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武隆(8)

宜昌石头

▲精彩继续<br> 这一部分介绍张艺谋的《满城尽带黄金甲》与《印象武隆》 ▲《满城尽带黄金甲》海报<br> 天生三桥之所以能在最后胜出,与那里被张艺谋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选中为外景地、<div> 并在天龙桥下搭建起一座“天福客驿”有极大的关系。</div> ▲《满城尽带黄金甲》剧照<br> 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是由张艺谋执导,周润发、巩俐、周杰伦、刘烨等主演的一部电影。 ▲曹禺的话剧《雷雨》<br> 故事根据曹禺的话剧《雷雨》改编,但时间、地点、人物和剧情都有了颠覆性的修改。 ▲美国《时代周刊》封面<br> 该电影于2006年12月14日在中国内地上映,以近3亿的票房刷新国产电影内地票房纪录,<div> 全球票房7857万美元,2006年华语电影票房冠军,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年度十大最佳电影。</div> ▲天福官驿<br> 天福官驿也称“天福驿站”,在天生三桥景区内天龙桥附近的坑底。 ▲天福官驿<br> 驿站始建于唐武德二年(619年),距今已1400余年。<div> 那是一座青瓦灰墙的古色古香的四合院,是张艺谋拍摄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时耗资数百万复建的。</div> ▲驿站与天生三桥<br> 其风格造型以及颜色的搭配都恰到好处,正好与天生三桥的景色相融合。 ▲绘画 邮递驿站<br> 据说自唐代开始,它就是连接附近钻天铺和白果铺,<div> 及更远的涪州(涪陵)与黔州(彭水)之间官道上的著名邮递驿站。直到现在,它还是远近村落相互联系的必经之路。</div> ▲古画里的脚店<br> 这是旅游宣传语,当然信不得(放着好好的官道不走,偏要钻到几百米深的天坑里爬山涉水,又不是躲猫猫)。 ▲张艺谋<br> 事实上,就是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班底组成之后,就有人员全国选取外景,<div> 还是张艺谋独具慧眼,据说他前期来到天生三桥考察时,也不吝赞美之词:</div><div> “整个武隆就是一个天然的影视城”。并将唯一的外景拍摄地定在武隆天生三桥。</div> ▲张艺谋在天生三桥<br> 2006年6月,《满城尽带黄金甲》在天生三桥取景。同年12月在港澳台上映。<div> 天生三桥的鬼斧神工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武隆因此名声大振。</div> ▲香港电影金像奖<br> 特别是在2007年,该片获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摄影”等14项提名后,<div> 武隆旅游便随之打入了港澳台。</div> ▲天福官驿<br> 资料披露,由于当地政府不惜成本倾力协助,张艺谋的电影团队也是全力投入,<div> 双方在天生三桥投资200万元建了一个要求颇高的仿古驿站。</div> ▲《满城尽带黄金甲》外景拍摄<br> 剧组有了理想的外景拍摄地,景区完成了自然风景与现代文艺的有机结合,<div> 随着《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成功公演,天生三桥也从而一鸣惊人。</div> ▲驿卒换马<br> 何为驿站,就是过去驿卒休息的客栈。 ▲天福官驿外<br> 天福官驿的院内,大约有10来间房舍,左为正殿,供旅居官驿的官员办公及接待宾客,右厢是官舍及卫士住房。 ▲俯拍天福官驿<br> 每座厢房的小青瓦屋顶上都有翅角飞檐,琉璃瓦当,以及精妙绝伦的雕梁、木墙。<div> 在院坝的角落里,还有一辆专供古代官员们外出使用的木制马拉车。</div> ▲石板路<br> 驿站外有条宽约5米,仿如古时驿道的石板路,可通行马车,也适合骑马奔驰。 ▲天坑谷底<br> 天福官驿位于武隆天坑谷底,屋顶被天龙桥万丈深渊所笼罩。<div> 四周岩石峥嵘,灌木苍翠,有一种阴森肃杀气氛,正好烘托了电影的情节。</div> ▲马车<br> 不能不承认电影导演张艺谋以其独特的艺术眼光,选择了天生三桥作为天福官驿的自然背景,<div> 将唐朝的传奇故事植入其中,创造出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古典野外环境。</div> ▲融为一体<br> 而天生三桥,一如电影的主题,承载着传统与现代、信仰与挣扎的交汇,成为连接着历史与现实、传奇与人生的桥梁。 ▲天生三桥<br> 电影中有爱情,有亲情,有友情,更有对信仰的坚守;而天生三桥,则是这些情感的见证。 ▲电影与现实<br> 天福官驿这座充满着古色古香的驿站,竟能在电影和现实中起到一种画龙点睛的感觉,<div> 让武隆天坑这个大自然创造出来的壮丽景观下多了一处人文景观,由此一举成名。</div> ▲《印象武隆》<br> 2012年4月23日,由印象“铁三角”张艺谋任艺术顾问,<div> 王潮歌(印象系列女导演)、樊跃(印象系列舞美设计师)任总导演,</div><div> 精心打造的大型实景演出《印象武隆》正式公演,</div> ▲剧照<br> 100多位特色演员现场真人真情献唱,以濒临消失的“号子”为主要内容,<div> 让观众在70分钟的演出中亲身体验自然遗产地壮美的自然景观和巴蜀大地独特的风土人情。</div> ▲桃园大峡谷<br> 《印象武隆》的剧场选在距离仙女山镇约9公里的桃园大峡谷, ▲长长的隧道<br> 抵达峡谷后,游客先要穿过一条长长的隧道, <div> 隧道两边的斜上方有44个投影仪打在墙壁上,以动态画面呈现武隆各大景区的景观, </div><div> 呈现出七彩绚丽的梦幻景致,让游客产生一种穿越时光隧道的幻觉。</div> ▲露天看台<br> 从隧道出来后,有一条曲折的林荫路连接观众席,观众座位摆放在露天阶梯上,可容纳2700多人。 ▲灯光氛围<br> 舞台延伸至看台,看台又融入舞台,<div> 演员与观众可以零距离接触,尤其是演出前在场外演员与观众互动把气氛搞得相当活跃。</div> ▲演出现场<br> 《印象武隆》演出时间夏季为20:30-21:40,冬季提前一小时。<div> 节目由开场歌舞、父亲的船、抬石号子、火锅摇滚、太阳出来喜洋洋、纤夫的故事、哭嫁、川江号子、尾声组成,</div> ▲演出现场<br> 涵盖了关于巴渝的历史与文化的记忆,通过展现巴蜀文化的风土人情,和已经濒临消失的艺术形式、生活方式,<div> 以及现代文明和传统文化的冲撞,来反思、号召传统文化的传承。</div><div> 让游客既领略了武隆的自然山水,又欣赏了巴渝地区独特的号子文化。</div> ▲演出现场<br> 从2012年公演至今,《印象武隆》感动并震撼着一批又一批观演游客,已演出3000余场,<div> 观演人次超过450万,门票收入已达4亿多元。由此荣获中国首届视界大赏年度“最佳旅游演出奖”,</div><div> 也成为重庆一张响亮的旅游名片。</div> ▲《印象武隆》剧照<br> 2015年2月,《印象武隆》受邀在在泰国曼谷举办的国际旅游交易会上表演了部分节目,<div> 不仅给泰国普通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视听享受,还吸引了泰国皇室的关注。</div> ▲泰国皇室郡主莎瓦丽<br> 2016年8月,泰国皇室郡主莎瓦丽携泰国电视3台旅游专栏团队亲临武隆观光拍摄,乐享武隆神奇山水和深厚文化底蕴。 ▲演出现场<br> 只不过观众对《印象武隆》褒贬不一。<div> 有的称赞:非常好看,在大山里表演,张艺谋不亏是国师。歌很好听,表演也很出彩。就是有点冷。</div> ▲演出现场<br> 有的有些失望:这次游重庆,特意安排了一天武隆印象,看完之后感觉不太好评价,<div> 要说不好看,觉得对不起那些卖力表演的演员;要说好看,确实观赏性不高。</div> ▲露天看台<br> 内容主要讲述,用的大多是方言,据说表演的纤夫号子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div> 可欣赏门槛确实有点高,一般人就看个热闹,孩子基本看不懂,总体只能说一般吧,这个价位,性价比不高。</div> ▲天生三桥<br> 不过,到武隆,肯定会对天生三桥、尤其是天福官驿印象深刻。 ▲天福官驿<br> 天坑中的天福官驿是张艺谋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拍摄前搭起的一座仿古驿站的木建筑,<div> 一个四方小院,有正堂,有侧房,全部是青瓦灰墙,</div><div> 古色古香,屋顶的青苔,半掩的木门,把人们带回那古道西风瘦马的岁月,多了几份沧桑。</div> ▲天福官驿 灯笼<br> 在院前的空阔草地上,高高悬挂起来的大红灯笼上赫然写着“天福官驿”四个龙飞凤舞的大字,<div> 风吹过,仿佛一团火苗在半空中摇荡!</div> ▲神奇的角度<br> 介绍关于在天生三桥拍摄要领,最重要的就是调色,建议调成莫兰迪灰色系或暗调。<div> 首先把照片曝光度降低;增加对比度和降低黑色色阶,给照片增加质感;增加阴影,提亮照片的欠曝部分;</div> ▲美女摄影师<br> 用颜色工具增加色彩的浓厚,增加自然饱和度;最后增加清晰度和去朦胧,去除掉朦胧的光影。那就会是大片的感觉。 ▲《满城尽带黄金甲》剧照<br> 站在天福驿馆那间茶栈前,快门按下的那个瞬间,真想听听周杰伦所写的那首《黄金甲》:<div> “……满城菊花,谁的天下;宫廷之上,狼烟风沙,生死不过一刀的疤!血染盔甲,我挥泪杀;</div><div> 横刀立马,看谁倒下;爱恨对话,历史留下,谁在乱箭之中潇洒!”</div> ▲云朵 上武隆<br> 钩沉重庆系列武隆部分用游记形式写出,让大家和笔者一起上武隆。其中也有很多相关历史和人物故事。<div> 各位想看些什么,知道些什么,了解些什么历史背后的故事,请在文尾留言告诉笔者,一定会畅所欲言的。</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