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汕头属方言区,讲的是汕头话,而汕头各区的方言,发音又有些不同,但还不至于鸡同鸭讲。</p><p class="ql-block">在汕头街道的商铺林立,万商云集,经济比较发达。有的铺名,带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让人过目不忘,灰谐的名称,可以会意,方便言传,让人捧腹。</p><p class="ql-block">这家“虾时代”新店主食小龙虾,汕头以前只有大龙虾,并没有小龙虾,小龙虾进入汕头历史不长,相对而言,只有当地的年轻人和外地人喜欢。几年前某晚,全家人陪儿媳妇的表哥到喜来登吃自助餐,儿媳妇端来一大盘小龙虾,我只吃一只。</p><p class="ql-block">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p><p class="ql-block">小龙虾分类: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螯虾科。</p><p class="ql-block">小龙虾原产于墨西哥东北部和美国中南部,20世纪30年代末期由日本引入中国。</p><p class="ql-block">小龙虾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蛋白质含量高,脂肪与热量含量低,钙、磷、钠和铁等含量丰富,有多种烹饪方式,如麻辣小龙虾、蒜香小龙虾等。</p><p class="ql-block">近年来小龙虾已成为中国水产养殖热门品种之一,甚至成为一些地方的支柱性产业,带动了农民增收、城镇就业和服务业繁荣。</p><p class="ql-block">小龙虾作为外来入侵物种,小龙虾可通过抢夺生存资源、捕食本地动植物,对当地生态造成威胁,还会对农田和水利设施造成破坏。</p> <p class="ql-block">凤凰茶产自潮州凤凰山,统称凤皇单丛茶,品种按其香型而定,凡屎都臭,唯“鸭屎香”名称特别,一枝独秀,香气诱人。</p><p class="ql-block">“鸭屎香”名称的由来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因其茶树种植在“鸭屎土”(黄壤土,含有矿物质白垩)中,茶叶制成后香气独特,茶农为防止茶树被偷,便谎称是“鸭屎香”,这个名字就此流传开来。另一种说法是,该茶树的叶子形状与鸭脚木叶子相似,而生长的土壤又被称为“鸭屎土”,故而得名。</p><p class="ql-block">2014年5月,凤凰单丛茶专家黄柏梓和茶农经过品鉴,认为其香型近似凤凰山上野生的金银花,于是将“鸭屎香”更名为“银花香”。但由于大家早已习惯了“鸭屎香”这个称呼,所以至今该名仍被广泛使用。</p> <p class="ql-block">这间“100%无减”的店铺,应该是店主坚持正品售货,货真价实,绝不讲价。自信皇帝女不愁嫁,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p> <p class="ql-block">此店称“阿伯车轮饼”为“传统美食,现点现做”。</p><p class="ql-block">汕头小食“车轮饼”是一种独具特色的美味小吃,车轮饼呈圆形,因外形酷似车轮而得名。其大小通常与成年人的掌心相近,直径约为6-8厘米。饼体由上下两片组成,边缘微微隆起,中间夹着丰富的馅料,外皮色泽金黄,油润光亮。</p><p class="ql-block">车轮饼口感丰富,外皮酥脆,咬起来会发出“咔嚓”声,内里的馅料软糯香甜或咸香可口,与酥脆的外皮形成鲜明对比。</p><p class="ql-block">车轮饼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汕头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当地的历史记忆和民俗风情。以前在汕头的街头巷尾,常常能看到卖车轮饼的小摊,成为城市的一道独特风景,深受当地人和游客喜爱。</p> <p class="ql-block">这家店名叫“不想吃面”有点吸引眼球。</p><p class="ql-block">我在澄海县城岀生,是居民户口,改革开放前,每月的粮食定量供应大米。因为定量不足,只好平时喝粥,时年八节或祭拜亡故先人才有干饭吃。所以过节可以俗称“肚困(肚饿)节”。</p><p class="ql-block">上世纪七十年代供应居民的粮食,实行三七开,即每月供应七成大米,三成面粉或地瓜(番茨)。农业种植追求产量,供应的地瓜俗称“猪母勿”,就是母猪也不想吃的地瓜的意思。</p><p class="ql-block">居民吃惯了大米,就不习惯吃面,大多数人不会做馒头,只有去面店换面条。而面条不放油和肉又吃不惯。所以每逢吃面,满脸愁容,实属无奈,“不吃面条”是真实的写照,幸好那时我已经参军入伍在部队,我也吃惯了部队的面食。</p><p class="ql-block">按我理解,这间店可能不是面馆,不售面食。也可能是面馆,店名可读为“不、吃面条”。/</p> <p class="ql-block">“三头六臂”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本领出众、能力强大,或比喻神通广大、威力无穷。</p><p class="ql-block">其字面意思是拥有三个脑袋和六条手臂,最初源于古代神话传说,是对一些神灵或神话人物的形象描述,体现其超凡的力量。比如在《封神演义》中,哪吒就有三头六臂的法身,能同时使用多种兵器,战斗力极强。</p><p class="ql-block">后来,这个成语逐渐被用于现实语境,多为夸张地形容人能力突出,能高效处理多个事务或应对复杂局面。</p> <p class="ql-block">“这辆售货车叫“肠来哦”,表示“烤肠来了,食客快来买。也是车主向顾客打招呼,请你要经常来哦。我说的对不对啊?</p> <p class="ql-block">“酥胡”是普通话“舒服”的谐音,头疗养生,进店理疗当然舒服。</p> <p class="ql-block">“佳”是“家”的谐音,“新鲜好食材,好吃还管饱”。难怪“佳佳喜”、“家家喜”。</p> <p class="ql-block">“艺指独秀”是“一枝独秀”的谐音,表示其工夫老到,指艺高超。这是我的理解。</p> <p class="ql-block">其实,世界上是不存在没有名的东西和人事。“无名营地”就是“有右营地”,因为“无名”不就是“有名”吗?</p> <p class="ql-block">“三顾茅庐”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p><p class="ql-block">字面含义:指刘备为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三次亲自到诸葛亮隐居的茅庐拜访。</p><p class="ql-block">引申意义:后来常用来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或拜访有专长的人。</p><p class="ql-block">这个故事体现了刘备求贤若渴的态度,也成为后世表达对人才重视、执着邀请的典故。</p><p class="ql-block">这家取名“三顾茅庐”,按我理解:“三”位数,表示多。“顾”为“顾客”,“茅庐”就是酒店。一家有很多顾客的酒店。</p> <p class="ql-block">我理解“胖君来”,是“盼君来”时谐音,从字面上看,也许店主身材肥胖,但店主希望的是,顾客常来,人气旺盛,生意兴隆。</p> <p class="ql-block">这间“早点来”在雨天的早上还是开张营业,算不食言。</p><p class="ql-block">大约一周前,我在龙湖看到同名的店,我当天上午8经过该铺,还关门大吉呢,你高枕无忧,邽让食客吃闭门羹啊。</p> <p class="ql-block">“芒意”是“满意”的谐音。其实满意不满意,不是店主说了算,而是食客说了算。</p> <p class="ql-block">“比尔㣔”是“比你行”的谐音,按我说,作为店主,不能说“比你行”,你比顾客行,顾客还来吗?!</p> <p class="ql-block">这家“渝香牛炒饭”店,应该来自重庆,“渝”字露天机。“渝乡”也可说是“鱼香”。但是,店主说“一家获奖的炒饭店”,获得什么奖?没说。是否有拉虎皮作大旗之嫌?不得而知。</p> <p class="ql-block">我的理解,“宠爱有家”,说的是“宠物”有了一个“家”。</p><p class="ql-block">“有家”也是“有加”的谐音。“有加”的意思是程度不断增加、越发展越厉害,也可形容大大超过,有更加、更强烈、更高程度的含义。</p><p class="ql-block">例如“关爱有加”表示非常关爱,“敬重有加”意思是极为敬重,“有加无已”则指不断增加,没有停止的时候。“宠物有家”可以理解为主人对宠物爱到家,爱到极致。</p> <p class="ql-block">“虾混”是“瞎混”的谐音。“瞎混”是口语中常用的词汇,意思是没有明确目标、不务正业地过日子,或者指在某个场合、时间段里漫无目的地消磨时间,带有一定的贬义。</p><p class="ql-block">我的理解店名“虾混”,关键字是“虾”,特指小龙虾,不是“混”,正话反说,而是“专业、特色”,是一家做小龙虾的专门店。</p> <p class="ql-block">这个“和兴调会所”是干什么的,因为我路过的早尚未开店而不清楚。</p><p class="ql-block">“调会所”的确切释义是什么?从相关词汇角度推测,是不是指“会所”或“调剂会所”。</p><p class="ql-block">会所通常指为特定人群提供休闲、社交、娱乐或商务活动的场所,具有一定的封闭性、专业性和服务性。会所类型多样,如健身会所、商务会所等,可设有泳池、健身房、餐厅等设施,部分会所采用会员制管理。</p><p class="ql-block">调剂会所:在一些语境中,可能是指专门用于某种调剂活动的场所,如“人才调剂会所”,可能是为人才提供交流、供需匹配等服务的地方,但这种表述并不常见,具体含义需根据具体语境确定。</p> <p class="ql-block">过去说“农村人”多少有点贬义,现在风水轮流转,城里人有不少人开始㵪慕农村人,向往绿水青山,田园风光,农村生活。</p><p class="ql-block">店名“农村人干锅田鸡”,无非是表白他的“田鸡(牛蛙或青蛙)”是野生,是源生态。多少有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成份。</p> <p class="ql-block">近年来,风水学开始流行,看风水和命相八字也吃香起来。这家店名也很古朴典雅啊。</p> <p class="ql-block">潮汕生腌,被外地人称为“潮汕毒药”,“毒药”虽不会死人,大不了拉肚子,就如汕头有的人,总喜欢到濠江或海门去冒死食河豚。</p><p class="ql-block">店名“福掂来”,汕头话的“掂来”,就是“常来”、“经常来”的意思。福气临门,福气常来。</p> <p class="ql-block">店名“大王. 小王”,让我想起扑克牌中的大鬼小鬼。</p><p class="ql-block">在扑克牌游戏中,“大鬼”(通常为彩色 Joker)和“小鬼”(通常为黑白 Joker)的角色主要取决于具体玩法,核心作用是作为特殊牌调节游戏规则,常见功能如下:</p><p class="ql-block">最大牌/百搭牌:在很多游戏(如斗地主)中,大鬼和小鬼是最大的牌,可压制其他任何牌;部分玩法中,它们还能当作“万能牌”,替代任意牌组成顺子、对子等组合。</p><p class="ql-block">特殊功能牌:在一些进阶玩法里,它们可能有特殊规则,比如抽到小鬼需多摸牌、大鬼可直接出牌等,增加游戏趣味性。</p><p class="ql-block">备用/替代牌:早期 Joker 是为了应对牌局中出现缺牌的情况,作为备用牌补充,后来逐渐融入各种游戏规则中。</p><p class="ql-block">总之,它们的角色灵活多变,是让扑克牌游戏玩法更丰富的“调节者”。</p><p class="ql-block">该店还是以“大王小王”为王,但不欺行霸市,含意货物众多,价真货实,童叟无欺。</p> <p class="ql-block">“男衣号”是“男一号”的谐音,暗喻该店男装衣服第一吧。</p> <p class="ql-block">无独有偶,有“男衣号0,当然就会有“女衣号”,即“女一号”,暗𣈥该应女装衣服也是第一。</p> <p class="ql-block">“什么酒料”?店主问我,我还问谁?明知故问。</p> <p class="ql-block">“好好童鞋”是“好好同学”的谐音。应该是童鞋专卖店。好好童鞋,买上一双,就是好好同学了。</p> <p class="ql-block">“一箱情”,含有“一厢情愿”之意,愿不愿意,尽在不言中。</p> <p class="ql-block">“探日凤”就是澄海方言“整天吃”的意思。食客光顾贵店“探日凤”,店主的生意还不红火吗?</p> <p class="ql-block">闷煲饭,只有闷,才能“闷闷乐”,而非闷闷不乐。</p> <p class="ql-block">在汕头话里,“十角碗”通常不是字面意义上的“十个角的碗”,而是一种形象的比喻,用来形容人脾气暴躁、容易发怒、一点就炸,就像带有棱角的碗一样,碰一下就可能“伤人”。</p><p class="ql-block">这个说法通过“十角”(棱角多)的特征,生动地描绘了人性格中尖锐、易怒的一面,是潮汕地区口语中常用的俗语。</p><p class="ql-block">我的理解,店主的“十角豌”代表食碗多,食客多,生意好。</p><p class="ql-block">“汕头店名有意思”编写了6篇,到此暂告一段落。以后有机会再继续。本篇引用AI部分文字。</p><p class="ql-block">谢谢大家,顺祝快乐安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