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轮丈量天路:318国道圆梦印记》之二

黄小清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车轮驶过包茂、蓉厦高速,终于接上了318国道的脉搏,一路奔向贵州茅台镇。中午时分,我们落脚榕江县米蓝国际酒店。立于四楼餐厅窗边,都柳江如一条碧带,静缓绕城而流,温柔依偎在两百米开外。堤岸旁公园绿意葱茏,然而这眼前风景,却无法掩盖榕江刚刚经历过的惊涛骇浪。</p><p class="ql-block">榕江的名字,最初因乡村足球的火热而留在我们记忆里。今年,两番凶猛洪水,却让此地以另一种方式为人所知——两次洪峰接踵而至,公园完全被吞没。我询问酒店服务员,她指着大堂地面平静回答:“洪水曾漫到这里十几公分。”洪水带来的伤痛,已被央视镜头反复叙述过。第一次洪峰退后,四面八方的援助如暖流汇入,县城淤泥垃圾才清理干净,第二次洪峰又无情袭来。政府只得再度敞开怀抱,接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物资与人力支援。今天车轮碾过榕江的街巷,偶然仍可见洪水残留的污泥,蜷缩在角落。榕江,已然以它苦难与坚韧的双重印记,刻进了我们心底,再难磨灭。</p><p class="ql-block">三天奔行,终于在天全服务区迎来庄重时刻:进藏仪式在此隆重开启。众人分车留影,聚齐合影,无人机缓缓升空,悬于头顶,清晰记录下进入雪域高原前每一张年轻、中年、老年而热切的面庞——那是一个个即将叩问苍穹的灵魂,在最后的人间驿站留下蓬勃剪影。</p><p class="ql-block">行至进藏第一道山门——折多山,我们停车驻足。折多山之名,藏着一个古老而深长的劝诫:若在此显出高原反应,便是身体不适之兆,不如及早折返。幸而苍天眷顾,我们竟无一人显出异样,顺利通过这最初的考验。当车辆翻过折多山隘口,车轮终于真正踏上了雪域高原的起点,可318国道却恰在此时,陷入了绵延的塞车长龙。</p><p class="ql-block">车流凝固不动,人群悄然无声。我凝望着窗外的车轮,它们静静停驻于通往天际的蜿蜒路上,仿佛被时光凝固的金属甲虫,正伏身聆听着高原深处传来的远古风声。车轮在暂停中积蓄力量,车轮丈量天路的旅程,才刚刚开始。</p><p class="ql-block">车轮之下,此刻铺展的并非仅仅是一条路——它贯穿了榕江淤泥里未干的泪痕,也丈量着折多山口上自古以来的敬畏与今朝征服的勇气;当车流凝滞于高原的入口,那无数静止的轮辙,正悄然默数着人间的悲欢与大地永恒的脉搏。原来车轮碾过的是尘世的浮土,却驶向灵魂渴慕的天空。</p><p class="ql-block">2025.07.23日在车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