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11年我在旅途中之二【上海之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会徽图案</p><p class="ql-block"> 从形象上看犹如一个三人合臂相拥,好似美满幸福、相携同乐的家庭,也可抽象为“你、我、他”的广义人类,对美好和谐的生活追求,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突显出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人为本的积极追求。</p><p class="ql-block"> 会徽以绿色为主色调,富有生命的活力,增添了向上、升腾、明快的动感和意蕴,抒发了中国人民面向未来,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创造激情。</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吉祥物</p><p class="ql-block"> 于2007年12月18日20时揭晓。吉祥物由巫永坚设计,命名为“海宝(HAIBAO)”,即取“四海之宝”意,主体为蓝色“人”字造型。</p><p class="ql-block"> 以汉字的“人”作为核心创意,既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特色,又呼应了上海世博会会徽的设计理念。在国际大型活动吉祥物设计中率先使用文字作为吉祥物设计的创意,是一次创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p><p class="ql-block"> 是第41届世界博览会。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在中国上海市举行。</p><p class="ql-block"> 本次世博会也是由中国举办的首届注册类世界博览会,主题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11年07月26日,市政协组织离退休老干部参观2010上海世界博览会。</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举办意义</p><p class="ql-block"> 世界博览会是人类文明的驿站。自1851年伦敦的“万国工业博览会”开始,世博会正日益成为全球经济、科技和文化领域的盛会,成为各国人民总结历史经验、交流聪明才智、体现合作精神、展望未来发展的重要舞台。</p><p class="ql-block"> 具有悠久东方文明的中国,是一个热爱国际交往、崇尚世界和平的国度。中国取得了2010年世博会的举办权,这是注册类世界博览会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行,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改革开放道路的支持和信任,也体现了世界人民对中国未来发展的瞩目和期盼。</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p><p class="ql-block"> 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p><p class="ql-block">五个副主题分别是</p><p class="ql-block"> “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城市经济的繁荣”、“城市科技的创新”、“城市社区的重塑”、 “城市和乡村的互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和谐”的理念</p><p class="ql-block"> 蕴藏在中国古老文化之中。中华文化推崇人际之和、天人之和、身心之和。《礼记》在描绘“大同社会”时提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中国的先秦诸子也都在各自的著述中设想了和谐的社会。同时“和谐”也见诸西方先贤的理想。</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数百年来,人们对“和谐城市”模式的探讨,从来没有停止过。从“乌托邦”到18世纪的“理想城市”,再到“田园都市”,一系列的理论、主张和模型无不在探索如何建立城市在空间上、秩序上、精神生活和物质吐纳上的平衡与和谐。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环境问题和发展问题的日趋严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应运而生。各国城市政府为提出的发展战略大多围绕如何重建人与城市、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达到与未来之间的和谐。</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建立“和谐城市”</p><p class="ql-block"> 是从根本上立足于人与自然、人与人、精神与物质和谐,在形式上体现为多文化的和谐共存、城市经济的和谐发展、科技时代的和谐生活、社区细胞的和谐运作以及城市和乡村的和谐互动。“和谐城市”的理念将为城市管理和城市规划提出更新的挑战,并将之引入更高的境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海世博会音乐喷泉</p><p class="ql-block"> 由国际一流音乐喷泉制造商法国国际水秀公司的多米尼克(Dominique Formhals)先生设计,在黄浦江上安装了一套音乐舞蹈喷泉。音乐舞蹈喷泉、数码水幕电影的景观令世博会开幕式和闭幕式震撼世界,目前上海世博会音乐舞蹈喷泉在国内属于最著名的音乐喷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国馆</p><p class="ql-block"> 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核心建筑,以“东方之冠”为设计主题,展现了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现更名为中华艺术宫。</p><p class="ql-block">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以“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为主题,外观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斗拱结构,整体造型宛如一顶古冠,被称为“东方之冠”。建筑采用大红色为主色调,象征喜庆与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国家馆高63米,地区馆高13米,总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丹麦馆</p><p class="ql-block"> 馆名为“梦幻城市”,展馆外型恰似两个上下重叠而又倾斜的圆环,上层圆环的坡道上将放置若干辆各种用途的自行车供游客在馆内外免费使用。圆环中央是一个下沉式迷你海滨广场,游客可以到水中嬉戏,也可以在广场外围的草坪休息野餐,感受丹麦惬意的生活气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韩国馆</p><p class="ql-block"> 由于使用韩文字母构筑,其底层的绝大部分为开放空间,也就是说没有门,以充分体现韩国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展馆底层地面,铺设了不同色彩的地砖。据介绍,色彩斑斓的地面其实是韩国首都首尔地图,这张地图为首尔实际面积的1/300。浓缩的首尔移植到了上海,其崭新的符号化空间,为上海与首尔之间的直接交流建立起一个全新的平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德国馆</p><p class="ql-block"> 大的亮点是一个名为“动力之源”的展厅。在那里,参观者们可以与展厅内的巨大金属球进行互动,金属球会随着人群的动作及呼声做出各种回应。参观者们越踊跃、越齐心,金属球所产生的能量就越大。这个巨大的金属球就是一个城市,而让城市充满活力则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和团结。</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英国馆</p><p class="ql-block"> 以6万根内含植物种子的透明亚克力杆为建筑核心,象征生命与自然的起源。英国馆以“传承经典,铸就未来”为主题,呼应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其核心建筑“种子圣殿”是一个6层高的立方体,外部覆盖6万根长7.5米的透明亚克力杆,每根杆顶端嵌有不同植物种子(总计约25万颗),象征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波兰馆</p><p class="ql-block"> 建筑外观以波兰传统剪纸艺术为灵感,采用激光切割胶合板与玻璃等材料构成镂空模块化墙体,夜间配合灯光呈现动态色彩变化。展馆内部围绕环形路线布局,设置展览厅、音乐厅、斜坡展厅等功能区,利用剪纸镂空结构形成光影投射效果,播放波兰城市影像。开放式中庭设置露天餐厅,木质阶梯兼具礼堂功能,屋顶观景台配合倾斜屋面可举办演出活动。</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俄罗斯馆</p><p class="ql-block"> 是规模最大的一类自建馆。展馆由12个塔楼和“悬浮于空中”的立方体组成,象征着生命之花、太阳以及世界之根。展馆建筑既似花朵,又似“生命树”,12个“花瓣”形成塔楼,顶部的镂空图案则表现了俄罗斯各民族的装饰特色。夜晚,塔楼的白金颜色会变成黑、红、金色,三种颜色交相辉映象征着俄罗斯传统文化。塔楼的“根部”蜿蜒至中央广场的“文明立方”,形成“人”形标识。其外部装饰组件可以自由排列,形成巨幅“活动画面”墙。</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美国馆</p><p class="ql-block"> 又称“鹰巢”,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是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最大的国家展馆之一。美国国家馆外观宛如一只展开双翅的雄鹰,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展馆是未来美国城市的缩影,包括了清洁能源、绿色空间和屋顶花园等元素,通过多维模式和高科技手段,引领参观者在四个独特的展示空间踏上一段虚拟的美国之旅,讲述坚持不懈地创新以及社区建设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景观一瞥</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一行还游览了上海豫园</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豫园</p><p class="ql-block"> 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由时任四川布政使的潘允端 为父亲潘恩(刑部尚书)所建,历时20余年完成,取“豫悦老亲”之意命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明代被誉为“东南名园冠”</p><p class="ql-block"> 清代因战乱(如鸦片战争、小刀会起义)多次遭破坏,后经士绅集资修复。1956年大规模修缮后于1961年开放,1982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园林特色</p><p class="ql-block"> 建筑风格为典型江南园林,以“清幽秀丽、精致玲珑”著称,融合明清两代艺术风格,包含亭台楼阁、假山水廊等40余处景观,如三穗堂、玉玲珑(江南三大名石之首)、龙墙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镇园之宝——玉玲珑</p><p class="ql-block"> 与苏州冠云峰、杭州绉云峰,并称江南三大名峰。</p><p class="ql-block"> 石峰高约3米,宽约1.5米,厚约80厘米,重量3吨左右,具有太湖石的皱、漏、瘦、透之美。孔多如蜂巢,可呈现"百孔淌泉,百孔冒烟"的奇观。明代文学家王世贞有诗赞美:“压尽千峰耸碧空,佳名谁并玉玲珑。梵音阁下眠三日,要看缭天吐白虹。”</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空间布局</p><p class="ql-block"> 分为六大景区(大假山、万花楼、点春堂等),假山出自叠石名家张南阳之手,以武康黄石堆砌,高约10米,为江南最大黄石假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豫园详情</p><p class="ql-block"> 2025年2月19日,本人发表了“豫园…”美篇:</p><p class="ql-block"> 大世界•豫园•大观园(上海)</p><p class="ql-block">——1987年我在旅途中之三【沪浙行01】</p><p class="ql-block"> 欲知豫园更多详情,欢迎点击以下链接浏览相关部分,在此恕不赘述:</p><p class="ql-block"> <a href="https://www.meipian.cn/5awtyel9"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8px;">大世界•豫园•大观园(上海)</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