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古城,低调而惊艳——《沿中国海岸线旅行.浙江篇》(24)

文峰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本篇编号:2025049</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我们在台州(临海)旅行停留的时间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2025年2月6~7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篇首的话</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本篇配曲《温馨叙事(钢琴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2.配图为我们在台州古城内各处参访时的随拍,共有100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3.文字主要谈及我对台州古城的总体印象,并介绍了我们在台州古城参访的情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4.本篇图文较多,内容丰富,阅读需一定时间,敬请各位留意。</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首先,我想特别说明一下。</span><b style="font-size:20px;">我们此次旅行所到达的台州主要是在其辖下的临海市。我们此次旅行的主要目标——台州府城古城墙并不在今日的台州市区,而是在临海市。</b><span style="font-size:20px;">因为1994年,台州市主城已从临海市搬到了今天的椒江区(因为椒江靠海边),而在此之前的1000多年里,台州府一直都在临海市。</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之所以作此声明,主要是为了方便想去看台州古府城墙的朋友们,以免出错。</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再强调一次:台州古城在临海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说起台州非常奇怪,现实中的台州市只是一个地级市的存在,与历史上的台州府并不在同一个地方。台州府城位于台州市下辖的临海市,是古城所在,听着有些拗口,但却正是历史的记忆和痕迹。</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台州有着最为奇特的城市布局,估计在其他地级市也算少见,三大城区全都独立分开着,中间隔着大片农田和自然村落,相距几十公里。</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以下开始正文!本文所说的台州,主要是指临海市。</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浙江,有这样一座城市,她的名字叫做台州。她不似苏杭那般闻名遐迩,却有自己独特的韵味和风情。她用温婉的水乡风情,深厚的文化底蕴,壮美的自然景观,在我心中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台州的美,是山水之间的和谐;台州的美,是历史的沉淀;台州的美,是人文的交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台州,这处藏在浙东的小城,仿佛是岁月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静静地诉说着千年的故事。台州之地,亦深受越文化之熏陶,人文荟萃,风物多情。穿城而过的灵江,宛如一条古老的绸带,见证了台州历史的沧桑变迁。台州,这个让人心动的城市,用她独有的方式,在我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像一首温情的小诗,成为我记忆中最宝贵的财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台州的历史,不仅仅是一部地理的变迁史,更是一部文化的传承史。自唐宋以来,台州便是文人墨客向往之地。他们在这里留下了众多的诗词歌赋,使得台州的文化底蕴愈发丰厚。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江南地区的独特风情和文化底蕴;领略到中国古代防御工事的伟大和智慧;品味那古色古香的江南水乡的风土人情。</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台州府古城墙:雄镇东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中国的古老版图上,长城如同巨龙蜿蜒,跨越千山万水,守护着古老的华夏文明。而在这众多长城之中,位于浙江临海的台州府城墙,又称江南长城,以其独特的风貌和历史背景,成为了遗落在大山深处的景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站在台州古城墙之上,触摸那些历经风雨的砖石,感受历史的厚重。每一砖每一石,都承载台州人民的智慧和勇气,讲述着台州的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江南的台州,这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长城,它静静地守护着临海这座古城。自汉唐时期起,这座长城就一直在修缮和建设中,历经风雨,如今依然巍峨壮观。明朝时期,城墙入口处的大牌坊上题有“</span><b style="font-size:20px;">雄镇东南</b><span style="font-size:20px;">”,恰如其分地概括了它的功能和气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台州府城的古长城,更见证过无数历史的变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我国广袤的土地上,古代的州府大多拥有城墙城楼,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它们在城市发展和战争破坏中逐渐消失。然而,在我国南方,隐藏于</span><b style="font-size:20px;">浙江临海</b><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片富饶的土地上,却有一座鲜为人知的千年古长城,被誉为“江南八达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台州,古称临海郡,自古以来就是一方文化重镇。先秦时期,这里就是瓯越族人的聚居地;到了唐朝,因筑台筑城防御倭寇,遂称"台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台州府城墙,这座古长城始建于东晋时期,经过多个朝代的修建与完善,形成了长达6000多米的防御体系。现今尚保存完好的城墙长达4700多米,它依山傍水,蜿蜒曲折,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历史上,它曾多次被拆毁、重建及修缮,元朝时期台州府城墙以其防御水患的重要功能免于拆除,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建瓮城,是一座具有军事防御与防洪双重功能的府城城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台州府城墙,南面靠着灵江,东面是东湖,东南方向依着巾子山,西北方向枕着龙顾山,城垣如同龙蟠虎踞,气势恢宏。原城有七道城门,七座城楼,楼冠门上,巍峨雄伟,非常适合当时战争的需要,既易守又可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台州府城墙,又称江南长城、江南八达岭,全长6000余米,现存约5000米,东起揽胜门,沿北固山山脊逶迤至烟霞阁,于山岩陡峭间直抵灵江东岸,延伸至巾山西麓,依山就势,俯视大江,尤以北部最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台州府城墙的历史故事要从1700多年前说起。东晋元兴元年,孙恩从浙东起义一路攻至临海,时任临海郡守辛景率百姓于大固山修筑城墙抵御入侵,最终阻挡了孙恩的进攻,使他“乃于临海投水死”,这便是台州府城墙最初的形态。一直到唐朝初年,临海升为州治,台州府城墙才迎来了大规模扩建。此后千百年,台州府城墙岁月浮沉,屡毁屡修,最终留下了今日格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中国古建筑学家罗哲文先生对台州府城墙赞不绝口,称其为“北京八达岭”等处长城的“师范”与“蓝本”。这一评价并非空穴来风。首先,从历史底蕴来看,台州府城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晋时期,历经千年的风雨洗礼,其历史底蕴之深厚不言而喻。其次,从建筑难度上讲,台州府城墙沿山势起伏绵延,地形地貌更为复杂,这为长城的建筑布局和防御体系的构建增加了难度和挑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尽管台州府城墙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建筑风格,但其名气却并不算大。这或许是因为它地处江南一隅,远离了喧嚣的中心地带,少有人知。但正是这种偏远的地理位置,使得台州府城墙得以保持其原汁原味的古朴风貌,没有过多的商业开发和旅游喧嚣,给游客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宁静之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台州府城墙的独特建筑风格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吸引着无数游客。虽然它的名气尚不能与一些著名的长城景点相提并论,但它的历史价值和文化魅力却是无法忽视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天,我们首在台州府古城墙上跋山涉水,然后在紫阳古街上漫步,足足步行了近2万步,用了整整一整天时间,可以讲,台州府古城墙惊艳了我们。我们累,并快乐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江南长城”的台州府城墙,历经风雨,依旧巍峨,它不仅是防御的壁垒,更是历史的见证。在这里,可以“触摸历史”,感受每一块石砖上“铭文”背后的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原以为台州府城墙不过是段普通老墙,直到沿着揽胜门爬上陡峭的台阶,才惊觉这分明是江南版长城!199级台阶考验的不是体力而是勇气——抬头是直插云霄的阶梯,回头是临海古城棋盘般的黛瓦白墙。我们从揽胜门开始,沿着198级台阶向上攀登,到达顾景楼。站在楼上,湖光山色尽收眼底,那种宁静和美好让人心旷神怡。漫步在台州府城,仿佛走进流动的画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穿过揽胜门,不远处就是戚继光纪念雕像。临海惶惶历史,铭记过无数英雄人物的名字,戚继光是最响亮的一个。戚继光是明朝抗倭名将,曾镇守台州府,创下了九战九捷的辉煌。在修筑城防期间,他创建了空心敌台,极大地增强了台州府城墙的防守能力,后又将这一建造带到北方应用于北方长城。台州府城墙作为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一个杰作,与万里长城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它不仅是八达岭长城的蓝本,而且在某些方面还具有更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抗倭的故事已经划上了句点,而中国人守卫山河故园的信念从未减退一分一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沿着长城漫步,你会体验到不同路况的变化,有陡峭的坡路,也有平缓的平路。看着墙边郁郁葱葱的树木和远处的青山,不禁让人想起辛弃疾的词句:“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台州古​长城上,最美丽的段落莫过于烟霞阁到朝天门的这段路。这里地势险峻,一边是悬崖峭壁,另一边是茂密的森林。虽然道路曲折,但美景如画,与北京的八达岭长城不相上下。墙上挂着许多“戚”字大旗,纪念那位对台州影响深远的明代戚继光将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座城墙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九门”建造模式,这在中国的城墙建筑中是非常罕见的。这种模式不仅展示了古代工匠们的精湛技艺,也体现了他们在建筑设计上的巧思与创新。每当阳光斜照在这些古老的城门上,都会映出历史的影子,让人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古老的年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台州府城墙旧时共有七门,门上皆有楼:“南曰镇宁门,楼名神秀;曰兴善门,楼名超然,东曰崇和门,楼名惠风;西曰括苍门,楼名集仙;东南曰靖越门,楼名靖越;西南曰丰泰门,楼名霞标;西北曰朝天门,楼名兴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漫步在台州府城墙揽胜门之上,仿佛能听见历史的回声在耳边低语。每一寸土地、每一块砖石都似乎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让人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金戈铁马的时代。而当你俯瞰下面的东湖时,湖面如镜,将天空和周围的景色倒映其中,形成了一幅美不胜收的画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台州府城,这座充满历史底蕴的古城,仿佛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浙江的东海岸线上熠熠生辉。临海的“江南长城”——台州府城墙,更是这座古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见证了千年的历史变迁,承载着无数的故事和传说。这里的每一块砖、每一寸土都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历史,散发着迷人的古韵。</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漫步紫阳古街</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从台州府城墙上徒步下来,就是紫阳古街。这天是大年初十,紫阳古街这里仍然摩肩接踵,游人如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临海这个台州老府城的人文气息可算是很浓厚的。秀丽的古城风光,悠闲的市民生活,千年古城有着别样的韵味。漫步在古老的街巷,仿佛穿越时光隧道,触摸到了历史的温度。“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临海紫阳街,从北到南,全长1080米,街上古迹,信步可数,深深吸引着人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紫阳街是临海市第一古街,是千年古城的缩影,是历史文化名城的象征。紫阳街是临海千年古城的文化血脉,也是历史文化名城的象征。这里有纪念宋代南宗道教始祖张伯端(紫阳真人)的石碑、紫阳桥和紫阳坊。有紫阳故里和紫阳宫遗址,原紫阳宫南大门牌坊基石保存完好。明历十九年(1591)由举人吴执御、彭世焕、王如春、章应科、徐子瑜五人立的“五凤坊”,遗址尚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岁月沧桑和小城故事遗留在老屋起翘蜕皮的墙面上,遗留在高高挑起的飞檐上,处处充溢着它的原始魅力。紫阳古街,这条串联起古今的纽带,以独特的风情,成为古城的灵魂。古街上,传统小吃与现代咖啡馆并存,让人在“舌尖上”体验到“传统与现代的对话”。在这里,可以“品味时光”,在老街的石板路上,寻找那些被岁月雕琢的痕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紫阳街,不只是一条古街,实则是一座鲜活的博物馆,承载着台州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人情,让每一位到来的人都沉浸在千年古城的韵味之中,感受着江南古镇的细腻温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紫阳街上,每隔一段距离就有青砖砌成的坊墙,坊墙高三余丈,宽五六丈,拱门高丈余。坊名即地名,坊墙又称“防火墙”,如永靖坊、悟真坊、奉仙坊、迎仙坊、清河坊等,为明历十九年举人吴执御等五人所立,充满古意。此墙不仅用于防火,还划分了空间,蕴含着传统建筑的智慧,使人难以忘怀。前人用心良苦,设计出别具一格建筑特色,既是人行道,通马车,又是防火墙,还代替地名的多重作用,当今已成为街区的一道风景线。</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紫阳街街名的由来</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紫阳街原来是有街无名。据民国二十三年(1934)重修《临海县志稿》绘制《临海县治附郭图》上,这条街没有街名的记载,而按照古迹、人名、地名而称呼这条街的所在地,当时称街的北端黄坊桥,南头揽秀楼,中间地段,从北至南称紫阳宫、一洞天、奉仙坊、十字街口、迎仙坊、白塔桥头、方一仁、德清巷口、牌门周、腊巷口、安乐天、炭行街等50多处地名,由于地名众多,给当时的市民通信带来许多不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现名确定于 1998 年,为纪念世居于此的南宋道宗始祖紫阳真人张伯端,台州也因此享有“佛宗道源”的美誉。南宗始祖张伯端,他号紫阳,生于北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卒于元丰五年(1082),寿99岁,居住临海城关樱珠巷。张伯端著作《悟真篇》一书中,倡导以道教内丹为中心的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学说,与魏伯阳《参同契》并居道家正宗。特别是他晚年,以非凡的毅力,为探索延年益寿秘密,历尽艰辛,倾其毕生精力,为人类健康与生存作出贡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西游记》六十九回至七十一回,还讲述紫阳真人救朱紫国金圣皇后的故事,说的是麒麟山有一妖怪大王赛太岁,得知朱紫国金圣皇后“貌美姿娇”,使用妖法将其摄入洞府,当作夫人。为不使皇后受辱,紫阳真人张伯端驾临麒麟山,把身上穿的一件“旧棕衣”变为“五彩仙衣”送给大王,作为“新妆”,妖王十分欢喜,送给皇后,皇后穿上此衣,妖王无法接近,一近身便如“毒刺”刺人,全身疼痛难忍,故皇后身居妖洞,仍安全无事,后来孙悟空救出金圣皇后,夫妻得以团圆,但团圆不能近身,紫阳真人得知,从天而降,收回“仙衣”,就没有“毒刺”,终于使国王与金圣皇后仍复天伦之乐。紫阳名声大增,在中国道教史上有极高位置,是一位杰出人物。在当今人们中流传尽广,紫阳街的街名就由此而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紫阳街南端,位于巾子山麓、古城墙边的龙兴寺,为台州之首寺。自唐以来,寺僧思托六随鉴真东渡弘法,讲说天台宗义。日僧最澄入唐求学,久驻龙兴寺,研习天台教观,抄录经文,并授菩萨戒,回国后创立日本天台宗教,是日本佛教天台宗的重要发祥地,而今也成为了中日佛教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众多的古迹,增加了人们吸引力,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使人们流连忘返。</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下图名为三塔同晖,而我则命名为——文峰三尊耀临海,因为这三塔中有两座分别为大文峰塔和小文峰塔,再加上本尊文峰,同时光耀在临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临海,游东湖</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临海东湖,是一个集山水风光、历史文化、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景区。东湖景区占地面积约280亩,分为前湖、后湖和湖东、湖心等多个景区,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东湖的美景与古城的雄伟相得益彰。湖的北岸有龙顾山、古城墙及揽胜门顾景楼、白云楼等景点,形成了借景的美感。清代大文豪俞樾曾赞誉:“杭州有西湖,台州有东湖;东湖之胜,小西湖也。”这充分说明了东湖在江南园林中的重要地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临海东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北宋年间,原为水军泊船屯兵之所。北宋熙宁四年(1071),台州郡守钱暄垒石修城导致大水漂溢,因此疏浚凿建而成湖,并辟为园林。自宋以降,东湖代代屡有浚修,尤其是清康熙十八年(1676)和同治十年(1871),经台州知府鲍复泰、刘璈先后两次修缮之后,规模甚为可观,成为台州园林之首。经过历代整治和建设,东湖逐渐形成了今天的规模。</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谢谢关注分享!</b></p>

台州

紫阳

州府

城墙

临海

古城

历史

东湖

临海市

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