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深中通道双向八车道,设计时速100公里,由深中大桥、海底隧道、人间岛、中山大桥、引桥组成的交通组合体总称,全长24公里。是连接深圳~中山、及粤港澳大湾区的跨海(伶仃洋)重要交通枢纽,2016年12月28日开工建设,历时近8年,于2024年6月30日建成通车,总投资460亿元,是继港珠澳大桥之后又一世纪工程,这将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发挥巨大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深中通道东通沈海高速(沈阳~海口G15),西连中阳高速(中山~阳春S26)、经万倾沙互通桥,再接南中高速联络线(南沙~中山S78·11),南经深岑高速(深圳~岑溪G25·18)通向下游的港珠澳大桥,北接上游的虎门大桥,在珠江口扮演着交通巨人的角色,且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p><p class="ql-block"> 深中大桥(原名伶仃洋大桥),东至西人工岛,西接中山大桥。系双塔钢箱梁悬索桥,全长2826米,主缆索股长3000米,单根总重17000吨,由199根索股组成(每根索股由127条直径6毫米的钢丝组成),每根重85吨;主跨1666米,塔高270米(约90层楼高),桥面高91米(约30层楼高)、通航净高76.5米、能满足30万吨级船舶通行。大桥2018年9月开工建设,2023年4月顺利合龙,该桥创下五个世界之最——世界最大跨径全离岸海中钢箱梁悬索桥(跨径为580米+1666米+580米)、世界最高通航净空76.5米、世界最高悬索桥抗风检验风速达88米/秒(可抵御17级强台风)、世界最大海中锚碇(设长83米、宽83.5米、高51.5米锚碇二个、单个重100万吨)、世界最大钢桥面热拌环氧沥青铺装(37.88万平方米)。</p><p class="ql-block"> 海底隧道全长6845米,水下最深44米,东起深圳东人工岛,西至中山西人工岛,是世界最宽的海底沉管隧道。隧道沉管段由26个标准管节和6个非标准管节及1个水中最终接头组成,每个沉管约80000吨,标准管节长165米、宽46米、高10.6米、厚1.5米,非标准管节长123.8、宽46~55.46米、高10.6米、厚1.5米。沉管在50公里外的桂山岛上浇筑,之后通过“一航津安1”拖运至施工现场,并浮运、定位、沉放一体化精准操作,安装精度达厘米级。</p><p class="ql-block"> 人工岛面积约478000平方米,东岛13.8万平方米从引桥连接深圳,西岛34万平方米接深中大桥连接中山,两岛均是桥隧互换的交通节点。深中通道的人工岛,计划于今年底开放让游客上岛观光,有四个亮点:滨海观海平台、空中栈道、海上环线巡航、中国交通跨海工程技术展,是一个集“科技+工程+文旅”的独特海上网红点。</p><p class="ql-block"> 中山大桥为深中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长1170米,西连翠享东互通、万倾沙互通,东接深中大桥,跨越横门东水道,是一座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桥塔采用H形(门型)钢筋混凝土结构建造,由两塔柱、上横梁和下横梁、塔底连接系梁及塔顶装饰组成,双索斜拉,全桥由69个钢箱梁节段,每节重428吨,和双墩无索区组成,是一座创新之桥,但与深中大桥相比,真是小巫见大巫。</p><p class="ql-block"> 7月22日从台山回澄海,选择走深中通道,24公里长的桥、岛、隧一体化连通,定会让你耳目一新,44米深的隧道令人惊奇,91米高的桥面令人震撼,巨形人工岛令人心旷神怡,270米高的双塔司机请勿昂首望天。据报道深中通道自通车以来日均车流量达86000车次,最高超100000万车次,七座及以下小汽车通行费为66元(南澳大桥单向收费98元)。</p><p class="ql-block"> 2025.7.23</p> <p class="ql-block">大桥位置</p> <p class="ql-block">人工岛</p> <p class="ql-block">即将进岛入隧</p> <p class="ql-block">进岛入隧</p> <p class="ql-block">隧道</p> <p class="ql-block">大桥</p> <p class="ql-block">夜景</p> <p class="ql-block">前部是中山大桥</p> <p class="ql-block">通道全景</p> <p class="ql-block">人土间岛腑图</p> <p class="ql-block">走出深中通道</p> <p class="ql-block">通车之夜</p> <p class="ql-block">部分照片来自网络,在此致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