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从湖南博物院出来两点了,返回酒店休息了一会,去橘子洲。</p><p class="ql-block">这是我第二次来长沙,上次是2011年,当时没有来这里。</p><p class="ql-block">橘子洲位于湘江江心,湘江下游众多冲积沙洲之一。西望岳麓山,东临长沙城,四面环水,长达5千米,狭处横约40米,宽处横约140米,最宽处仅300余米,岛形狭长,形似长龙。橘子洲大桥从上横跨而过,离长沙市中心1千米,面积0.614平方千米。</p> <p class="ql-block">橘子洲大桥</p> <p class="ql-block">橘子洲有观光小火车,40元/人,从景区入口向南步行3.3公里可以到达青年毛主席雕像处,考虑沿途风景绝佳,我还是步行前往。</p> <p class="ql-block">对岸的岳麓山</p> <p class="ql-block">《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的词作。此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上阕主要写景,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寒秋图,借秋景以抒发革命激情;下阕侧重抒情,回忆往昔的峥嵘岁月,抒写昂扬的意气和豪迈的激情。全词风格豪放,用典贴切,景物壮丽,在片语之间,融情入理,情景交融。</p> <p class="ql-block">沁园春·长沙</p><p class="ql-block">(一九二五年)</p><p class="ql-block">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p><p class="ql-block">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塑投用时间为2009年12月26日。该雕塑以1925年青年时期毛泽东形象为艺术原型,由广州美术学院黎明创作,湖南省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和艺术感染力。</p><p class="ql-block">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塑高32米、长83米、宽41米,基座3500平方米,面积为2000平方米,由8000多块采自福建高山的永定红花岗岩石拼接而成,总重量约2000吨。2007年2月,该雕塑由长沙市委报湖南省委,并经中共中央办公厅批准后立项开工建设。雕塑的头部通过表情刻画来展现一个在橘子洲头沉思的毛泽东,表现青年毛泽东的“心忧天下”。雕塑的基座设计成毛泽东的肩膀,寓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缅怀历史,放眼未来。整个肩膀是一个占地1000多平方米的巨大山体,用来表现毛泽东的“胸怀大志”。32米的高度,则象征着毛泽东32岁时在这里挥写出了《沁园春·长沙》的不朽诗篇。山体里面设计了陈列室,通过高科技声、光、电等手段向后人展示一代伟人的风采。</p> <p class="ql-block">人山人海,很难拍照。</p> <p class="ql-block">回程看,湘江东岸灯火辉煌。</p> <p class="ql-block">“一江两岸”灯光秀</p> <p class="ql-block">3月20日,去岳麓山。</p><p class="ql-block">湖南大学的毛主席雕像。</p> <p class="ql-block">湖南大学</p> <p class="ql-block">路过工商银行湖大支行,出示我的工作证,寄存了行李,非常感谢!</p> <p class="ql-block">湖南大学旁的美食一条街</p> <p class="ql-block">来了长沙,怎么能不吃一碗臭豆腐,只是一吃就肚子疼,老了。</p> <p class="ql-block">一座岳麓山,半部近代史</p><p class="ql-block">岳麓山名人墓葬主要包括辛亥革命志士、民国时期人士及部分鲜为人知的墓寝,代表性人物有黄兴、蔡锷、蒋翊武、焦达峰等,其中国保级墓葬2处(黄兴墓、蔡锷墓),省保级8处,市级保护及不可移动文物点数十处。</p><p class="ql-block">主要名人墓葬分类及名单</p><p class="ql-block">辛亥革命志士墓葬。</p><p class="ql-block">黄兴墓:云麓峰北侧小月亮坪,国保级,中华民国创建者之一。</p><p class="ql-block">蔡锷墓:白鹤泉左后方,国保级,护国运动领袖。</p><p class="ql-block">蒋翊武墓:古麓山寺山门下方,省保级,武昌起义核心人物。</p><p class="ql-block">焦达峰墓:黄兴墓北侧,省保级,长沙起义领导人。</p><p class="ql-block">陈天华、姚宏业合葬墓:古麓山寺左后方,省保级,同盟会早期烈士。</p><p class="ql-block">禹之谟墓:麓山寺北侧,省保级,湖南同盟会创始人。</p><p class="ql-block">刘道一墓:青枫峡,省保级,萍浏醴起义烈士。</p><p class="ql-block">谭馥墓:黄兴墓小月亮坪下,市保级,辛亥革命志士。</p><p class="ql-block">民国时期人士墓葬。</p><p class="ql-block">张辉瓒墓:古麓山寺西北角,市级不可移动文物点,陆军中将。</p><p class="ql-block">齐学启墓:后山山麓,新38师副师长。</p><p class="ql-block">谢晋墓:赫石坡任凯南墓上方,同盟会会员、湖南省政协副主席。</p><p class="ql-block">田广真墓:73军墓旁,鲜为人知的抗战将领墓。</p><p class="ql-block">其他重要墓葬。</p><p class="ql-block">易本羲墓:“印心石屋”石刻上方,市级不可移动文物点。</p><p class="ql-block">林修梅墓:赫石坡桔园陵墓区,市保级,护法军将领。</p><p class="ql-block">黎尚雯墓:赫石坡,同盟会会员、湖南高等工业学校校长。</p><p class="ql-block">墓葬特点与历史意义</p><p class="ql-block">岳麓山墓葬群以辛亥革命和民国时期人物为主,反映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史。黄兴、蔡锷等国葬墓具有国家级文物价值,部分墓葬因历史变迁或保护级别较低而鲜为人知,如田广真墓、葛谦墓等。</p> <p class="ql-block">岳麓山西大门</p> <p class="ql-block">春天来了,万物复苏。</p> <p class="ql-block">岳麓书院是中国历史上赫赫闻名的四大书院之一,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南长沙湘江西岸的岳麓山脚下,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学府之一。1988年,岳麓书院建筑群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北宋开宝九年(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在僧人办学的基础上,由官府捐资兴建,正式创立岳麓书院。北宋祥符八年(1015年),宋真宗召见岳麓山长周式,御笔赐书“岳麓书院”四字门额。嗣后,历经南宋、元、明、清各代,至清末光绪廿九年(1903年),岳麓书院与湖南省城大学堂合并改制为湖南高等学堂,沿用书院旧址。民国十五年(1926年),湖南高等学堂正式定名湖南大学,仍就书院基址扩建至今。</p><p class="ql-block">岳麓书院主体占地面积有31000多平方米,分为书院主体、附属文庙及新建的中国书院博物馆。岳麓书院建筑面积约11000平方米[30],现存建筑大部分为明清遗物,其古建筑在布局上采用中轴对称、纵深多进的院落形式。岳麓书院为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书院建筑群。</p><p class="ql-block">1986年,湖南大学完成修复岳麓书院,并正式对外开放。1988年,岳麓书院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正式恢复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下设中国哲学研究所、历史研究所、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中国书院研究中心和中国软实力文化研究中心等多个部门。2009年岳麓书院学科从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到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格局已经完备,正式成为湖南大学的实体办学机构和科研基地。</p> <p class="ql-block">爱晚亭,位于湘江西岸、岳麓山清风峡中,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为清代岳麓书院山长罗典创建,原名红叶亭,后由湖广总督毕沅,据“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更名爱晚亭。</p><p class="ql-block">爱晚亭占地面积50平方米,边长6.23米,台基高0.4米,通高12米。内金柱圆木丹漆,外檐柱四根,由整条方形花岗石加工而成。亭顶重檐四披,攒尖宝顶,四翼角边远伸高翘,覆以绿色琉璃筒瓦。亭内有一横匾,上刻毛泽东手迹《沁园春·长沙》一词,亭正面额朱色鎏金“爱晚亭”匾,系毛泽东而题。亭中方石上刻有张南轩和钱南园游山的七律诗。爱晚亭古朴典雅,亭坐西向东,三面环山,整体上保留了较多清代亭台楼阁建筑的风格。</p><p class="ql-block">1983年,爱晚亭被湖南省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爱晚亭所在地岳麓山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13年3月5日,爱晚亭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禹王碑,又称岣嵝碑、祝融峰铭,位于岳麓山顶禹碑峰东,摹刻于宋嘉定年间(1208~1224年)。</p><p class="ql-block">禹王碑,实际上是摩崖石刻,石刻宽140厘米,高184厘米,碑文9行,每行9字,共77字,每字直径约16厘米。碑文有的像奔走的龙蛇,有的像团起身子的蝌蚪,字形独特,难以辨认。自明代以来,有人说是蝌蚪古文,也有人说是鸟文古篆或道家符篆。禹王碑不仅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而且对于传承和弘扬“禹”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禹王碑是中华民族早期文明的见证,也是后人研究和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p><p class="ql-block">2013年3月5日,禹王碑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著名历史学家、甲骨文专家郭沫若钻研3年仅只识得3字。传说碑文记述和歌颂了大禹治水的丰功伟绩,为一块功德碑。此碑是宋代时人们从衡山拓来的复制品,真正的禹王碑唐代还在衡山。</p> <p class="ql-block">从岳麓山顶去凭吊陈明仁将军墓,走到附近一直找不到,不知道怎么回事。</p> <p class="ql-block">张辉瓒(1885年—1931年)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具有争议的国民党军将领,其人生轨迹跨越了北洋军阀时期、国民革命军时期及国共第一次内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最终因军事失败被俘并遭处决。张辉瓒(1885—1931)是国民革命军高级将领,长沙人。青年时就读兵目学堂和军官讲武学堂,并留学日本士官学校。1914年回国,任北京军需学校总队长兼军事学教员,曾旅德国研究军事学。1916年回国,为逃避袁世凯缉拿,回湘组织独立团。1924年任谭延闿第二军第四师师长。后在鲁涤平部任南昌卫戌司令,疯狂屠杀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仅1929年即杀害1000余人。被蒋介石委任陆军第十八师师长,晋升中将军衔。1930年衔蒋之命任对苏区第一次“围剿”前线总指挥,与红军恶战,在江西龙冈被红军活捉,交地方政府看管。1931年在东固万人大会公审后被处决。</p> <p class="ql-block">历史功过,任由人评说?</p> <p class="ql-block">去岳麓山,主要就是看名人墓地,2011年曾经看过。昨天太累了,提前到长沙南站,去衡山西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