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衣污渍引发的争执

萍萍

<p class="ql-block">昵称:萍萍</p><p class="ql-block">美篇号:32129457</p> <p class="ql-block">  在我们仙桃市万福广场,最热闹的早市地摊,一场因试衣服沾上油渍引发的争执,像一面镜子,映照出生活里的细碎矛盾,也探索着人们换位思考的体谅。有位穿白衣服五十多岁的阿姨,试衣服时不慎将油条油渍蹭到衣服上,挑拣一番后并未购买,欲离开时与摊主王阿姨起了冲突。王阿姨摆摊本就很不容易,每天起早贪黑赚点生活费,衣物被客户弄脏本来就很窝火,白衣阿姨吃了油条的手也没擦一下,太不讲卫生了,把油渍弄在了新衣服上还想立马脱身走人,王阿姨看了自己的衣服被染便叫住了白衣阿姨,于是二人吵了起来,围观人群迅速聚拢,让这场争执成了早市喧闹中的不和谐音。</p> <p class="ql-block">  这看似小事的纷争,实则藏着生活里最真实的无奈与“误解”,也让“换位思考”这个词,在人来人往的早市中,有了沉甸甸的分量 。若我是卖主王阿姨,凌晨摸黑进货、摆摊位,盼着用辛苦换来营生的收入,一件衣服被无端弄脏,后续售卖难度陡增,满心的期待被泼了冷水,愤怒与委屈自然会涌上心头。早市摊位本就利润微薄,一件衣服的污渍,可能意味着要承担损失,或是花费额外时间精力去处理,这对靠摆摊维持生计的人而言,是实实在在的压力。这种情境下,情绪的爆发像是积压压力的出口,为自己讨个说法、挽回损失的急切,让冲突一触即发。可换个角度,若我是白衣阿姨,或许只是单纯想选件合意衣服,试衣时没留意油条油渍,挑来选去没找到满意的,准备离开时,面对摊主的指责,会觉得委屈又突然,可能没意识到污渍对售卖的影响有多大,甚至会觉得摊主过于苛责。</p> <p class="ql-block">  毕竟在普通消费者的认知里,试衣弄脏衣服是常有的小状况,没料到会给摊主带来如此大的困扰,一场争执便在双方各执一词、缺乏理解,且对彼此角色背后的难处全然不知中,急剧升级 。这起争执,折射出的是不同角色在生活里盘根错节的艰难与不易,以及人与人之间体谅能力的严重缺失。王阿姨的不易,是底层劳动者为生活打拼的真实缩影,早市摊位要承受风吹日晒,赚的每一分钱都是辛苦钱,每一件商品的细微损耗,都可能直接影响到当天收入。而白衣阿姨的疏忽,或许只是忙碌生活中无数无心之失里的一件,可在这特定的买卖关系中,这看似不起眼的无心之失,却实实在在给对方造成了困扰。当双方陷入情绪对抗的漩涡,围观人群的目光里,有看热闹的兴致,实则更该有对自身生活的深度映照。我们每个人,在不同时刻,都可能化身某个场景里的“卖主”或“买主”,在匆匆赶路的生活里,太容易因专注于自己眼前的需求,而完全忽略他人所处的艰难处境。</p> <p class="ql-block">  这一场发生在早市角落的争执,像一记警钟,重重敲响在我们心上,提醒着我们:生活的琐碎日常里,多一分对他人艰辛的看见,少一分自我情绪的任性宣泄,那些剑拔弩张的冲突,或许就能消弭于无形 。要化解这样的纷争,关键在于体谅与沟通的搭建。当矛盾初起时,若白衣阿姨能第一时间意识到污渍问题,真诚向王阿姨道歉,说明自己并非故意,哪怕提出帮忙处理污渍,或是给予一定补偿,王阿姨的怒火或许会消去大半。而王阿姨若能在表达不满时,稍微平复情绪,讲讲摆摊的难处,让白衣阿姨理解污渍对商品售卖的影响,而非直接争执,也能让矛盾有缓和的余地。作为旁观者,遇到这样的事,不能只当热闹看,像文中的我一样上前劝架,引导双方换位思考。可以跟王阿姨说:“大姐,您摆摊不容易,这衣服脏了您心疼,可这位阿姨说不定也不是故意的,咱好好说,看看咋解决损失最小。” 再跟白衣阿姨讲:“大姐,您看这衣服脏了,摊主大姐不好卖了,您要不道个歉,商量下咋处理,大家都别上火。” 用这样的沟通,把双方从情绪对抗拉回解决问题的轨道,让彼此看见对方的不易,在理解中找到和解的可能 。</p> <p class="ql-block">  生活本就是由无数这样的小事拼凑而成,早市摊位的争执,不过是茫茫人海中一次微小的碰撞,却能让我们清晰看见体谅与理解的力量。当我们学会站在他人的位置,感受卖主的艰辛、买主的疏忽,那些因误解而起的怒火,便能化作理解的春风。无论是在早市的人潮里,还是在人生的漫漫旅程中,多一分换位思考,就多一分温暖与包容,让矛盾止于体谅,让生活的日常,始终带着理解与善意的温度,这或许就是起早市争执,留给我们最珍贵的生活启示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