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的三次北京之行,一次是路过、一次是公务,还有一次是工会疗养。2025年“八一”建军节前夕,因为有当地旅行社动员并酝酿我们这些部队退役老兵到北京等地开展快乐军旅事宜(详见文末推荐)考虑再三就(是否携带放暑假的小孩子安排人生第四次)出游北京及其附近旅游景点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特编写此美篇做商议。1961年夏天,我父母为响应党和国家“支援宁夏地方经济建设”号召,辞去当时家乡的工作,带上刚满一周岁的我到宁夏银川灵武农场任职,因为当时从浙江坐火车到宁夏,要在北京转车,我很荣幸人生第一次在北京留下我的足迹,并和父母一起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合影留念(详见上面合影照片)</p> <p class="ql-block">30年后的1991年夏天,我很荣幸被武警水电部队派出来执行公务,和另一名战友一起到北京等地,寻找一名与部队有物资供应经济纠纷的东阳老乡。因为正好赶上老婆有假期、女儿尚幼小,我就顺便带着母女俩一起去了,这样我生命中就有了第二次到首都北京。尽管第一次我还小,对北京没有任何印象,但这第二次能够带上老婆孩子到北京,心情当然很兴奋。特别是女儿第一次出远门,又好奇又兴奋,左看右看,在火车卧铺上爬上爬下,那种兴奋的样子今天看来很可笑。到北京后我们按照组织上的旨意住在西单一个军队的招待所,第二天上午到部队提供的地址查找无果后,下午顺便就游览了附近几个景点。首先去了天安门广场,看祖国的心脏。天安门广场位于北京市中心,南北长880米,东西宽500米,面积达44万平方米,可容纳100万人举行集会,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城中广场。天安门城楼座落在广场的北端。广场中央屹立着人民英雄纪念碑, 东西两侧是人民大会堂和国家博物馆,毛主席纪念堂和正阳门城楼矗立在广场的南部。这些场景在电视上图片上看过多遍,早就烂熟于心,但身临其境心情还是很激动,以前在家时,有人看到我们一家三口到宁夏时,在北京天安门前留影很羡慕,觉得很了不起。后来想着自己长大后,哪天再次去北京仔细看看再留个影,终于等到了今天真的实现了,所以心里很激动。我带着老婆孩子在天安门广场看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看了人民大会堂,也看了毛主席纪念堂,走过了金水桥登上了天安门城楼,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就在这里大声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从此天安门就成为新中国的象征,成为世界瞩目的地方,成为各族人民向往的地方,这时我们一家三口唱起了流传甚广人人会唱的一首儿歌“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引我们向前进”,如今社会发展了时代在前进,这首歌不再有人唱了,但人们对祖国的热爱却是始终如一不会改变。由于时间关系当天下午还要顺便看一下故宫。故宫也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明清两代皇帝居住的皇家宫殿。它占地面积72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70多座,房屋九千多间,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与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并称世界五大宫,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北京故宫始建1406年,明成祖永乐年间。它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历时14年建成。它是一座长方形城池,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周围有10米高的城墙,城外有52米宽的护城河。紫禁城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的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为三大殿,内廷的中心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统称为三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自明成祖朱棣以来共有明代14位皇帝、清代10位皇帝在此居住过。直到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将清朝最后一位皇帝溥仪逐出紫禁城,成立清室善后委员会,接管了故宫。1925年10月成立了故宫博物院对外开放供人参观。如今每年接待世界各地的中外游客达800万人次,现已实行预约分时段售票来限制参观人数。故宫太大了,本来一天时间都看不过来,即使是走马观花也看不过来,只能跑马观花式的看看外观建筑,看了三大殿还有几个主要的宫,时间就来不及了,因为我们在北京查找无果后,我们只好一家三口在天安门广场拍了张(详见上面)合影照片后,就赶到火车站去下一个住址(秦皇岛)查找线索。</p> <p class="ql-block">好在1993年10月转业到义乌税务局工作四年后的1997年7月,单位组织工会会员疗养,因为老婆没有假期,我就带着12岁的女儿(正好放暑假)第三次来到北京,按照行程安排又看了一次故宫(详见上面部分照片)当然这次还去看了颐和园、园明园等。 颐和园原名清漪园,是清代皇家园林,座落在北京西郊。它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历时15年建成。是清代北京著名的“三山五园”(香山、万寿山、玉泉山,静宜园、静明园、清漪园、圆明园、畅春园)中的最后一座。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和圆明园一同遭受严重破坏,光绪十二年开始重建,后慈禧挪用海军军费予以修复,改名为颐和园,意为“颐养太和”,光绪二十一年工程结束。颐和园是晚清最高统治者在紫禁城之外的最重要的政治和外交活动中心,中国近代史上许多重大事件都发生在此地。戊戍变法失败后,光绪被长期幽禁在园中的玉澜堂。光绪二十六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洗劫,翌年慈禧从西安回到北京后,再次动用巨款修复,1924年颐和园对外开放。颐和园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1998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它与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的拙政园、留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圆明园,也是一座大型皇家园林,座落在北京西北郊,占地面积3.5平方公里,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150多处景点,有“万园之园”之称,每到夏天皇帝就到这里避暑、听政、办公,因此也被称为“夏宫”。圆明园始建于1707年,康熙四十六年。最初是康熙给皇四子胤禛的赐园,因雍正的法号为圆明,康熙为之题匾“圆明园”。在后来的150余年中,经过几代皇室的不断增建扩建,圆明园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享誉于世,被称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不仅如此,圆明园内还珍藏了无数的金银珠宝、历代名人的书画典籍,宋元瓷器等等,堪称人类文化的宝库,其价值无法估算,可以说是世界上一座最大的博物馆。看到这里,想起电影《十二生肖》中的十二个兽首正是属于圆明园的海晏堂,至今仍有四个不知流落在何方。然而,1860年10月18日英法联军的一场大火,使这座凝聚着无数中国人的智慧与血汗,堪称人类建筑艺术瑰宝的皇家园林化为灰烬,从此圆明园成为我们心中不灭的伤痛。如今的圆明园遗址有一种残破之美,在那断壁残垣、荒草芜杂中看到残留的汉白玉石柱,门庭,台阶,仍可以想象到昔日的豪华壮观。这次工会疗养到北京,还去了北京西郊动物园,小孩子总是喜欢看动物,北京的西郊动物园很有名,比杭州动物园大了不少,动物也多,女儿很高兴。可惜去登八达岭长城又累的不行了。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市延庆军都山关沟古道北口,史称天下九塞之一。这里山峦重叠居高临下,地势十分险要,是明代重要的军事关隘和北京的重要屏障,也是万里长城中的精华部分。它典型地表现了长城雄伟险峻的风貌,陡壁悬崖上古人所书的“天险”二字,确切地概括了八达岭位置的重要性。登上长城确实很累,需要勇气和体力。而登上之后,就会发现天高地广举目无垠,视野所及长城象一条巨龙盘旋延伸于群山峻岭之中,脚下是一望无边的群山绿树,风儿迎面吹来,真有当上英雄好汉的自豪。如今的八达岭长城景区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1991年被评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首。仅2000年至2009年期间,就有500多名世界各国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政党领袖登上过八达岭长城。作为一个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古都,和当今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首都,它的历史积淀它的文化内涵,都实在是博大精深,我以上所谓人生中的三次北京之行,是完全不能领略其中之一二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