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穆晓娜,竞存中学资深教师。三十余载深耕教坛,始终以严谨治学为根基,以匠心育人为追求,在三尺讲台践行教育初心。从教以来,她凭借扎实的专业素养与精益求精的教学态度屡获殊荣:多次荣获区级“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连续多年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师”“模范班主任”;在“名师大篷车”“同课异构”等各级教学竞赛中凭借严谨的教学设计与扎实的课堂呈现斩获佳绩,并受邀登上渭南电视台“名师讲堂”栏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她以“严谨细致的治学作风、无私奉献的育人精神、以身作则的榜样力量”深获师生认可,是学生眼中传道授业的引路人,更是同事心中严谨治学</p> 薪火相传育桃李 师徒同心绽芳华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人说教育是园丁修剪枝丫,是灯塔照亮迷航,是春雨滋养新芽。而我的故事,是四棵破土而出的春笋与老竹的对话——在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我们互相支撑、彼此成就,让思维的火花在碰撞中点亮教育之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作为生物组里的“70后”,过去一年,我有幸与80后的罗小娥,90后的陈花、朱金玲、付新荣四位青年教师并肩作战。这段旅程,不仅是经验的传递,更是智慧的交融,每一幕都镌刻着教育最动人的模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创意点燃课堂火 匠心巧塑微观春</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陈华老师像破土而出的新芽,带着对教育的炽热与执着。她备课细致入微,教案本上密密麻麻的批注,见证着她对每个知识点的精心雕琢。在七年级生物教学中,她突发奇想开展“细胞王国建造计划”。彩泥、吸管以及诸多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在孩子们手中,变成了生动的细胞膜、线粒体和细胞核。经过一个周末的两天假期,孩子们不仅掌握了知识,享受了制作过程,还将作品布置成“微观艺术展”。当孩子们欣赏作品时眼中闪烁的自豪,便是对她教学智慧最好的褒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双科织就融合锦 妙思点亮探究灯</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罗小娥老师身兼初三化学与七年级生物教学,堪称技艺精湛的双面绣大师。她总能从生活点滴中发现生物教学灵感,巧妙地将化学实验的严谨思维融入生物课堂。讲解“光合作用”时,她借鉴化学实验带领学生迅速掌握设计对照实验,掌握用碘液检测淀粉的生成;在“呼吸作用”教学中,改良化学气体检测装置,让无形的气体变化变得直观可测。这些跨学科的智慧,让生物课堂充满理性魅力,也在孩子们心中播下科学探究的种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果香浸润向学心 科技赋能成长路</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付新荣老师则如春日暖阳,用爱温暖每个孩子。作为信息技术与生物的双科教师,她不仅用3D动画和AI互动课件点亮课堂,更用真心叩响学生的心门。面对班里几个调皮“学困生”,曾对学习满不在乎,付老师就自掏腰包买来小礼物作为奖品,还把弟弟寄来的特色水果没舍得吃而分给他们。渐渐地,这些孩子不再捣乱,开始主动学习,还开心地说:“付老师的奖励里,藏着最甜的鼓励。”而她笑着回应:“看到孩子们眼里有光,便是我最好的‘奖励’。”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辛勤耕耘重落实 无私倾囊传匠心</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朱金玲老师,这位经验丰富的“准骨干教师”,如同沉稳的领航员。她常说:“教学就像培育幼苗,既要给予阳光雨露,更要耐心扎根。”在八年级生物教学中,她将“落实”二字做到极致。她的课堂没有花哨形式,却有着扎实根基。学生们专注的眼神、工整的笔记,便是最好的证明。只要同伴请教,她总是毫无保留地分享“教学宝典”,用行动诠释教育人的无私与担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老竹新笋燃星火 师徒论道绽锦华</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作为她们口中的“师傅”,我常被他们的热情与智慧感染。备课时,常会为一个教学环节争论得面红耳赤;磨课时,团队群深夜里还在碰撞思维的火花;反思时,就在失败中总结教训,在成功中分享喜悦。而她们同时也在反哺着我——陈华老师的创新让我突破传统,小娥老师的跨学科视野拓宽了我的教学边界,小付老师的爱心重燃我的教育初心,金玲老师的严谨让我联想到教学的本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令我钦佩的是四位后起之秀的学习力。听评课是我们竞存老师拔节成长的最佳平台。生物课当然不例外。每次听课时,我会认真聆听并记录每一个细节标注每一个感悟和想法;每次的评课,更是思想交锋的战场。每每这时,我会把我这八年来踩过的坑和总结的“实战秘籍”倾囊相授,而她们总是悉心聆听,满眼都是真诚与期待......末了还非要真诚道谢,这种虚怀若谷的态度,让我这个所谓的“师傅”难免心生敬意,她们必将很快成为竞<span>聘</span>教师团队的脊梁。成为生物界的“扛把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育,从来不是一个人的独行,而是一群人的奔赴。当年轻教师的活力碰撞资深教师的经验,当创新思维交融传统智慧,教育的星火便能汇聚成照亮前路的璀璨星河。未来,愿我们继续携手同行,在教育的沃土上深耕细作,让每一颗种子都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