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厨房里,母亲正低头忙碌着。洗菜的水声哗哗作响,油锅里滋滋地跳跃,蒸腾的热气冉冉弥漫开来,轻轻蒙上她额前的发丝和那副老花镜,像一层朦胧的雾。</p><p class="ql-block"> 她习惯性地夹起一小块菜,放在舌尖上细细品味咸淡,又弯腰打开橱柜,取出盐罐。那一瓶瓶油盐酱醋,在她手中如灵巧的指挥棒,调和着日常烟火里点滴的温情——它们正是母亲将平凡时光酿成深情的秘密材料。随后,锅铲的磕碰声清脆地响起,饭菜的香气愈发浓郁了。</p> <p class="ql-block"> 烙饼卷蔬菜是母亲夏天最爱做的食品。她把面团擀得薄如纸,卷上刚摘的小白菜和鲜嫩倭瓜丝,再抹上一点酱,简单却美味。她说:“吃点清淡的,胃里舒服。”可我知道,她为了调出这口清淡,背后也费了不少心思。</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蒸锅里腾起的热气模糊了母亲的身影,她正往马齿苋上撒蒜末和辣椒面。这道菜是老家的风味,母亲总说马齿苋清热解毒,夏天多吃些对身体好。蒸菜的香气弥漫在厨房里,她熟练地翻拌着,锅里的绿意和白调料交织在一起,像一幅水墨画。</p><p class="ql-block"> 她做这道菜时总带着几分怀念,说小时候外婆也常做,那时候夏天没有空调,只有井水泡过的马齿苋配上蒜泥和辣椒,凉拌着吃,清爽又开胃。母亲的手艺里,藏着一代代传下来的智慧,也藏着她对家的思念。她总是说:“菜要吃得有讲究,不是为了多贵,而是为了身体好。”她把这道简单的蒸马齿苋,做成了夏天的味道,也做成了家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 母亲端出河南蒸肉时,脸上带着一丝得意。胡萝卜的橙红、葱段的翠绿、肉块的深褐,色彩斑斓地堆在碗中。她撒上一层金黄的玉米面,轻轻拌匀,香气扑鼻而来。这是她从老家带来的做法,说这样蒸出来的肉不腻,还带着一丝甜味。</p><p class="ql-block"> 这道河南蒸肉,是母亲的拿手菜之一。她说小时候家里穷,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上一口肉。那时候蒸肉是用粗粮和肉末拌在一起,蒸出来的口感虽不如今日讲究,但香气扑鼻,让人回味无穷。如今生活好了,她依旧保留着这道菜的做法,只是在配料上更讲究了些。胡萝卜提鲜,葱段增香,玉米面让肉质更松软,吃起来不油腻却满口留香。每次端上桌,她总要先让我尝一口,眼里带着期待,像是在等我给她一个肯定的回应。</p> <p class="ql-block"> 饺子是母亲表达爱意的方式之一。她总说:“饺子是团圆饭。”小白菜和虾仁是她最喜欢的搭配,她说这样既有蔬菜的清香,又有海鲜的鲜美。她包的饺子皮薄馅大,一个个整齐地码在案板上,像等待检阅的士兵。我小时候最爱趴在厨房门口看她包饺子,她总会笑着递给我一个刚包好的,让我尝尝咸淡。</p><p class="ql-block"> 包饺子是母亲最享受的时光。她喜欢亲手和面,说机器压的面皮没有“人味儿”。她包的饺子,皮薄却不破,馅多却不散,每一个都像艺术品。她总说,饺子要包得圆圆满满,吃起来才安心。小时候我总不明白她为什么那么讲究,长大后才懂得,那一枚枚小小的饺子,包裹着她对家的牵挂,对子女的牵挂。她把爱和思念都包进了馅里,也把生活的滋味包进了每一个褶皱中。</p> <p class="ql-block"> 母亲揉面的手势总是那么熟练,面团在她掌心翻滚,像有生命似的。馅饼在锅里煎得金黄,咬一口,肉汁顺着手指,那种满足感,是童年最深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母亲做的锅盔外皮酥脆,咬一口能听见“咔嚓”声。她会在锅盔表面撒些芝麻,金黄的颜色让人食欲大开。她说锅盔里加了马齿苋,是奶奶教她的做法。我总怀疑,她是不是把整个夏天的阳光都揉进了面团里。</p><p class="ql-block"> 锅盔是母亲的另一绝活。她做的锅盔,外皮酥脆,内里柔软,咬下去带着芝麻的香气和马齿苋的清香,别有一番风味。她说锅盔是奶奶传下来的吃法,那时候没有太多食材,但奶奶总能用最简单的原料做出最香的味道。母亲继承了这份手艺,也继承了那份对家人的牵挂。她做锅盔时总是笑得很满足,仿佛每一口都能吃出童年的味道。她说:“锅盔是老辈人留给我们的智慧,吃一口,就像回到了从前。”</p> <p class="ql-block"> 她做的馅饼,是我小时候最期待的面点。那时候放学回家,远远就能闻到厨房飘来的香味。她总是笑眯眯地从锅里夹出一个刚煎好的馅饼,烫得我直跳脚,却还是忍不住咬上一口。热腾腾的馅汁混着面香,那种满足感,至今难忘。她做馅饼时从不着急,火候掌握得恰到好处,外皮酥脆,内馅鲜香,每一口都像是咬住了夏天的阳光。她总说:“吃点热乎的,心里才踏实。”她做的不只是馅饼,更是一份温暖的陪伴。</p> <p class="ql-block"> 当我想吃芝麻叶面条时,母亲便开始准备:摘叶、清洗、焯水、浸泡、凉晒……一切准备就绪,好期待在寒冷的冬天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芝麻叶面条。</p> <p class="ql-block"> 母亲的爱就是如此,非但从不张扬,反而藏得深深,像这日日厨房里升起的炊烟,在琐碎平常中悄然氤氲,愈久愈浓。她日日默默无声地调制着,烹煮着,只为让那碗饭香成为我们生命中最安稳踏实的依托。</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这人间烟火里千滋百味,而母爱之味最为独特恒久——它从不褪色,亦从不冷却。当岁月流转、相隔千里,一口熟悉的家常菜入口,记忆深处母亲的身影便瞬间清晰:原来那味道是母亲用烟火气写下的家书,千山万水之外仍能送达,字字温热,永远新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