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红色记忆 传承红色基因 ——参观蔡和森纪念馆有感

肖青春广东韶关12710653

美篇昵称:肖青春<br data-filtered="filtered">美 篇 号:12710653<br data-filtered="filtered">插 图:文姐 七月的阳光炽热而明亮,洒在湖南省双峰县的大地上,仿佛为这片承载着革命记忆的土地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在这个充满青春底色、热心沸腾的时节,我们家族兄弟姐妹二十余人,怀着对同乡革命先烈的崇敬、对家族文化的珍视以及对红色精神的敬重,齐聚一堂,走进了蔡和森纪念馆。 蔡和森纪念馆,位于双峰县城复兴路与书院路交汇处,我们一行人庄严肃穆走近,宽阔的蔡和森广场正中央,矗立着《蔡和森同志光辉一家》的群雕塑像。白色的麻石雕像在阳光的衬映下,熠熠生辉。群雕塑像有葛健豪、蔡和森、向警予、蔡畅、李富春、蔡林蒸六位革命家庭成员。屹立在中间的蔡和森,他身姿挺拔,深邃的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仿佛在洞察着世界的风云变幻,憧憬着美好的未来。这座雕像,不仅是对蔡和森同志的崇高敬意,更是一种红色家风的精神象征。 走近纪念馆,正门上方是聂荣臻元帅题写的“蔡和森同志纪念馆”馆额,字体刚劲有力,彰显着革命先辈的豪迈气概。步入馆内,映入眼帘的是一尊主题为“利刃”的雕像:蔡和森一手拿书,一手握笔,神情激昂。他手中的笔,如同一把刺向反动派的利刃,划破黑暗,指引着革命群众前进的方向。纪念馆以“忠诚印寸心,浩然充两间”为主题,陈列了蔡和森“带领全家投身革命”“党的理论先驱”“致力国共合作”“革命危机关头的斗争”以及“人民永远记着他”的生平事迹。据纪念馆简介,近1000平方米的展厅,陈列着蔡和森同志从青少年时代勤奋学习到为中国革命奋斗终身的文物、照片、著作等140多件。这些珍贵的展品,如同一部部生动的历史教科书,将我们带回到了那个波澜壮阔的革命年代。 在一楼的展厅里,我们首先了解了蔡和森同志的青少年时代。他出生于1895年,家境贫寒,13岁便到蔡广祥辣酱店当学徒。然而,艰苦的生活并没有磨灭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学徒期满后,他凭借着自己的努力,进入了永丰国民小学读三年级,仅用一个学期就越级考入了双峰高等小学。此后,他又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与毛泽东等开始“恰同学少年”的新生活,共同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1918年,毛泽东、蔡和森等有志青年在蔡和森家中正式成立了新民学会,学会以“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为宗旨,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蔡和森毅然北上进京,途经洞庭湖时忽遇狂风暴雨,面对汹涌的波涛,想到祖国的现状与未来,他有感而发,作《少年行》诗一首。诗中“忠诚印寸心,浩然充两间”的诗句彰显出他光明正大的人格以及对革命事业的忠诚。抵达北京后,通过与李大钊等人的交谈,蔡和森内心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前往法国勤工俭学,寻求救国真理。 1919年12月,蔡和森与母亲葛健豪、妹妹蔡畅以及女友向警予一起赴法勤工俭学。在法国期间,他如饥似渴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向警予结婚后,被毛泽东称之为“向蔡同盟”。他们共同探讨革命理论,猛看猛译法文书报,很快掌握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蔡和森还积极组织旅法学生运动,为捍卫留法学生的权益而奔走呼号。他的革命行动,得到了广大留法学生的拥护和支持,也为他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赢得了声誉。 沿着楼梯向上,我们来到了二楼的展厅,这里陈列着蔡和森同志回国后为中国革命奋斗的光辉事迹。1921年底,蔡和森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在中央从事党的理论宣传工作。他主编中央机关报《向导》,组织发表并亲自撰写大量文章,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党的纲领,揭露和批判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他的文章,如同一把把锋利的匕首,刺向了敌人的心脏,为广大人民群众指明了革命的方向。 在大革命时期,蔡和森同志坚定地站在斗争第一线,与国民党右派及共产党内的机会主义错误路线进行坚决斗争。他多次提出应对危机的建议,在党的“八七”会议上,他支持毛泽东的正确意见,主张土地革命和独立开展武装斗争,为党确立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远见卓识和坚定立场,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和对人民利益的执着追求。 然而,革命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1931年6月,蔡和森因叛徒出卖被捕。在敌人的监狱里,他遭受了残酷的折磨和迫害,但始终坚贞不屈,严守党的机密。8月4日,他被国民党反动派拖至监狱墙边,用铁钉将四肢钉在墙上,然后用刺刀一刀一刀地戳其胸膛。蔡和森同志壮烈牺牲,年仅36岁。他用生命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共产党员,什么是无畏的革命者。他的牺牲,让我们深感痛心,但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决心。 参观完蔡和森纪念馆,我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蔡和森同志的一生,是为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的一生,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奉献的一生。他的建党思想、革命精神和理论贡献,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中国共产党来时的路,也为新时代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今年,是蔡和森同志诞辰130周年,历史铭记他的名字,山河镌刻他的忠诚。我们要将蔡和森同志身上所体现出的坚定信仰、无私奉献、勇于担当的精神品质,融入到家族文化中,让红色基因在家族中代代相传。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我相信,只要我们心中怀揣着对家族的热爱和对国家的忠诚,只要我们传承和发扬好先辈们的优良传统和精神品质,我们的家族一定能够兴旺发达,我们的国家一定能够繁荣昌盛。让我们铭记历史,不忘初心,在追寻红色记忆的道路上,赓续家族精神,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