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心得:以思想之光照亮团结之路 以技术之力夯实文明之基

吴春光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作者:吴春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通过下午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愈发深刻体会到: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是技术,引领人类文明进步的是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人民政协,正是以先进思想为引领,凝聚起磅礴力量,为技术创新与文明发展筑牢了坚实根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思想的引领,在人民政协的制度设计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其存在的本质就是以“大团结大联合”的思想,将全国各族人民、各阶层各界别的力量凝聚起来。这种思想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扎根于中国实际的政治智慧——执政党代表绝大多数人民利益,各民主党派代表特定阶层诉求,政协委员作为界别群众的代言人,通过协商实现思想上的统一、政治上的团结。这种“独一份”的制度设计,恰恰印证了思想引领的强大生命力:当14亿人的思想朝着同一个目标汇聚,那将是势无可挡,无可匹敌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技术的进步,离不开思想引领下的团结协作。历史早已证明,任何重大技术突破都不是孤军奋战的结果,而是群体智慧的结晶。人民政协搭建的协商平台,正是为这种协作提供了制度保障。界别群众的诉求通过政协委员传递,不同领域的意见通过协商达成共识,执政党与参政党在思想统一的基础上形成合力。这种机制下,技术创新不再是零散的探索,而是朝着国家发展需要、人民群众期盼的方向集中发力。试想,若没有“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怎能凝聚起攻克“卡脖子”技术的决心?怎能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协同力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对政协委员而言,这种思想与技术的辩证关系,更应转化为履职的行动指南。加强学习,是为了用先进思想武装头脑,确保建言资政不偏航;联系界别群众,是为了捕捉基层最真实的需求,让技术创新与民生福祉同频共振。在专业性中体现思想的深度,在协商性中凝聚共识的温度,在人民性中锚定奋斗的方向——这正是政协委员以思想引领实践、以实践推动技术进步的生动写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人类文明的长河中,技术是破浪的舟楫,思想是领航的灯塔。人民政协以其独特的制度优势,将思想的引领力转化为团结的行动力,让每一份智慧都能融入时代发展,让每一次创新都能服务人民需求。这既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鲜明特色,更是我们在文明进步之路上行稳致远的底气所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