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人的死面饼子🫓

心儿醉

<p class="ql-block">死面饼子是我们西北人家家户户餐桌上的家常饭,承载着浓浓的乡情与记忆。然而,这种饼子虽香,却并不容易做。需将面粉缓缓倒入滚烫的开水中,用筷子不停搅拌,直至面团软硬适中。再用擀面杖擀成圆形,涂上一层薄油,反复擀压至极薄,方能入锅烙制,外酥里嫩,香气四溢。</p> <p class="ql-block">记得小时候,家中弟妹众多,生活拮据,吃了上顿没下顿,我常常跑到姥姥家蹭饭。印象最深的,就是姥姥做的死面饼子,薄如蝉翼,软中有劲,入口香而不腻。那时农村烧的是麦秸秆,正是这种火候,才能烙出地道的死面饼。姥姥总说:“火候到了,饼才好吃。”她那双布满老茧的手,翻动着铁锅里的饼子,也翻动着我童年最温暖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受姥姥的真传,母亲也练就了一手烙饼的好手艺。随着弟妹们渐渐长大,家里的日子也一天天好起来,吃饼子也讲究了起来。不再是光啃饼,而是配上几道可口的小菜,饼子夹菜,一口咬下去,香辣咸香,滋味十足。那种满足感,是如今再贵的餐厅也难以替代的。</p> <p class="ql-block">在我们西北,女孩子从小就要学做饭,母亲做饭时,总会叫我们姐妹在旁打下手。揉面、擀饼、炒菜,样样都得会。耳濡目染之下,我也继承了母亲的手艺,烙饼、擀长面、蒸馒头花卷,样样拿手。每当家人围坐一桌,吃着我做的饭,心里便满是自豪与幸福。</p> <p class="ql-block">今天中午,我又为家人烙了一锅死面饼子,炒了几道家常菜,想让家人换换口味,尝尝这记忆中的味道。如今生活条件好了,年轻人忙于工作,生活节奏快,闲下来便点外卖,很少有人愿意下厨房,更别说亲手烙一张饼。我只希望,这门承载着我们西北人情感与记忆的手艺,不要在时光中被遗忘。</p> <p class="ql-block">死面饼子,不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是西北人家风与传统的延续。愿这口味道,代代相传,永不消失,也寄托着我对家乡、对亲人、对旧时光的一份深情与希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