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听书随感

顺其自然

<p class="ql-block">20250723《弹性》听书随感(13)</p><p class="ql-block">还记得那个《二子学弈》的故事吗?奕秋教两个学生下棋,因为这两个学生一个专心听,一个走思想射天鹅,导致两个人学艺的结果不同。我们一般都用这个故事来教育孩子们学习要专心,可是任何事都有两面性,那个走思的孩子,对我们就没有一点正向的启示吗?樊登讲书时提到,《弹性》的作者与霍金合作写《时间简史》时,因为霍金一分钟只能说6个单词,他在等待的空隙里就开始“走思”,想很多其他的事情(当然他想的大多还是与手头工作相关的事情),获得了很多灵感。</p><p class="ql-block">这个孩子在学下棋时,头脑里却想到了与此毫无关系的射杀天鹅的事情,我们经常会讥笑这种行为是异想天开,但其实在人类发展史上,很多发明创造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异想天开”才会产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轰炸日本本土时,飞机从航空母舰上起飞的灵感就是一个潜艇舰长“异想天开”想出来的(当时的空军都认为不可能);自动超市的产生是一个店员看到小猪趴在母猪身上吃奶想出来的,他因为给老板提出让人们自己进入商店选东西而被开除后,就自己开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自动超市。</p><p class="ql-block">脑洞大开,打破常规思维,这就是弹性思维的本质,我觉得这其实也可以说是创新的萌芽,有意识地经常训练一下自己“异想天开”的能力,没准儿哪一天,你就会成为某个新生事物的缔造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