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李太白诗云: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古语亦云:老不进川,少不下广。皆言蜀道难行。的确,巴蜀山高谷深,道路奇险,猿猴难攀,飞鸟兴叹。</h3> <h3> 然而,巴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奇异的自然风光,珍稀的野生动植物,又自然而然生出让人弃之不舍的魔力!<br></h3> <h3> 羡之既久,心愿须了。乙巳盛夏,便来了一趟说走就走的旅行——川蜀双飞七日游!</h3> <h3>一、半朝飞巴蜀,云端看妖娆<br> 当银鹰从厦门机场振翎呼啸直上蓝天时,当透过舷窗看着苍穹中云卷云舒时,当俯瞰山川如连绵画卷从眼前掠过时,瞬间觉得喧嚣远离只剩下平静的等待。此刻,不由你不感到时代的进步、便捷的交通,不由你不感到享受人类文明成果的快意逍遥,不由你不感到和平安定的环境带来满满的幸福感!于是口占一绝:<br> 七绝·自鹭岛赴蓉城旅途有感<br> 鹭鸟升腾上九霄,云舒云卷自逍遥。<br> 山河邈邈舷窗影,渺远蓉城只半朝。<br></h3> <h3>二、拜谒武候祠,思接两千年<br> 首站落脚成都。在参观游览大熊猫博物馆和文殊坊后,我们便迫不及待来到了武候祠。<br> </h3> <h3> 武候祠始建于蜀汉章武元年(221年),原是纪念诸葛亮的专祠,亦称孔明庙、诸葛祠、丞相祠等,后合并为君臣合祀祠庙。由汉昭烈庙、武侯祠、惠陵、三义庙四部分组成,属于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的文化遗产保护区,也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r> </h3> <h3> 惠陵即刘备墓。刘备的仁政爱民历来倍受褒赞。他从织席贩履到割据称帝,历经徐州失守、长坂坡溃败等重大挫折,始终保持复兴汉室的信念,更是为时人和后世景仰。和魏、吴两个创业者相比,基业最小,称帝也短的蜀汉昭烈帝刘备,死后所葬的惠陵,已经历长达1700多年,风风雨雨,夕阳渔鼓,仍依傍着武侯树巍然屹立。比起曹操、孙权的最后归宿,那是幸运得多了。站在墓碑前,望着高大的圆冢和苍翠的柏树,思绪仿佛穿越时空隧道,回到刀光剑影、豪杰倍出的三国时代,不禁浮想联翩,占得五律一首:<br> 惠陵怀古<br> 烽火蔓神州,绵延汉祚休。<br> 群雄争夏鼎,孤剑逐金瓯。<br> 立蜀艰辛业,联吴深久谋。<br> 残碑仍识辨,翁仲守坟丘。</h3> <h3> 诸葛亮殿又名静远堂,在昭烈庙后,为一组四合院式建筑。正殿为歇山式屋顶,两侧并列飞檐重阁的钟鼓二楼。正殿中奉祀着三世忠贞的诸葛亮祖孙三代塑像。瞻仰诸葛亮塑像,看到羽扇纶巾的儒雅,想到他集智慧、忠诚与争议于一身的传奇经历,感慨不已,遂赋拙词一首,以表思古之情:<br> 永遇乐·武候祠静远堂怀古<br> 古柏苍苍,红墙竹影,堂殿宏敞。石碣苔侵,雕甍云护,匾额悬梁上。唐碑三绝,楹联警世,楼阁鼓钟清响。坐神龛、纶巾羽扇,超凡脱俗形象。 生逢乱世,南阳耕亩,三顾草庐难忘。天下三分,隆中妙对,八阵排兵仗。孤忠侍主,劬勤治国,壮志难酬悲怅。唯江月、年年照那,祁山叠嶂。</h3> <h3>三、黄龙炫五彩,九寨宝镜开<br> 黄龙是大地蘸着阳光与雪水写就的诗行。钙华彩池如上天打翻的调色盘,一层叠着一层,在山谷间铺展成流动的斑斓,乳黄、翡绿、靛蓝在水波里轻轻摇晃,像无数块镶嵌在翠谷中的彩玉。<br> 雪宝顶的融水顺着钙华滩流下来,叮咚作响,串起密林间的幽静。丹云峡的红叶漫山时,便与彩池相映成画,古寺的香火在林间若隐若现,恍惚间,似是天地将所有的灵秀都揉进了这片秘境。此情此景,丹青难绘。拟一首拙词赞曰:<br> 鹊桥仙·黄龙仙境<br> 人间无二,瑶台逊色,应是娲皇遗璧。色调五彩笔难描,漫泼出、青金朱碧。 云端鸟瞰,山高林密,慨叹自然神力。飞湍恍似玉龙奔,但听得、乾坤脉息。</h3> <h3> 九寨沟是水做的精灵栖息地。海子静卧在山谷间,像被群山捧在手心的蓝宝石,阳光穿林而过,在水面织出细碎的金网,水底枯木沉睡着,反倒成了游鱼的宫殿。<br> 瀑布是流动的诗行,诺日朗从密林间奔涌而出,银练垂落时溅起的水雾里,常常能撞见一道彩虹;珍珠滩的水流踩着钙化滩的琴键,叮咚成曲,裹挟着落叶奔向远方。秋日里,彩林将海子染成打翻的调色盘,红的、黄的、橙的叶影在水里轻轻摇晃,分不清是山入了水,还是水浸了山。一首五律赞曰:<br> 游九寨沟<br> 宝镜遗深涧,神魔耐寂寥。<br> 崇山擎雪岫,冷树入云霄。<br> 群海轻波散,悬岩碎玉飘。<br> 经幡燃艳彩,藏寨路迢迢。</h3> <h3>四、佛光照天下,圣山在峨眉<br> 去四川旅游,少不了要拜拜佛。峨眉山是云与佛共栖的仙境。金顶在云海中若隐若现,阳光穿透云层时,佛光便在舍身崖边铺开一圈七彩光晕,仿佛佛陀垂下的衣袂。古刹藏于密林,万年寺的钟声撞碎晨雾,与林间猴群的啼叫交织成趣。<br> 我们乘车行驶在盘山公路上,过了老半天也只到了山腰。我忽然想起先人的一句话:峨眉万丈高,比不上昆仑一截腰!虽说峨眉山没有万丈高,但也是够雄伟的了!也许是心诚,也许是幸运,我们看到了瞬息万变的云海,我们也清清楚楚地看到了金光闪闪的普贤菩萨!下得山来,已是日暮时分。在醉氧状态下想到了这么四句诗:<br> 登峨眉山<br> 万丈峨眉景色娆,盘旋半日到山腰。<br> 云蒸霞蔚神光照,佛道双修耐寂寥。</h3> <h3>五、气镇三江势,大佛法无边<br> 峨眉山拜佛后,第二天来到了乐山大佛景区。不巧的是,由于连日暴雨,江水暴涨,所有游船一律不得营运。水路不通走陆路!<br> 乐山大佛雕凿在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三江汇流处的凌云山崖壁上,是世界上最高的石刻弥勒佛坐像,通高71米,始建于唐代开元元年(713年),历时约90年完成。大佛依山临江,气势恢宏,体态匀称,设计巧妙,兼具宗教艺术与古代工程智慧,其发髻、耳廓、脚背等细节皆可容人,佛身侧还有隐秘排水系统以减缓风化。1996年,乐山大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是集佛教文化、古代石刻技艺和自然景观于一体的举世瑰宝。游览之余,情不自禁赞叹先人的决心与智慧,也惊叹大佛雄镇三江的无边法力。拙诗云:<br> 游乐山大佛景区<br> 古木森森滤日光,青苔侵石路绵长。<br> 凝神但见峨眉秀,驻足犹闻法相扬。<br> 斧凿悬岩承大愿,佛施威力镇魔王。<br> 三江涛涌传唐谒,信士游人沐慧香。</h3> <h3>六、金沙藏密码,文明脉流长<br> 金沙遗址博物馆是藏在成都平原地下的古蜀密码箱。太阳神鸟金箔在展柜里流转着千年的光芒,那镂空的飞鸟与太阳,似仍在青铜色的时光里盘旋。<br> 玉璋的纹路刻着山川星辰,象牙在幽暗的展厅里泛着温润的光,仿佛还带着古蜀大地的体温。祭祀坑沉默地躺着,陶片与骨器拼凑出破碎的图景,让那些消失在历史迷雾中的呐喊,透过玻璃展柜,轻轻叩击着今人的心房。<br> 金沙遗址(以及未谋面的三星堆遗址)体现的华夏文明与此前熟知的黄河流域文明有明显不同,但彼此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真为我们国家多元、丰富、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感到自豪!</h3> <h3> 最后以拙诗一首作结:<br> 参观金沙遗址博物馆有感<br> 满馆奇珍眩眼瞳,蚕丛开国探迷宫。<br> 金乌焕彩匠心巧,象齿凝霜技艺工。<br> 铜铸立人当祭器,玉雕宝剑作兵戎。<br> 徜徉遗址沉吟久,华夏文明一脉融。<br>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