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的记忆

天道酬勤

<p class="ql-block">  盛夏的周末,骄阳似火,烈日当空,与几位发小小聚之后,按照事先的约定,进田野,走地头,寻觅我们曾经留下的足迹,追忆已经远去的芳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边走边看,边聊边悟之中,我们最大的体会就是一个变字,田野变绿,地头变旺,尤其是菜地里,见到一个南瓜棚搭得很精致,一片南瓜藤长得特亮丽,一排大南瓜结得尤其多,粗粗一数,竟有20多个,个个都有10来斤重,似曾相识,多么熟悉的画面,“南瓜长得真好”,大家几乎是异口同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的确,对于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后来离开农村的一代来说,我们的人生经历相对丰富,农事农活我们都略知一二,对于南瓜,我们并不陌生,我们种过吃过,也很难忘有关南瓜的往事,它已经深深地镶嵌在我们记忆的深处,住入了心房。</p> <p class="ql-block">  我们种过南瓜。当年,在生产队经营的模式下,家家户户都有自留地,因为面积不大,家家都会精心谋划,青菜、白菜必种,那是常年的菜肴,番薯、玉米必种,可以作为辅食,南瓜、土豆必种,既可做菜肴又可做辅食。就南瓜而言,嫩南瓜做炒菜,老南瓜可以做点心,当食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南瓜的种植自然有个过程,南瓜苗一般都是外卖的,虽然南瓜的生存能力较强,但在幼苗初期,需要细心照顾,首先是防虫,这虫就是地老虎,我们称地蚕,其外形长得与蚕宝宝相似,但徳行不好,就是爱吃喜咬绿叶嫩枝,南瓜苗就是它的猎物之一,它很狡猾,一般摸黑就出来啃食,然后回窝睡觉。</p><p class="ql-block">所以,每次种下南瓜苗以后,我们的第一要务就是每天一早去查看南瓜苗的生长状况,凡发现幼苗有咬伤的迹象,我们都要步步跟踪,顺藤摸瓜,找到地老虎,把它处死。</p> <p class="ql-block">如果只啃食了叶子,还可补救,但要是咬断了根茎,那只能重新植种,费钱费精力,我们恨死了地老虎,只是实在太多,唯有天天巡查,南瓜幼苗的生长确实有点艰辛。</p><p class="ql-block">待到稍微长大,并开始长藤,地老虎的威胁就不大了,因为南瓜长得快,枝壮叶绿,就算咬几下也无伤大雅。这时候最重要的就是施肥与浇水,当年施肥,都是农家肥,就是人粪粪和猪粪、鸡粪等家禽的粪便,农家肥的优点在于肥力后劲足,还能改良土壤,结下的果实特别糯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护理环节最繁重的任务还是浇水,施肥不用天天施,这浇水可少不了,特别是盛夏季节,水分蒸发大,我们总是早晚两次给予浇水补充,确保不缺水。</p><p class="ql-block">到了南瓜苗长藤攀爬之际,我们还要搭建南瓜棚,用材大多是竹杆、树枝等,搭建不复杂,重要的是利于南瓜生长,因为不搭南瓜棚,碰到雨水集中或者梅雨季节,南瓜苗的根部容易积水,会烂根而死。总体而言,南瓜虽易活易种,但精心护理是不可缺少的。</p> <p class="ql-block">  我们吃过南瓜。南瓜从小到大,从嫩到老,有很多食用方式。小时的嫩南瓜,那是做菜肴的好料,可以油炒、肉丝,都是一碗好菜。南瓜与苋菜梗的汁水配菜,更是优势互补,既入味又清香,能够增进食欲,就算是现在,我们还保持着当年的食用方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嫩南瓜就算长得再多,我们也不会全部摘光,总会留下一部分养成老南瓜,当年的老南瓜也比较大,一般在五六斤,十多斤的也有,直到金秋时节摘下,整整齐齐地排列在干净的地方,随后慢慢地食用。</p><p class="ql-block">蒸南瓜,就是把南瓜切成条块,蒸熟以后,不加糖料食用,因为老南瓜的绽粉含量高,自有甜味。</p> <p class="ql-block">汤南瓜,就是南瓜切片以后,煮成南瓜汤,加点糖料,慢慢饮用,这在夏天更为常见,有消火解暑之效。</p><p class="ql-block">南瓜饼,那是我们儿时的企盼,就是煮熟南瓜、取其瓜皮以后,蘸入米粉搅拌,适当放点糖料,制成一块一块的饼子,既清香可口又便于携带,我们非常喜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我们见证了南瓜的变迁。这50多年来,南瓜一路相伴,做菜当饭,年年如此。当年的南瓜,品种比较单一,我们也叫不出什么名字,只是从形状上去识别,比如长南瓜、圆南瓜,小南瓜、大南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现在就不一样了,进入菜园子,需要多加请教,方知当年的南瓜品种早已不断优化更新,结瓜数更多,产瓜量更高,难怪我们见到的二十多个老南瓜场景也算比较平常的,只是这位村民护理比较精细,留做老南瓜的也特别多。</p> <p class="ql-block">但更亮眼的还是南瓜新品种的不断涌现,比如日本南瓜、蜜本南瓜、黑贝南瓜等品种,这些品种的特点是结瓜多,但个头不大,一般每只都在二斤以下,但无论是嫩南瓜还是老南瓜,口感特别糯性。</p> <p class="ql-block">所以,现在进入菜园,真是琳琅满目,要不是向村民请教,还以为现在的南瓜长得介小,还不如当年,原来这背后还有一段我们并不知情的南瓜更新换代的变迁史。</p> <p class="ql-block">  南瓜的回忆有很多,南瓜的变迁在继续,现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老南瓜做食粮已经成为历史,只是偶尔来了兴致,蒸点老南瓜、烧碗南瓜汤、做几个南瓜饼也是尝鲜怀旧而已。但嫩南瓜做菜肴的内涵还会更深广,现在人们强调的是吃好吃鲜,就是更注重口味、新鲜和安全,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p><p class="ql-block">作为曾经与南瓜为伍、一路同行的一代人,我们不会忘记南瓜的过去,忘记它的贡献,我们祝愿的是南瓜这只普通又普遍的食用品种,能够与时俱进,在新时代继续发挥更大的作用,与我们携手共进,共创更加美好的未来。</p> <p class="ql-block">(部分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分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