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自驾云南8日活动,主要景点元谋土林,大理古城,苍山洱海,剑川古城,沙溪古镇,诺邓古村,腾冲,瑞丽一寨两国,茫市大金塔大银塔</p><p class="ql-block">活动费用自驾跟车元每人2380(自驾车子所有消耗自己承担,如油费过路费,停车费等,自驾跟车车子行车过程车辆人员安全自己负责),拼领队车3398元每人(包含AA平摊领队车油费过路费,停车费等,无车费),整体费用包含全程住宿,餐费(大理晚餐自理,具体看行程),组织方购买成年人150万身价高额户外保险(年龄超龄和未成年买不了),公共器材消耗等费用.</p><p class="ql-block">费用不含全程景区门票,中转车费等,不集体就餐不退餐费,中途退团不退费。中午赶路会吃简餐</p> <p class="ql-block">活动行程,活动行程可能要调整游玩顺序,</p><p class="ql-block">第一天:乐山-大理(晚上自由活动,看大理古城夜景,晚餐自理)</p><p class="ql-block">第二天:大理洱海环海游玩-晚上自由活动(晚餐自理)</p><p class="ql-block">第三天:大理-剑川古城游玩-沙溪古镇游玩-诺邓古村住,</p><p class="ql-block">第四天:诺邓古村游玩-腾冲和顺古镇游玩-住腾冲(晚上可以去泡温泉)</p><p class="ql-block">第五天:腾冲-热海景区游玩-滇西抗战博物馆游览-瑞丽住</p><p class="ql-block">第六天:瑞丽一寨两国游玩-芒市大金塔-大银塔游玩-宝山或者芒市住</p><p class="ql-block">第七天:宝山-元谋物茂土林游玩-住附近。</p><p class="ql-block">第八天:回乐山</p> <p class="ql-block">沙溪古镇,有风的地方拍摄地,</p> <p class="ql-block">洱海</p><p class="ql-block">[ěr hǎi]</p><p class="ql-block">洱海(英文:Erhai Lake),在古代文献中曾被称为“叶榆泽”“昆弥川”“西洱河”“西二河”等,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北部。水面海拔1972米左右,南北长41.5公里,东西宽3至9公里,周长116公里,面积251平方公里。洱海是滇西高原最大的断陷湖泊。洱海水下地形可划分为北部有沙坪湾和红山湾等,西岸为苍山十八溪冲击扇,东岸为山体切入陡岸带;南部湖心为台地形成湖心平台。洱海地处一条康藏歹字形构造褶皱带的东部边沿。洱海湖盆是一个典型的内陆地堑式湖盆,其岸坡陡峭。洱海属澜沧江水系,北有弥苴河和弥茨河注入,东南汇波罗江,西纳苍山十八溪水,水源丰富,汇水面积2565平方千米,平均容水量为28.2亿立方米,平均水深10.5米,湖水从西洱河流出,与漾江汇合注入澜沧江。洱海属兼有大陆性和海洋性特点的低纬度高原季风气候,四季温和,温度年较差小,光照充足,干湿季分明,雨量季节分配不均。洱海水产资源较为丰富,有各种鱼类,水鸟、虾等。洱海湿地范围内记录有野生湿地高等植物260种,其中海菜花、云南莎草、金钱蒲等为中国特有植物。有小普陀、南诏风情岛等主要景点。</p> <p class="ql-block">大理古城位于云南省西部,又名叶榆城、紫城。古城其历史可追溯至唐天宝年间,南诏王阁逻凤筑的羊苴咩城,为其新都。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占地面积3平方公里。大理为1982年2月8日国务院公布的中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大理古城在唐、宋500多年的历史间是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古城内分布了14处市级以上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承载着大理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是大理旅游核心区,设有大理古城景区,为国家4A级景区。2019年10月,入选首届“小镇美学榜样”名单</p> <p class="ql-block">剑川古城始于元代至正末年(公元1341—1370年),已有650多年历史,原有古城墙巍峨壮观,古城墙、樵楼1952年拆除。现四门护城河、壕桥犹存,古城墙基础四至清晰。明代建成的街巷道路走向不变,尺度不变,格局不变,历经沧桑,古貌依旧。古城的民居极富特色,尚保留明代建筑40余处,其中有21个院落保存完整,尚保留清代建筑146处,其余为民国至20世纪60年代土木结构建筑,古民居建筑的保留量占全城民居总数的90%以上</p> <p class="ql-block">保山市火山热海旅游区[5],简称火山热海旅游区,位于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县清水乡、马站乡境内的旅游景区[13],由火山景区和热海景区组成,[1][2]热海景区海拔1520米左右,面积约9平方千米。火山景区是中国内地四大火山群之一,属于新生代休眠火山,面积达221.36平方千米。[2]</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腾冲处于欧亚板块与印支板块冲撞带附近,地下岩浆活动强烈,地下7至25千米深度仍存在两个直径10至30千米的岩浆囊,由于近南北向断裂系统十分发育,岩浆囊的热能源源不断在此释放,形成了腾冲地热。热海景区是腾冲地热显示最集中的地区,聚集了较多的高温热泉和气泉。[2]由于腾冲火山活动的年轻性、多期性,火山喷发活动及类型的多样性,火山岩石系列的多样性和完整性,以及火山地质遗迹(包括各种火山构造、地貌、岩石等)保存状态的完好性,并且腾冲火山景观与丰富而强烈的地热活动景观和遗迹相互结合,构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具备火山地热景观配套组合的区域。[11]</p> <p class="ql-block">和顺古镇(Heshun Ancient Town),位于云南省腾冲市城区西南4公里,[21][22]是云南著名的侨乡。[2]国土面积17.4平方公里,辖3个社区8个自然村,21个村民小组,和顺古镇景观有徽派建筑粉墙黛瓦的神韵,可以欣赏到江南古镇小桥流水的倩影,也可以寻觅到西方建筑、南亚建筑的元素。[5]</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和顺古镇依山傍水、环山而建,绵延数里,聚落着寺院、道观、祠堂和众多小巷,还有100多幢清代宅院,建筑中西合璧,既有徽派建筑的婉约,又有西式建筑的明朗,兼有东南亚风情。[6]主要景点有和顺顺和牌坊、双虹桥、文昌宫、和顺家风文化长廊、元龙阁等。[18]和顺古镇拥有100多所百年宅院、8个宗祠、9座寺观、9座石桥、6个洗衣亭、9座牌坊、13道闾门、24个月台都堪称建筑的经典之作,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的“活化石”。[5]2023年4月,根据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在党的领导下严格按照《保山市和顺古镇保护条例》坚持和谐共赢,实现保护开发一体推进。[29]</p> <p class="ql-block">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5月,日军进犯中国滇西边境,怒江以西的大片国土沦陷敌手,中国抗战大后方唯—的一条国际运输通道——滇缅公路被彻底截断。</p><p class="ql-block">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5月,为了收复滇西失土,打通西南国际运输大动脉—滇缅公路,使盟国(美)的援华物资顺利进入中国,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远征军发起了滇西大反攻。中国远征军右翼军第20集团军以6个师的兵力(含远征军直属部队)强渡怒江,仰攻高黎贡山,血战南、北斋公房。接着在盟军(美)的配合下,围攻腾冲古城,与敌人展开殊死巷战。同年9月14日,将日寇全部歼灭,收复了中国抗战以来的第一座城池一腾冲。此次战役共歼灭日军6000余名,远征军官兵阵亡9168名,盟军(美)官兵阵亡19名。腾冲光复后,为了纪念在战争中牺牲的民族英雄,在云贵监察使李根源的倡导下,政府拨出专款,海外华侨慷慨解囊,修建国殇墓园。同年冬,工程开始。</p> <p class="ql-block">元谋土林是一种土状堆积物塑造的、成群的柱状地形,因远望如林而得名。土林一般在盆地或谷地内出现,以近年在中国云南元谋发现的为最典型,反映了古地理变迁和地貌发育过程。元谋土林是中国乃至世界上一大奇妙的自然奇观,在经历了几百万年的地壳运动后,风雨之神把元谋的土地雕琢成了千奇百怪的形状。因此吸引了众多的摄影家、地质学家、知名导演前来参观取景,在此拍摄的电影有《无极》、《千里走单骑》。</p> <p class="ql-block">剑水湖绝对小众秘境</p><p class="ql-block">剑湖是云南重要的高原湿地之一,位于滇西北横断山脉中南段,大理州剑川县境内,紧靠县城。剑湖,一个因地质运动形成的断陷湖,以其丰富的自然生态和独特的民族文化节庆而闻名。</p> <p class="ql-block">诺邓古村落绝对保证最原始的村落,</p><p class="ql-block">诺邓村,地处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风景名胜区南端的云南省云龙县,距大理州州府所在地165公里,交通便利,是白族最早的经济重镇,是滇西北地区年代最久远的村落,也是云南省最早的史籍《蛮书》记载中,存在的原名称不变的村邑,保留着大量的明、清两朝建筑和著名的玉皇阁道教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勐焕大金塔坐落在云南省德宏州州府-芒市东南部孔雀湖畔的雷牙让山顶。青山绿水间的“勐焕大金塔”金光灿灿,光彩夺目,雄伟壮观,更显神圣。是芒市标志性的建筑,也是生活在这里的傣族人民的圣地。勐焕大金塔是中国第一金佛塔,亚洲第一空心佛塔。</p> <p class="ql-block">大金塔旁边就是大银塔,拍照很出片</p> <p class="ql-block">一寨两国景点距离瑞丽市区约10余公里,位于有名的中缅边境71号界碑旁,是典型的“一个寨子两个国家”地理奇观。国境线将一个傣族村寨一分为二,中方一侧的称为银井,缅方一侧的称为芒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