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七 律</p><p class="ql-block"> 咏十大元帅</p><p class="ql-block"> 张 玉 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烽火燎原起俊贤,</p><p class="ql-block">十星耀世定坤乾。</p><p class="ql-block">枪林敢破千层险,</p><p class="ql-block">笔阵能安万里川。</p><p class="ql-block">血铸丰碑昭日月,</p><p class="ql-block">功铭青史壮河山。</p><p class="ql-block">初心未改旌旗在,</p><p class="ql-block">犹照来人继往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年7月24日</p> <p class="ql-block">十大元帅1955年授衔时</p> <p class="ql-block"> 十 大 元 帅 颂</p><p class="ql-block"> 张 玉 林</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当历史的烽烟在记忆里渐渐淡去,总有一些身影,始终如星辰般悬在民族的天际——那是十大元帅的身影。他们从乱世的尘埃中走来,带着山河破碎的痛感,带着救亡图存的热望,在枪林弹雨中踏出一条通往新生的路。</p> <p class="ql-block">朱德元帅的扁担还在井冈山的竹影里摇晃,那根被岁月磨得光滑的竹材,挑过的何止是粮食,更是军心与信念。他像一棵老松,在风雨中站成军队的脊梁,从南昌城头的枪声到延安窑洞的灯火,他的沉稳如大地,让每一个战士都能找到可以依靠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朱德的扁担</p> <p class="ql-block">彭德怀元帅的战马似乎还在西北的荒原上嘶鸣。他是烈火淬炼的钢,“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这句诗里藏着他的铁血,也藏着他对家国的赤诚。在朝鲜战场上,他带着志愿军踏过冰封的鸭绿江,用血肉之躯挡住了严寒与炮火,让“中国”二字在世界面前重新挺直了腰杆。</p> <p class="ql-block">彭德怀元帅</p> <p class="ql-block">林彪元帅的战术曾在东北的黑土地上绽放光芒。他是战场上的棋手,在辽沈战役的棋盘上落子如飞,让胜利的旗帜提前插遍白山黑水。那些精准的部署、果断的冲锋,是军事智慧的结晶,也是为了让故乡的土地早日摆脱硝烟。</p> <p class="ql-block">刘伯承元帅被称作“军神”,不仅仅因为他在手术台上不用麻药的刚毅,更因为他是“当代孙武”。他带的兵,能在崇山峻岭中踏出捷径,能在绝境里找到生机。大别山的晨曦记得他的战略,长江的波涛载过他的渡江令,他把兵法写进实战,也把“常胜”的底气刻进军队的骨血。</p> <p class="ql-block">一代军神,刘伯承</p> <p class="ql-block">贺龙元帅的两把菜刀,曾在湘西的夜色里劈开黑暗。他是从草莽中走出的英雄,带着江湖的侠气,更带着对百姓的体恤。从桑植的起义到长征的篝火,他的笑声里有豪爽,也有对“为穷人打天下”的执着——那把菜刀后来变成了指挥刀,守护的始终是最朴素的公平。</p> <p class="ql-block">贺龙两把菜刀闹革命</p> <p class="ql-block">陈毅元帅的诗与枪同样有名。他能在梅岭的绝境中写下“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也能在孟良崮的硝烟里运筹帷幄。他的浪漫是战火浇铸的,枪杆上挑着家国,笔尖上落着情怀,连谈判桌上的从容,都带着军人的坦荡与文人的风骨。</p> <p class="ql-block">陈毅在上海</p> <p class="ql-block">罗荣桓元帅像一块温润的玉,在政工岗位上滋养着军队的灵魂。他懂战士的苦,也懂信仰的重,从山东根据地到东北野战军,他用耐心与真诚凝聚人心。那些深夜里的谈话、行军中的关怀,让“为谁而战”的答案,变成每个士兵心里滚烫的信念。</p> <p class="ql-block">罗荣桓在山东</p> <p class="ql-block">徐向前元帅的身影总与硬仗连在一起。他在鄂豫皖打过硬仗,在河西走廊受过磨难,却始终像太行山一样坚韧。他的指挥里没有花哨,只有“能打赢”的实在——哪怕兵力悬殊,哪怕环境恶劣,他总能找到破局的缝隙,让希望在绝境里生根。</p> <p class="ql-block">川陕根据地:徐向前指挥</p> <p class="ql-block">聂荣臻元帅的目光里有远见。他不仅在平型关打出威风,更在战后托起了“两弹一星”的梦想。从战场到科研院所,他把军人的严谨变成了对尖端科技的执着,让中国在戈壁滩上升起蘑菇云时,世界看见的不仅是力量,更是一个民族的底气。</p> <p class="ql-block">聂荣臻元帅珍贵老照片</p> <p class="ql-block">叶剑英元帅是历史的“关键一棋”。他总能在重要的节点上看清方向,从长征路上的果断建言到建国后的稳定大局,他像一把精准的钥匙,总能打开困局。他的智慧藏在沉稳里,每一次选择都指向“国家安稳”,正如他诗中写的“矢志共产宏图业,为花欣作落泥红”。</p> <p class="ql-block">1981年叶剑英视察湖北</p> <p class="ql-block">这十位元帅,性格各异,经历不同,却在同一个信仰下走到一起。他们不是天生的英雄,只是在民族需要时,选择了挺身而出——有人用枪杆子打天下,有人用笔杆子聚人心,有人在前线冲锋,有人在后方筑基。他们的功勋不在纪念馆的陈列里,而在今日安宁的炊烟里,在孩子们课堂上的笑声里,在每一个不必再为战火担忧的黎明里。</p> <p class="ql-block">如今,他们的故事已成为历史的注脚,但精神从未远去。那是“为人民而战”的初心,是“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勇气,是“功成不必在我”的担当。这精神像火种,从他们手中接过,便永远在我们血脉里燃烧——因为我们都知道,今日的山河无恙,正是他们当年用一生守护的模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