峻青先生一份珍贵的手稿

天涯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年的自然灾害,人们彷徨,不知向何处去。这时的峻青回到他的故乡胶东,看到了老革命根据地人民此时丝毫没有动摇对社会主义的信念,他们以一种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艰苦奋斗,克服困难,使国民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表现出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作者产生了强烈的创作欲望,就像他的《秋色赋后记》说的:“要把我的乡亲们的英勇斗争和我故乡的崭新面貌,用文学的形式迅速地反映出来,让更多的人像我一样受得到鼓舞,受到教育……”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特殊的环境,峻青勇敢的站了出来,写出了《滨海仲夏夜》《秋色赋》二篇具有时代责任感的有深刻历史意义的著名散文。</p><p class="ql-block">《秋色赋》这篇散文登在当时的人民日报上。全国人民受到很大的鼓舞。短短的两个月,两篇优秀的散文,后来都被选入语文教材。上海欧家斤编著的《峻青评说》一书第二辑:作品与教材第153页至154页中写道:“在现当代作家中,鲁迅的作品入选教材数量为最多,这是理所当然的。他是中国现代文化的一面旗帜。许许多多人正是通过阅读教材中的鲁迅作品,从而结识鲁迅的,学习鲁迅的。在现当代作家中,除了上面提到的鲁迅作品入选教材为最多外,其次恐怕便是峻青了。从小学到大学,他共有十篇作品被收录到不同的教材中。这些作品是:《马石山上》、《老水牛爷爷》、《黎明的河边》、《党员登记表》、《滨海仲夏夜》、《秋色赋》、《瑞雪图》、《沧海日出》、《雄关赋》、《蓬莱抒怀》。香港地区和新加坡均选上述部分作品为教材。”这些富于时代感的佳作中,我们可以看出,峻青的作品充满了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富有革命传统和远大理想,令人振奋,奋发向上。</p><p class="ql-block">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历经沧桑的这份珍贵的《滨海仲夏夜》泛黄的手稿,字迹里伤佛还留着峻老温暖的体温和他的音容笑貌。手迹重见天日,弥足珍贵!</p><p class="ql-block">(峻青《滨海仲夏夜》手迹由赵先生收藏)</p><p class="ql-block">文/赵乃贵</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