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东北极 行走黑龙江(六)

小欣

<p class="ql-block">  第十天来到了瑷珲, 瑷珲历史陈列馆坐落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签订地——瑷珲新城遗址内,是全国唯一一座以全面反映中俄东部关系史为基本陈列内容的专题性遗址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馆内有《瑷珲条约》《尼布楚条约》两个写实雕塑场景,形象地再现了历史的真实场面。</p> <p class="ql-block">  陈列馆坐落于国保单位“瑷珲新城遗址”的核心区域,园区内的古城墙遗址、魁星阁、见证松等古迹,是瑷珲历史变迁的重要实证。</p> <p class="ql-block">  这是瑷珲历史陈列馆内的一组雕塑展品,展现了黑龙江流域古代民族的生活风貌。</p> <p class="ql-block">  通过多幅照片,呈现了黑龙江流域壮美的自然风光。能看到蜿蜒曲折的江面,在阳光照耀下泛着粼粼波光 ,两岸植被丰茂,郁郁葱葱,展现出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有的照片还捕捉到江边绽放的花朵,为画面增添了一抹艳丽色彩。</p> <p class="ql-block">  旁边的文字介绍了黑龙江流域由额尔古纳河、克鲁伦河等多条大河汇聚而成,这些河流纵横交错,共同勾勒出一幅神奇壮观的自然画卷 。</p> <p class="ql-block">  展馆图片展示了东北虎、棕熊等猛兽,还有梅花鹿 、驯鹿等食草动物,另外有紫貂 这类珍贵毛皮动物,以及江面上可能出现的鱼类等水生动物,体现了黑龙江流域动物资源的多样性。东北虎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处于食物链顶端,对维持生态平衡意义重大;梅花鹿不仅具有观赏价值,鹿茸等还是珍贵药材。</p> <p class="ql-block">  石器时代的黑龙江古人类</p> <p class="ql-block">  展示古代的铁马镫、铁刀等</p> <p class="ql-block">  这件衣服是鄂伦春族的萨满服饰 。鄂伦春族是中国东北部的少数民族,萨满教在鄂伦春族的传统信仰中占据重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  瑷珲城出土的清代刀具和铁矛头</p> <p class="ql-block">  展品展示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古代兵器与防护装备。这些展品反映了古代瑷珲地区人们的军事、生产生活状况,以及当时的工艺制作水平,对于研究当地历史文化、民族风俗以及军事发展等都具有重要价值。</p> <p class="ql-block">  这是瑷珲历史陈列馆里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的复原场景。1689年9月7日,中俄在此签订《尼布楚条约》,用满、俄、拉丁三种文字书写,划分了中俄东段边界,肯定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等为中国领土,是清朝与外国首个平等边界条约,在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该复原场景能让参观者直观感受这一历史时刻 。</p> <p class="ql-block">  这是瑷珲历史陈列馆内中俄《瑷珲条约》签订的复原场景。《瑷珲条约 》于1858 年5月28日签订,以满、蒙、俄三种文本呈现。</p><p class="ql-block"> 该条约规定将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割让给俄国,这严重损害了中国的领土主权,是近代中国遭受沙俄侵略掠夺的屈辱见证,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极其惨痛的记忆,时刻警示着后人铭记历史,捍卫国家领土完整。 复原场景通过人物塑像、桌椅布置、灯光营造等方式,生动再现了当时签约的场景,让参观者能更直观地感受那段沉重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瑷珲条约》令中国失去了黑龙江以北、兴安岭以南约60万平方千米的领土,还把乌苏里江以东的中国领土划为中俄共管,为沙俄进一步侵略中国埋下伏笔,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大耻辱。</p> <p class="ql-block">  陈列馆中展示的与清代官制服饰配饰相关的展品。</p> <p class="ql-block">  陈列柜中有动物造型的摆件,有玉石材质的配饰 ,还有琥珀项链,琥珀是一种珍贵的有机宝石,这些饰品不仅具有装饰作用,也体现了当时人们的财富和地位,以及玉石加工、琥珀打磨等工艺水平。</p> <p class="ql-block">  这些展品从不同角度展现了瑷珲地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生产生活、工艺技术、审美观念和文化风俗等方面的内容。</p> <p class="ql-block">  展示的铁制火镰~火镰是一种取火工具,通过与火石撞击产生火星,引燃易燃物来取火,在没有现代火柴、打火机等物品的年代,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生火器具。图中还有骨骼标本 ,以及一些锁具,锁具体现了当时的工艺水平和防盗需求。</p> <p class="ql-block">  这是瑷珲历史陈列馆中的杨凤翔胸像。杨凤翔(1840 - 1900 ),是清末将领。在庚子之变期间,杨凤翔任黑龙江副都统,负责指挥瑷珲一带的军事防御 。面对沙俄的侵略,他坚决抵抗,率领清军在瑷珲等地奋勇抗击沙俄军队,展现出了不屈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虽然最终清军在沙俄的强大攻势下失利,但杨凤翔等人的抗争事迹,成为了中国近代抗击外敌入侵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了中国军民保卫国土的坚定决心 。瑷珲历史陈列馆通过展示他的胸像等方式,铭记其为国家和民族做出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  这是瑷珲历史陈列馆内的一处复原场景,上方匾额写着“黑龙江将军衙门”。</p><p class="ql-block">这是在反映清末沙俄入侵时,黑龙江将军衙门面临的艰难处境,以及当时军民所遭受的苦难 ,体现了那段动荡而屈辱的历史,让参观者感受到历史的沉重。</p> <p class="ql-block">  这是抗击外敌入侵的画面。身着清朝 “勇” 字兵服的士兵,手持大刀,神情激昂,似在怒吼着奋勇御敌,展现出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周围是残垣断壁,还有大炮等武器装备,背景模拟了战火纷飞的场景,硝烟弥漫,房屋破损,营造出紧张、激烈且悲壮的战斗氛围。</p> <p class="ql-block">  瑷珲历史陈列馆是全国首批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在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能让参观者铭记历史,汲取力量,传承爱国之志。</p> <p class="ql-block">  逊克口岸位于黑龙江省黑河市逊克县奇克镇,是国家一类口岸,在中俄贸易及区域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p> <p class="ql-block">  逊克口岸中俄边界烈士纪念塔</p> <p class="ql-block">  口岸对面是俄罗斯阿穆尔州的米哈伊洛夫卡区</p> <p class="ql-block">  口岸哨所</p> <p class="ql-block">  逊克口岸中俄206界碑</p> <p class="ql-block">  这是逊克口岸太阳落山时的绝美画面!天空被染成暖橙色,太阳像个大火球,缓缓下沉,把余晖洒在江面上,波光粼粼。</p> <p class="ql-block">  这个时候还有人惬意地在水里游泳,和这日落美景融为一体,氛围感直接拉满。</p> <p class="ql-block">  口岸广场上的夜景灯光秀,呈现出丰富多样的色彩变化,时而红,时而绿,时而黄、时而又闪烁着五彩光芒,不同颜色的灯光交织在一起,配合着灯光的明暗、闪烁效果,营造出梦幻般的氛围 。</p> <p class="ql-block">  大黑河岛国旗广场位于黑龙江省黑河市,是当地一处具有重要意义的地标性场所。</p> <p class="ql-block">  广场上矗立着庄严的国旗杆,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象征着国家的主权与尊严。</p> <p class="ql-block">  江对面是俄罗斯阿穆尔州首府布拉戈维申斯克市(海兰泡) ,布拉戈维申斯克是俄罗斯远东重要城市,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与经贸往来意义 。</p> <p class="ql-block">  黑河国际大早市位于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文化街,来黑河必打卡之地。</p> <p class="ql-block">  摊主们大多会说一些俄语,与俄罗斯顾客交流顺畅,形成了独特的“双语课堂”氛围,俄罗斯游客穿梭其中,挑选着各类商品,中俄语言交织,充满生活气息。</p> <p class="ql-block">  美食丰富多样:既有俄罗斯的巧克力、蜂蜜等进口美食,也有东北特色的豆浆油条、油炸糕、包子、蛋堡等热气腾腾的早点,还有新鲜的蔬菜水果,服装百货物美价廉 。</p> <p class="ql-block">  新鲜的蔬菜水果</p> <p class="ql-block">  西红柿的品种很多,在北京是看不到的。</p> <p class="ql-block">  贴近百姓生活的日用品</p> <p class="ql-block">  黑河国际大早市作为黑河倾力打造的文旅名片之一,吸引了大量俄罗斯游客以及国内其他地区的游客前来体验,推动了黑河市旅游业的发展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