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72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5 00多件漆器,历经两千多年时光,依然闪烁着神秘的光泽,连考古专家都惊叹:这分明是刚上漆的工艺品!(马王堆出土的漆器以其精湛的工艺、丰富的种类和保存完好的状态而著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百里千刀一两漆”,漆农的采漆之路堪称绝地求生,在云雾缭绕的深山,漆农要爬上10多米高的漆树,在树皮上割出月牙形的口子,等待15天后,树皮渗出的生漆不过几毫升,一株漆树全年仅产250克左右生漆,漆农穿梭林间两万多步,才能集满一桶乳白汁液。</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相关链接】漆树往往生长在原始森林,在海拔 800-2000米的地方,大海捞针般的搜寻,才能找到可以产漆的树,因为漆树需要生长8-10年才能第一次割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找到漆树后,先把藤蔓除清留出道路,再把竹子绑在漆树上,为割漆时的攀登做好准备。三伏天的上午十点到下午三、四点钟割的漆质量最好,水分少,漆酚含量高。割漆人用特制小刀在树皮上小心翼翼地割出月牙形小口,漆树伤口处会慢慢渗出乳白色的液体,这就是珍贵的生漆原液!割完漆不能马上收,要等生漆在树上自然氧化,从白色的液体慢慢变成琥珀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所以生漆有多珍贵?一座山上通常只有十几棵漆树可用于采漆。而且漆树并不是全年都能采漆,仅在每年的八九月份可以收集。一棵漆树一年的产漆量非常有限,大约只能产出200克。理想的状况下,割一年漆,让树休息一年,割漆时的刀口不要超过十刀。因其复杂的采集过程,稀少的产量,制作的不易,所以被称为“液体黄金”。</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当这来之不易的生漆涂在木胎上,一场跨越千年的传承就此开始。匠人用生漆与砂灰调和成漆泥,填补木纹的每一丝褶皱,荫房里的漆器不能见光 ,不能吹风,必须用最温柔的湿度滋养。三遍批灰,五道上漆,每层漆膜都要在匠人掌心温度下苏醒,直到木纹蜕变为镜面,甚至能照出老人脸上的皱纹。最惊心动魄的熬漆环节,连空气都透着危险,老师傅在密闭的空间熬制漆液,翻滚的漆雾沾身即会引发漆疮,但正是这种以命相搏的淬炼,让生漆蜕变成比钢铁更坚韧的保护层,当匠人徒手将滚烫的亮漆揉进木纹,人与自然的契约就此鉴订一张漆桌,便足以见证十代人的悲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讽刺的是,这份千年承诺却成了生漆的催命符。现代家具流水线追求快消迭代,而一件生漆家具足以传世百年,或许未来某天,我们只能在博物馆的玻璃橱窗里,隔着时空抚摸这份不该失传的东方智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与现代的那些调和漆、化工漆等相比,生漆至少有如下一些优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 生漆漆膜光亮,色泽耐久,保光性能特优,因而具有经久不会变色,不易污染,不怕虫蛀和不受温度影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 使用期长,我国首都北京的天坛,迄今已有数百年之久,梁柱未腐,主要是涂有生漆之故。所以,中国生漆是能让家具千年不腐的“液态黄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3. 生漆的通透性好,会将木材的纹理和毛孔更加逼真的表现出来,更加展现了材质的天然美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4. 生漆是绿色无污染的天然漆,绝对的环保、健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中国文化中,“漆”与“七”谐音,而“七”在传统文化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如“七星”“七巧”等。因此,漆艺作品在一些场合中也被赋予了吉祥、美好的寓意。</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多嘴多舌】上面两张照片是老边家里的一套红木家具,也可以说边宅的镇宅之宝。2000年新居装修完毕,在购置家具时,老婆说客厅的家具买红木吧,以后能保值。我便与朋友一起到隔壁义乌的“年年红”红木家具𠂆选购,迫于囊中羞涩,买了一套巴西大红酸枝的低档红木家具:三人长椅加茶几、两把单人椅加茶几,这样五件一套,属于明式家具风格;六把餐椅加一张圆型餐桌,共计一万多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上面的照片拍摄于2023年,这套家具已使用了20多年,从照片上看还是光亮如新,可见红木家具加生漆工艺是绝配。</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生漆工艺是中国传统家具工艺中对木质家具进行保养与美化的一种最好手段。从天然漆树中采割生漆,对古典家具进行上漆的操作,能保留木质天然木色与自然纹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生漆工艺的过程,包括打底子、刮面漆、磨砂皮,最后进行打磨。漆匠师傅多次的擦漆,家具每上一次漆,晾干后就要砂纸打磨一次,然后再上漆,再打磨,这样的工序需要反复十几次。在此过程中,家具要多次被送入荫房,因在一定的湿度和温度下,漆膜方能干透,一套家具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这全套的工序。生漆工序繁杂,只有纯手工精做的仿古家具,特别是红木家具才有可能用生漆工艺,用生漆制作的仿古家具已很少。生漆工艺是其它化工漆和打蜡工艺等根本无法媲美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中堂家具】我老爹置办的家私中,最值得他显摆的是一套中堂家具:一张八仙桌、四把椅子和四根方凳(见上面照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先说说这套椅子和凳子。这椅子叫太师椅,(标准的太师椅还有扶手)是中国家具中用官职来命名的椅子,原为官家之椅,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放在皇宫、衙门内便带官品职位的涵义,放在家庭中,也显示出主人的地位。它最早使用于宋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个方凳,我多方查找也查不到它的名称,有束腰、雕花装饰、马蹄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套椅凳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末请邻村的一个老木匠师傅做的,据说前后做了五、六十工,用料是樟木。做好后也不油漆不使用,一直堆放在楼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己在绍兴读师范,因为随着我的成年,家里客人也逐渐多起来了,所以想把这套椅凳油漆后使用。因配套的原因,家人商议后索性再新做一张八仙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八仙桌,中华民族传统家具之一。指桌面四边长度相等的、桌面较宽的方桌,大方桌四边,每边可坐二人,四边围坐八人(犹如八仙),故中国民间雅称八仙桌。明清盛行,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平头百姓几乎家家都可以寻到八仙桌的影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八仙桌,榫卯结构、束腰、罗锅枨(也叫桥梁枨)、内翻的马蹄脚,形态方正,结体牢固,亲切、平和又不失大气,有极强的安定感,这也使得八仙桌成为上得大雅之堂的中堂家具。无论厅堂装饰的典雅还是简单,摆上一张八仙桌,可以贴墙靠窗,或室内居中放置,配置几张椅凳,围出一个会友漫谈的空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套桌椅凳的油漆应该是家里的大事情,1983年我已分配到大西的应店街中学任教,当时大西的云石一带也出产生漆,我托人买了一斤半生漆,当时也要几十块钱,也不是个小数目,随后找了个上门做油漆的师傅做的生漆。那年过年时把这套中堂搬出来使用,当时就感觉到这油漆做得不好,颜色、光亮都好像不是生漆做的。随着时间推移,现在这桌椅根本没有生漆做的影子了,褪色、没光泽、而且还有虫蛀。不知当年的漆匠师傅用了多少生漆?甚至有没有用我的一斤半生漆?这事只有他心里最清楚!</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