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们村子叫下庄子,隶属静宁县曹务镇张屲村。王姓三族人,外姓三户人,高、马、李。1950一1952年,村子里闹土改,因为我们村都是“富汉”,(一户地主,三户上中农),没有贫下中农,土改工作组就从本乡高家岔、崖湾(现在属唐山村)、李家咀(现属于张屲村)三个庄口调整来了一户雇农、一户贫农、一户下中农三户人家。斗地主分田地(我的族兄是地主)时,雇农分得了地主家的院和房子、土地,他们三家有了土地就永久的住在下庄子,他们家现在已经有五六代人。</p><p class="ql-block"> 我家是静宁县刚解放时人口最多的农户,共有53口人,劳力多,自给自足。1953年因购大粮,为了生活,爷爷和当掌柜的的三伯父主张分了家,那时大伯父去世早,我的排房大哥人老实,爷爷怕他们受罪,就和我四伯父分在了一块。父亲弟兄七人,成了六家。1949年以前,现在的永丰村(以前叫门扇插)有我们家的杂货店铺,父亲曾经几年还当过店掌柜,因眼疾不能经营了,五伯父就分在了门扇插。</p> <p class="ql-block">村里出了一位网红,弟兄辈,他出远门直播去了,弟媳在,她做得一手好针线。女儿是我们村第一位研究生。</p> <p class="ql-block">我所说的庄家兄弟,是指同姓,但不是一个祖先;族兄弟是指五六代以前是同属一个祖先,既祖祖太爷的同弟兄;排行弟兄,是指一个爷爷的孙子,从老大排行到老小。我父亲弟兄七人,共生了15个男孩,所有孙子辈就叫大爷爷、十爷爷等。我排行老十一,孙子们叫我十一爷爷,我四伯父的老二最小,叫王社章,就是十五爷爷了。现在健在同兄弟辈有我们四人,我王举章、老十三王永章、十四王省章、老十五王社章。</p> 这里曾经有两道院,1953年我们家分居时,是六伯父和大伯父的儿子王新文居住。 <p class="ql-block">这是我四伯父家的老院落,侄子王新树居住,他现在一家去南方一个大城市居住,给女儿带孙子。</p> 紧锁的大门 这是我四伯父家二儿子王社章的老院子。 大门。早上去找他浪闲,大门叫不开。 这是高姓人家的一座院子,人搬走了,现在院子种植玉米。 这是我大伯父家重孙王发发家的屠宰棚。 水渠南的新农村房屋 这是侄孙王发发家的院落 上下院落是村子里高姓人家的老院落,树把大门堵住了。 <p class="ql-block">上下图片是我的一位庄房侄子家,他在镇上学区里工作,假期回县城去住</p> 社长李爱红的家,村子里养牛专业户 路边葵花 李团社家 <p class="ql-block">通往外面世界的大路,老名子羊路,可知其窄的程度</p> 退休工人高文兰的家 庄房兄弟王明来,天热了回老家避暑,天冷了回银川儿子的楼房里住。我们这个村有10多家人都在银川买了楼房住,我们这个家族就有10家住在银川 <p class="ql-block">这一排院子,是族侄王锦华家弟兄四人居住的老院子。</p> 两个庄房侄媳妇 我的一位庄房小爸爸王养乾,靠编织维持生计,小手艺一辈子不缺钱花 开掘与20世纪60年代的水渠 我的大哥家大门 我的族兄王继章家的老院子,现在是他的二儿子进进住,他是一名教师,现在随儿子住银川 我们村的水井房,有200多年的历史了 <p class="ql-block">曹务川最宽的地方就是我们下庄子,先人祖太爷选择的一块好地方,养活了十代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