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游普利茅斯之走进美国历史

龙城龙

<p class="ql-block">  提起美国,很多人会不由自主地想起美国的起点——“五月花号”和普利茅斯,想起那些有关美国诞生的“波士顿倾茶事件”、“波士顿惨案”以及号称打响了美国革命第一枪的“列克星敦的枪声”等重要事件都发生在那座被誉为“美国革命之都”的城市。</p><p class="ql-block"> 十年前,曾和家人去过纽约、费城、华盛顿,在曼哈顿市中心登顶帝国大厦俯瞰全世界最壮丽的城市天际线,渡过哈德逊河登上自由岛瞻仰“自由照耀世界之神",走过费城的富兰克林大道感受这座城市的历史年轮,在政治之都华盛顿国会山广场林肯纪念堂反思池前回望战争给美利坚带来的各种变化。几个月前来到了波士顿,沿着“自由之路”探索美国革命的历程,走进哈佛与MIT感受这里学术研究氛围的熏陶和跨时代的建筑与雕塑设计。这四座有着属于不同时代的文化和历史的城市连结成了美国著名的“东北走廊”,也是早期新移民们最早定居的地方。走过这四座城市,仿佛自身就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中来回穿行。</p><p class="ql-block"> 刚来波士顿时,不太清楚为什么美国东北部这几个州统称为新英格兰地区,后来才知道是因为乘坐五月花号的乘客已经放弃了故土英格兰,来这里重新开拓新的家园,所以把这里称为新英格兰。 如今,“五月花号”和普利茅斯早已是耳熟能详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承载着新英格兰地区乃至美国的重要历史。</span>这里是清教徒第一次登上的北美洲土地、第一个英国人建立的殖民地、第一次英国殖民者与印第安人亲密接触、第一个感恩节的发源地,是一个有着太多太多历史积淀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就这样,在美国独立纪念日过后不久的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我们驱车离开波士顿剑桥城前往40英里以南的普利茅斯,开始了我们的穿越之旅,一起去探索美国移民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到达“五月花号”的登陆地——普利茅斯湾。漫步小镇,草坡绿地、港口道边、商铺民宅间不经意地能发现一处处给人久远遐想与追思的历史遗迹,也不知道这里究竟隐藏了多少美国的遗传密码……普利茅斯,美利坚的一块历史奠基石,官方认可的美国的起点!</p> <p class="ql-block">  海湾里阳光绚烂、碧水涟涟、波平浪静,游船、舢板星罗棋布,在海面上或停驻或摇曳,一派祥和旖旎的风光,让人很难想象400 年前曾在这里上演的殖民地开拓者的艰难壮举。当年,这里竟还是一片荒蛮之地;而如今,却成了美国人心目中的“圣地”,被称为“美国的摇篮”、“美国梦”的发祥地。美国人如果要 “寻根”,是一定会来这个小镇的。</p><p class="ql-block"> 我们购买了旅游观光船的船票乘船游览海湾,走马观花地看了刻有“1620” 字样的“普利茅斯石”、移民纪念塑像、印第安首领纪念塑像和停泊在普利茅斯港口水边的清教徒纪念公园里的“五月花二号”复制船等几个主要景点。在蜻蜓点水的游览中感受记载和折射着美国历史起源的 “五月花号” 浪漫而悲壮的故事,探索那一段似乎充满希望、互助与感恩的背后隐藏着的充满血腥、掠夺与压迫的黑暗历史。</p> <p class="ql-block">  1620年,一批在英国受到宗教压迫的清教徒乘坐“五月花号”船横渡大西洋,来到普利茅斯这片荒无人烟的土地。上岸之前,他们签署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政治公约《五月花号公约》。他们在第一个冬天里遭受了半数以上的损失,却在第二年春天得到了印第安人的帮助。为了感谢印第安人的救助,同时也是为了庆祝丰收,这批清教徒于1621年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活动,共同度过了第一个“感恩节”。</p> <p class="ql-block">  远看“五月花二号”,承载着厚重的历史,穿越时空,向我们诉说着那些勇敢的殖民者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说起来,今天的美国,是一艘排水量180吨的航海商用帆船托载而来的。从今日游人的眼光看去,它是一艘小船,怎么能载起新大陆上那个新的大国?</p><p class="ql-block"> 这艘木船名叫“五月花二号”,停泊在波士顿东南60多公里处的普利茅斯海滨,于今接近70年。许多美国人,特别是老年人,从远方赶来,就是为了看看这艘木船,看看国家的根。</p> <p class="ql-block">  人们从四面八方来到普利茅斯海滨,绝大部分游人的目光是集中在那艘木帆船上——它是仿制品,是为了纪念美国建国180年于1956年建造的。因为是仿制,就叫它“五月花二号”。</p><p class="ql-block"> 此刻,这艘“五月花号”静静的停泊在港口,一如它400年前刚刚到达的模样。船头上那朵五月花,似乎还散发着英格兰的芳香。</p> <p class="ql-block"><b><i>  一批批的美国游客在导游的带领下前来参观,向先民、向历史表达敬意......</i></b></p> <p class="ql-block"><b><i>  普利茅斯港口蔚蓝的海面点缀着星星点点的白色帆船,辽阔壮观!</i></b></p> <p class="ql-block">  “五月花号”船早在登陆普利茅斯的来年春天就开回英国,在此后的航海运输中被风浪消蚀,于是拆成木料,玉殒香消。</p><p class="ql-block"> 不朽的是 “五月花公约” 精神。公民契约、自治成为新大陆文明的象征。美国建国之后,“五月花”登陆点成为重要历史遗迹。</p> <p class="ql-block">  这块不起眼的石头据说当年是清教徒们乘小舟来探索这个陌生的新大陆的拴锚之地,如今在上面架起了雄伟的罗马神庙似的保护建筑。可见美国大众心目中这块石头的神圣。</p><p class="ql-block"> 不用说,它延伸成为一个民族的象征,成了名胜古迹。一位美国历史学家说:“重要的不是他们在哪块石头上落脚,重要的是他们登陆并生存下来。”</p> <p class="ql-block">  普利茅斯石对面高坡上矗立着印第安人的铜像,是他们帮助了“五月花号”新移民。追随“五月花”的航迹,更多新移民来了,“五月花公约”成为他们普遍遵守的规则。</p> <p class="ql-block"> 清教徒踏上的这片土地实际上是印第安万帕诺亚格部落(Wampanoag)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那时的酋长名叫马萨索伊特(Massasoit),就是这尊等身青铜塑像刻画的人物。在他的帮助下,清教徒们度过了最初的几个残酷的冬天,最初的感恩节就是为了感谢他和他部族的帮助。</p><p class="ql-block"> 如今,不知老酋长紧皱的双眉是否正在忧愁自己民族和子孙的未来。</p> <p class="ql-block">  五月花号带来的不只是欧洲移民的“新希望”,更是印第安人噩梦的开端。印第安人对英国移民者的雪中送炭,却换来了种族性的毁灭。 那个曾与英国殖民者一起庆祝第一个“感恩节”的老酋长,怎么也不会想到,短短数十年后,他的儿子就被英国殖民者斩首并肢解,头颅被挂起示众。</p><p class="ql-block"> 来自欧洲的殖民者除了跟万帕诺亚格人分享食物之外,<span style="font-size:18px;">随着人口增长和殖民扩张,</span>更多的是侮辱、屠杀、奴役美洲原住民,对印第安人展开残酷掠夺。印第安人口锐减,被驱赶到狭小、贫瘠的“保留地”,被迫离开世代家园。</p> <p class="ql-block"><b><i>  (微信翻译): 全国哀悼日</i></b></p><p class="ql-block"><b><i> 自1970年起,美洲原住民便在普利茅斯的科尔山上于正午时分集会,以在美国感恩节期间举行全国哀悼日活动。许多美洲原住民并不庆祝朝圣者的到来以及其他欧洲定居者的到来。对他们而言,感恩节是一个警示,提醒着数百万族人的种族灭绝、土地的被掠夺,以及对其文化的无情打压。参加全国哀悼日的活动者,是为了向原住民先辈以及原住民为今日生存而进行的抗争表示敬意。这一天既是纪念与精神联结的日子,也是对美洲原住民仍在经历的种族主义与压迫的抗议。</i></b></p><p class="ql-block"><b><i> 由普利茅斯镇代表新英格兰联合美洲印第安人立碑。</i></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对印第安人的屠杀, 一些怀有强烈愧疚感的美国人表示:如果美国将感恩节改为赎罪日,用一个自我反省的行为取代家庭庆祝活动,那将会是一个值得称赞的道德进步。</p><p class="ql-block"> 感恩节被部分美国人视为对美洲原住民的“庆祝征服”的节日,而非真正的感恩。美国土著认为该节日掩盖了殖民者对原住民的屠杀与压迫,甚至将“感恩”与“哀悼”混淆。</p> <p class="ql-block"><b><i>  (微信翻译): 谨以此纪念(缅怀)</i></b></p><p class="ql-block"><b><i> 那些以英雄主义理想为我国政府确立了基本原则的清教徒父老们。</i></b></p><p class="ql-block"><b><i> 由马萨诸塞州殖民战争女子协会呈献</i></b></p> <p class="ql-block"><b><i>  墓碑上镌刻着1620年登岸后在第一年里死去者的名字</i></b></p> <p class="ql-block">  普利茅斯清教徒博物馆是了解这段历史的一个重要地点,这里收藏了最早一批移民的生活物品,清晰描绘了“五月花号”的航行路线,同时也陈列了印第安原住民万帕诺亚格人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著名的“五月花号公约”(网络照片)。历史学家们认为,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第一份真正的社会契约,预示了民主政治的重要理念。</p><p class="ql-block"> 这份公约,不但成为这一批移民在新大陆上的行为依据,更成为了美国精神的源头,在这块大陆上被传承和发扬,奠定了美利坚合众国的立国基石。即便在今天的美国宪法中,也显现着它的身影。</p><p class="ql-block"> 就这样,五月花号公约,让普利茅斯被美国人公认为“美国的摇篮”,让普利茅斯成为美国人心目中的“老家”,也让普利茅斯名垂青史......</p> <p class="ql-block">  普利茅斯有一座美国早期移民纪念碑,又叫清教徒登陆纪念碑(网络照片),这是美国建国精神的象征。游客可以仰望这座高81英尺的实心花岗岩纪念碑。碑上雕刻着 “信仰” 的英雄形象,四个支柱的雕像分别代表了清教徒建立新社区的四大原则:道德、法律、教育和自由。这些核心价值是今天这片土地上仍需坚持捍卫的。</p> <p class="ql-block"><b><i>  乘坐观光船游览普利茅斯海湾</i></b></p> <p class="ql-block">  美国的历史,短暂简洁。即使从“五月花号”登陆的那一刻算起,也才区区四百年,而那时还压根没有“美利坚”这一词。当我们身披五千年文明的霞光,居高临下地俯视这区区四百年的时候,却很难解读。为什么区区四百年,可以在地平线上凭空崛起一个世界第一强国。</p><p class="ql-block"> 事实上,“五月花号”并不是到达北美的第一艘移民船,普利茅斯也不是英国人在北美建立的第一个殖民地,但“五月花号公约”是破天荒的,是日后美国无数自治公约中的首创,意味着新大陆开垦者开始挣脱王权统治。“五月花号”及其乘客的故事成为了美国建国精神的重要象征。</p> <p class="ql-block">  要了解美国历史,就去马萨诸塞州位于波士顿南边普利茅斯港口的博物馆登上“五月花二号”。一不小心,你很可能会穿越400年,回到波涛汹涌的大航海时代。</p><p class="ql-block"> 今天的普利茅斯已经成为一个旅游景点,众多的博物馆、纪念碑和历史遗迹每年吸引着游客前往。能徜徉在这些重大历史事件的现场,假装见证过一些事件的发生,终究是很有趣的……</p> <p class="ql-block">  历史总让人感觉沉甸甸的。大西洋彼岸的小岛和广袤肥沃却又充满挑战的新大陆,哪一个才是清教徒的家园?而这片新大陆真正的主人,那些亲近自然、善待远道来客的印第安人,如今又在哪里漂泊?来自另一个大洋彼岸的龙的传人,也同当年的清教徒一样选择了这片沃土繁衍生息。家乡、异乡、故土、家园,都让天涯游子魂牵梦绕,不知最终魂归何处?</p><p class="ql-block"> 美国,一个充满魅力与多元文化的国家,每一处风景都有其独特的故事与价值。无论是历史积淀深厚的普利茅斯,还是现代气息浓厚的纽约,都在等待着旅行者的探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