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三晋:二十天深度游山西之六

肖羽(赵飞燕)

<h3><strong>肖羽文集</strong></h3></br><h3><strong>XIA0 YU  WEN YING JI</strong></h3></br><h3>岁月的记忆</h3></br><h3>情感的流淌</h3></br><h3>思想的火花</h3></br><h3>生活的遐想</h3></br> <h3><strong>第五天 2025.05.11</strong></h3></br> <h3>千年道教古建的琉璃华间与文化底蕴</h3></br> <h3>山西介休后土庙位于介休市北关街道办事处北大街社区庙底街99号,是一处保存较完整的全真道教古建筑群。它承载着千年的历史沧桑,闪耀着独特的艺术光芒,是中化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瑰宝。</h3></br><h3>据庙碑记载,该庙创建久远,当在南朝以前,距今至少有1500多年历史。历经多次重修、复建与扩建,于清雍正八年基本形成现有八座庙宇纵横交错的格局。</h3></br><h3>庙坐北朝南,呈纵向双轴南北合围布局,占地面积9196平方米。主体建筑三清楼、献楼、戏楼紧密相连,形成独特布局。三清楼是庙群中脊顶最高、结构最复杂的建筑,集殿、台、楼三位一体,其三重檐十字歇山顶和后土庙戏楼重檐歇山顶巧妙衔接,是明清古建史上的代表性杰作。</h3></br><h3>庙内所有建筑的屋顶全用琉璃瓦及琉璃艺术部件覆盖,色彩丰富,造型精美,被誉为“三晋琉璃艺术博物馆”。殿内千余尊“万圣朝元”明代彩塑,承袭宋元丰韵,形象逼真、姿态各异,是罕见的道教彩塑艺术宝库。</h3></br><h3>每年农历三月十八是后土庙的传统古庙会,届时会举办酬神唱戏等活动,台湾同胞、海外侨胞等也会组团前来寻根问祖、朝拜祭祀。<br></br></h3></br><h3>介休后土庙以其悠久的历史、精湛的琉璃与彩塑艺术及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了我国古代建筑和道教文化的杰出代表。它不仅是介休人民的骄傲,更是全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h3></br> <h3>穿越千年的神秘与传奇——张壁古堡</h3></br> <h3>在山西介休绵山北麓,藏着一座历经1600 多年岁月洗礼的神秘古堡 —— 张壁古堡。它宛如一本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又似一幅古老的画卷,每一处都蕴含着传奇。走进这里,就仿佛踏入了时光隧道,开启一场穿越千年的奇妙之旅。</h3></br> <b>迷雾中的千年往事</b><b></b><h3>张壁古堡的来历,就像一团迷雾,充满了神秘色彩,流传着多个版本的传说。一种说法是,它始建于十六国时期,与后赵大将张平有关。当时北方战乱不断,地方豪族为求自保,纷纷组织力量修建坞壁,张壁古堡或许就是其中之一。也有人认为它是后魏至周时期的“南朔州” 城,不过从周边条件来看,其规模和设施似乎不太符合县城的标准,更像是临时性的军事据点。还有观点将它与北魏权臣高欢、“定杨可罕” 刘武周联系在一起,但由于缺乏足够的直接证据,这些说法都有待进一步考证。</h3></br><h3>尽管确切的起源难以定论,但至迟在金代,“张壁” 之名已在史料中出现。宋金元时期,这里开始从军堡向民堡转型;明代绵山空王佛信仰兴盛,为张壁古堡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清代乾隆至道光年间,村落建设迎来高潮,如今我们看到的古堡格局,就是在漫长历史中逐步形成的。</h3></br> <b></b><h3><b>地下迷宫与地上堡垒的完美结合</b><b></b></h3></br><h3>张壁古堡堪称一座“天然的军事博物馆”,拥有三道固若金汤的军事防线。地上,坚固的城垣巍然耸立,里坊布局精妙绝伦。巷门、门楼错落有致,一旦关闭巷门,各个里坊便自成一体,形成 “堡中之堡”,既能独立作战,又可相互支援。地下,更是暗藏玄机,长达万余米的暗道宛如迷宫,三层地道纵横交错,最高层距地面不足 1 米,最底层深达约 20 米。这里不仅设有屯兵洞、粮仓、马厩等生活设施,还有陷阱、伏击坑、射箭坑等军事机关,进可攻、退可守、藏可隐、逃可速,仿佛能让人看到千年前将士们在此运筹帷幄、抵御外敌的紧张场景。</h3></br><h3>南北两座堡门的设计也别具匠心。北堡门为砖砌,外有瓮城,瓮城城门朝向正东偏北,与北堡门不在同一条中轴线上,既符合军事防御的需要,又暗含风水不外流的美好寓意;南堡门以石砌成,堡门上的石雕龙头栩栩如生,宛如龙首昂首天际,门外九条红石铺就的道路恰似龙须,充满了神秘的色彩。</h3></br> <br></br><h3><b>天上星宿与地上村落的奇妙呼应</b><b></b></h3></br><h3>张壁古堡最令人惊叹的特点之一,便是它独特的星象文化。整个村子的布局完全遵循中国古代星象和堪舆理念,与天上的二十八星宿一一对应,村名“张壁” 也正是来源于二十八星宿中的张宿和壁宿,堪称国内仅存、世所罕见的古代星象学 “民间绝版”,被誉为 “天下第一星象村”。漫步在古堡中,随处可见与二十八星宿对应的标志物,水井、戏台、七星槐、天眼、将军窑等 30 余处遗迹,仿佛是古人在地上绘制的星空图。更令人称奇的是,这里至今仍保留着正月二十八 “祭星” 的古老习俗,每年此时,村民们都会举行隆重的仪式,传承着千年的文化传统。</h3></br> <h3><b>三教融合与民族交融的鲜活见证</b><b></b></h3></br><h3>在张壁古堡,宗教文化呈现出多元融合的独特魅力。小小的古堡内,竟完好保存着16 座宋至明清时期的各类寺庙,可罕王祠、空王佛行宫、关帝庙、真武庙、三大士殿、吕祖阁、二郎庙…… 这些寺庙供奉的神仙涵盖了佛、道、儒等多个领域,甚至还有古时少数民族祭拜的可罕庙,生动展现了古代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历史画卷。不同信仰在这里和谐共处,相互影响,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文化景观。</h3></br>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b8H6gkaUdhVa7Nvnj_PV_g"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