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直以来时不时有想学太极拳的念头,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个念头就越发强烈了。</p><p class="ql-block"> 有一天,社区太极拳班正招生报名,当日9点我准时赶到,却被告知名额已满,明年再早点来。记得退休的前一年,有老同事帮忙,终于报上了古北社区名额紧俏的杨式太极拳班,仅去了两次,便因在凹凸不平路面行走时,不慎崴了右脚踝,骨折养伤数月,课程也被迫中断。后来有老同学请了老师,邀约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一起学打太极拳的消息,因时间定在晚上,而且空间距离尚远,终未能成行。再而三的落空,令我心灰意冷,心想“太极拳”,此生与我无缘呢。</p> <p class="ql-block"> 3月末临来布村前,Rochedale的邻居朋友知会我太太,对学太极拳感心趣的话,带把“太极扇”过去,有老师教授。于是我们通过链接网上购物,满怀期待地把“红扇”放入了旅行箱。</p> <p class="ql-block"> 有阳光之城美誉的布村,正值秋季,阳光明媚,空气清新,可谓天时。</p> <p class="ql-block"> 横贯在Rochedale Arise社区的Arise BLVD一侧有东西部两个公园。东部有宽阔的草坪,儿童乐园和休闲区,西部除此之外还有健身器材,两边距离不远,还都有古树,鸟语,花香和奇果相伴,是得天独厚的休憩和练拳场地,可谓是地利。</p> <p class="ql-block"> 家住Rochedale社区,来自山东青岛的蒋老师,作为“英派斯”青岛第六届运动会项目比赛的主理评委,她不仅长年习拳,武艺精湛,还有着丰富的教培经验。尤其是传承中国武术文化,拥有无私奉献的美德和平易近人的长者风范,感召了一众“太极”爱好者,每日在公园东部“练拳习扇”。这些可谓人和。</p> <p class="ql-block"> 天时、地利、人和,哪有不参加的道理?太太和我到达布村的第三天,便加入了蒋老师的“队伍”。</p> <p class="ql-block"> 面对“太极小白”,蒋老师带教时,耐心细致,不厌其烦,反复示范。不仅让你知道每个动作架势,还要了解它的太极功能所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指导掌握基本动作,不伤膝盖不伤腰。</p> <p class="ql-block">顶悬意念引导,保持身法中正。</p> <p class="ql-block"> 拳友身体力行,互帮互助。</p> <p class="ql-block">虚心求教,孜孜不倦。</p> <p class="ql-block"> 习拳半年的拳友,柔弱之躯若“脱胎换骨”,现精气神十足,判若两人。</p> <p class="ql-block"> 经过两个多月勤学苦练,架势初成。</p> <p class="ql-block"> 蒋老师带队外出切磋交流,队伍齐整有风采。</p> <p class="ql-block"> 看到吧,巾帼队伍清一色。太太和我加入的时候,已经是练习“太极扇”为主的阶段,对于我无甚基础的“老白”来说,滥竽充数,混迹期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甘心情愿做一个陪衬罢了,绝没有当娘子军“党代表”的奢望。</p><p class="ql-block"> 虽然时间不长,从蒋老师那儿得到了“太极”知识的启蒙,更增强了我要学好太极拳的信念。</p> <p class="ql-block"> 六月上旬,蒋老师要回国了,拳友们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欢聚道一声珍重,有缘布村再相见。</p> <p class="ql-block"> 一日早上,我到西部公园健身器材区的单杠上拉伸训练,恰遇一拳友在等人,据称,之前曾经教过她太极拳的曹师傅从重庆回布村了。</p> <p class="ql-block"> 果不其然,没过多时,只见一身太极服装束,身材魁梧,人近古稀,却精神抖擞,翩然而至。</p> <p class="ql-block"> 曹师傅说上次来布村时,就在此地练拳,有人想学,他便会无偿地教,也成就了一批拳友。临回国前还将练太极拳音乐卡留给了他们。</p><p class="ql-block"> 他还反复强调,练拳不仅可以强身健体,也是拉近邻里关系的纽带,全凭自觉自愿,来去自由。学太极讲究个“慢”字,不能着急,有心理负担反而学不好拳。 </p><p class="ql-block"> 至此,就在脚下这块神奇的地方,我开始踏上了学习练太极拳的“征途”。</p> <p class="ql-block"> 最初几日,我便“忽悠”在此健身的一对来自北方的邻居夫妇加入进来,后几日我又鼓动一对来自南方的邻居夫妇也加入了学拳队伍。我们都是没有太极基础的“小白”,且都是上了些年纪的人。有的还担负着照顾第三代的责任或家务劳动,能否坚持?能不能学会?都还将信将疑。</p> <p class="ql-block"> 每日从练习“八段锦”开始,简单易学,老少皆宜。</p> <p class="ql-block">再带教“八法五步”。</p> <p class="ql-block">“杨式二十四式”</p> <p class="ql-block"> 在坚持了一段时间以后,也尝到了习拳的“甜头”,那几日,正值降温日,几套拳下来,浑身发热不觉冷,有的人还改善了睡眠质量。更加坚定了练好拳的信念。</p> <p class="ql-block"> 在休息的空隙,拳友们马不停蹄地相互交流,反复练习。</p> <p class="ql-block"> 实践证明,通过正确动作的反复练习,大脑就会形成深刻的感知,时间一长,很多情况下,不用多想,动作(肌肉记忆)就会自己崩出来。因此,练套路时,一定要时刻保持,松心凝神,心平气和。</p> <p class="ql-block"> “杨式三十二式”。</p> <p class="ql-block"> 有的拳友进步神速,只因他们不仅上午坚持到公园参加老师带练活动,回到家后,一有空还观看视频模仿练习,学拳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事情了,有人甚至在睡梦中还会偶见练拳的情景,“痴迷”程度可见一斑。</p> <p class="ql-block"> 功夫不负有心人。拳友的不断进步也影响到游园的人,时不时有人就悄悄地加入队列里来。有来自国内不同地域的华人,也有来自香港的同胞,还有印尼华侨。年纪从五十多岁到八十多岁不等。</p> <p class="ql-block"> 不断有新拳友加入,曹师傅时不时给他们开些“小灶”。</p> <p class="ql-block"> 练拳间隙,拳友们还在一起交流在澳生活、旅行等经验。</p> <p class="ql-block"> 你猜猜看,我钓到的鱼有多重?</p> <p class="ql-block"> 年长者与年轻人也有了共同的话题。</p> <p class="ql-block"> 上海籍邻居情不自禁地用“沪语”交流。</p> <p class="ql-block"> 曹师傅此次在布村只呆三个月,尽其所能想让拳友掌握得更多些。这不,他又推出40式。</p> <p class="ql-block"> 有拳友将要回国了,来一组练拳时的“定格”,让太极风采永驻。</p> <p class="ql-block"> 来几张合影吧,让太极结缘有了佐证。</p> <p class="ql-block"> 公园里的凌霄花可以作证,在它尚未含苞待放时,我们便开始了太极拳的学习。</p> <p class="ql-block"> 历时两个半月后,它尽情绽放,仿佛在向我们勤劳的拳友们喝彩!</p><p class="ql-block"> 如果说“久旱逢甘霖”是人生的一大幸事,可以说我的幸事,便是“他乡遇拳师”了。</p><p class="ql-block"> 我深知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从今往后,一定要刻苦努力,坚持把太极拳练下去。在这条道路上,要用时间和汗水去浇灌,用专注和热爱去滋养,太极拳这颗古老的种子,才会在我们的生命中绽放出绚丽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