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30岁的年龄,面对生活变故和倔强的自己。那时我视人间为一个美好大花园,身边每个人都绽放着独特的光彩。我也虔诚地践行着自己的善意,像园丁呵护花朵般对待每一次相遇。正是在这样明亮的心境里,我遇见了一位灵魂相似的朋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言谈间从不设栅栏,却也懂得何处该止步。皆是以爱为出发点的人,宽容地看待世间种种。这大约便是所谓的"相似的灵魂"罢,我很享受这种高山流水般的相知——这比喻虽俗,却再贴切不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她曾向我提起她的一个朋友,说那人在银行工作,却找了个下岗工人。"不懂事",她这样评价,然而语气中并无轻蔑,反倒浸透着一种心疼,仿佛希望这份爱能获得应有的收获。我那时便从她口中认识了这位朋友。后来她们偶尔路过我的店铺,向我打招呼,那朋友也同行,向我微微一笑。从眼神中,我觉察出我们彼此都是"值得珍藏的风景"——这说法固然有些诗意,但当时确是如此感受的。</p><p class="ql-block">若干年后,命运将我揉皱又展开,我负了债,与银行协商后,他们让我去窗口存款。我递进钱去,发现柜内坐着的正是那位"朋友的朋友"。岁月在她脸上犁出了沟壑,我也被生活磨去了光泽。我们相对,却如同素不相识的陌路人,面上不显一丝微表情。从她专业而自然的服务态度中,我断定她认出了我;而我过分平和的神情,想必也向她传递了同样的认知。</p><p class="ql-block">这静默的相认,竟使我心头涌起一股暖流。我们共同守护着这个不必言明的秘密,像两个共谋者,默契地演着一出陌生人的戏。银行大厅的嘈杂声忽然远去,那一刻,世上仿佛只剩我们二人,在玻璃内外,以职业性的动作传递着某种难以名状的慰藉。</p><p class="ql-block">我想,这便是人世间的慈悲罢——不必相认,不必寒暄,只需在各自的位置上,完成各自的角色。或许待到白发苍颜时,我们会在某个陌生的街角重逢,远远地相视一笑,那笑容里会盛满这些年沉淀下的所有默契与懂得。那时阳光正好,我们会想起,曾经在银行窗口前,那场静默而温暖的相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