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不知何时起,我的脚步总是不由自主地迈向镐河堤岸。这条远古的河流,像一位温婉的故人,日日以不同的姿态等候着我的造访。</p> <p class="ql-block"> 这条终南山石砭峪孕育的河流,像一条银链串起神禾塬下的明珠——途经作家柳青体验生活过的皇甫村,在常宁宫下的高家湾轻巧转身,与香积寺的钟声擦肩而过,最终投入沣河的怀抱。它没有泾渭的浩荡,不似浐灞的磅礴,亦无沣河的激跃,却以四季不变的温婉,滋养着长安城南的万亩良田,守护着这一方水土的安宁。“大雁飞过神禾塬,误把皇甫当江南"的民谣,道尽了镐河对这片沃野的深情。</p> <p class="ql-block"> 镐河的波光里荡漾着千年传说。那年大旱,龟裂的河床吞噬了庄稼的希望。韩湘子的箫声唤醒了沉睡的清泉,汩汩流水解救了焦渴的田野。故而,后人尊称镐河在常宁宫下的这一段为湘子河。目睹韩湘子的雕像文案介绍得知,高家湾的泉眼至今未涸,真的是否还在?这个疑问牵引着我,待秋凉时定要寻访传说中的仙踪。</p> <p class="ql-block"> 镐河更是一条流淌着红色记忆的河流。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柳青先生在此扎根十四载。他将稿费化作农机站的砖瓦,将生活熬成《创业史》的字句。如今漫步河畔,恍惚还能看见那个在田间劳作的背影,听见那支记录时代的笔在纸上沙沙作响。先生的风骨,已随着河水永远流淌在这片土地的血脉里。</p> <p class="ql-block"> 酷暑中的镐河更显珍贵。自城南大道驱车十分钟,便闯入一片绿雾氤氲的秘境。河杨织就的穹顶将烈日滤成碎片,河水拖着云影缓缓西去。垂钓者凝固成岸边雕塑,茶席间的笑语惊起枝头山雀,林荫下鼓囊的吊床泄露了午睡的香甜。还有河杨下的帐篷,尽显这里的清凉与幽静……</p> <p class="ql-block"> 这几日,我的藜杖叩醒了河岸的晨梦。林中的飞鸟掠过发梢,噪鹃的鸣叫划破寂静,啄木鸟的鼓点敲打着树干深处的年轮。走着走着,忽然忘了尘世喧嚣,只觉肺叶浸透了草木的清香,连蝉鸣都成了天然的白噪音。</p> <p class="ql-block"> 朋友,若你也被暑气所困,倦了空调房的沉闷,不妨来镐河堤岸走走。这里的清凉不靠冷气制造,是大地最本真的馈赠——看那柳枝轻点水面,不正是镐河向你我发出的请柬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25.7.23修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