代时期文物,1968年出土于陕西省彬县。高18.3厘米,腹径14.3厘米,腹深12cm,足径7.5厘米,利用连通器原理,底部注水正流不洒,壶心梅花孔防漏设计,早于欧洲同类技术700年。也是镇馆之宝。</p> <p class="ql-block">五祀卫鼎:西周中期文物,1975年出土于陕西宝鸡市岐山县董家村。通高36.5厘米,口径34.3厘米,腹深19.5厘米,重11.5公斤。腹内铭文具有重要历史价值,被誉为“青铜史书”。同样是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p> <p class="ql-block">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唐代文物,壶身呈扁圆形,模仿契丹族皮囊壶制作。壶腹两面模出两匹衔杯匐拜的舞马形象,生动再现唐玄宗生辰庆典场景,安史之乱后此技艺失传 。此为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p> <p class="ql-block">镇馆之宝镶金兽首玛瑙杯:唐朝文物,1970年出土于西安市南郊何家村。由红、棕、白三色相杂的玛瑙雕成,圆雕技法琢制,造型生动优美,是唐代玉器做工最精湛的一件,也是研究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参考。</p> <p class="ql-block">陕西历史博物馆比起山西博物院要精彩很多,难怪预约不易。因为时间关系,一家人恋恋不舍地告别了这里。</p> <p class="ql-block">母女俩去了赛格,我到小寨邮局打卡。</p> <p class="ql-block">离开邮局,回到赛格找她们。</p> <p class="ql-block">赛格的室内瀑布很有特色。</p> <p class="ql-block">楼顶是停车位</p> <p class="ql-block">从赛格出来,经过长安大学。</p> <p class="ql-block">坐地铁看看钟楼,短暂的西安之旅就结束了,明天将前往四川什邡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