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事预则立</p><p class="ql-block">老师们,同学们,朋友们,高三学年来了。过去的各种各次思政考试,无论是高分还是低分,都已成为历史。永远是下一次考试重要,最重要的是明年6月的高考。怎么做,才能在高考中考出好成绩,这是我们应该研究的最主要问题,让我们携起手来,一起努力,共同研究这个问题。《礼记·中庸》有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言前定则不跲(jiá绊倒);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这是说:“任何事情,事先有计划则会有所建树,事先无计划则会失败。说话前有计划则不会张口结舌,做事前有计划则不会陷入困境,行动前有计划则不会后悔愧疚,人生有计划则不会走投无路。”为此,子木老师坚持清单策略(计划清单、目标清单、任务清单、思政清单、方法清单、动力清单),做好2026思政复习备考计划,全力以赴地高质量完成2026复习备考任务,全面实现2026高考目标。</p> <p class="ql-block">□目标清单</p><p class="ql-block">高考之后,各个学校总是要统计高考成绩在600分以上的学生,这就是说总分大于等于600分就是好成绩。而600÷750=80%,所以好成绩也就是要求各门高考科目的平均成绩要达到大于等于80%的正确率。对于思政课来说,所谓好成绩,应该是指赋分大于等于80分的相对好成绩或原始分大于等于80分的绝对好成绩。我们应该追求原始分大于等于80分的绝对好成绩:选择题最多错2个扣6分、非选择题最多扣14分。</p> <p class="ql-block">□任务清单</p><p class="ql-block">◇复习时长:高中三年,从8月31日计,有12+12+9=33(月),共52+52+40=144(周),合1010天。进入高三,开始复习备考。这一年,从7月31日开始,至2026年6月6日,有10个月、44周、310天。高三这310天,约占高中三年总天数的31%,就像手机充电已充至69%,再有31%,就是100%了。这31%,是学生达到质变临界值的关键阶段。</p><p class="ql-block">◇根本任务: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其中必有一种矛盾,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并规定着事物发展过程的基本性质,这种矛盾就是基本矛盾。这种基本矛盾,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表现为不同阶段的主要矛盾,对处于这个阶段的事物的发展进程起决定作用。只有抓住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才能正确地解决矛盾。实践证明,贯穿复习备考全过程的基本矛盾是大学目标与核心素养之间的矛盾,俗称“一本目标”与“三本素养”之间的矛盾。所以,整个复习备考过程的根本任务是提高核心素养,根本目标是构建一个以必备知识为基础、以科学思维为主线、以爱国创新为灵魂的目标系统,帮助遵循该计划复习备考的考生高考取得相对好成绩或者绝对好成绩。</p><p class="ql-block">◇阶段任务:从认识发展的历程看,提高核心素养的全过程是:感觉知觉表象的感性具体→分离提纯简略化理想化的思维抽象→事物整体本质和规律的思维具体。思政课复习过程也是这样一个过程。所以,复习备考全过程可以据此划分为三个阶段,进行三轮复习,如下表所示。三个阶段的主要矛盾是全过程基本矛盾在不同复习阶段的表现</p> <p class="ql-block">□思政清单</p><p class="ql-block">◇具体含义:所有的教科书,都是一棵美丽的必备知识树,她羞羞答答地在我们眼前扭动腰姿翻来翻去,在我们的感性具体世界里,她就像水中的月、镜中的花,我们不能只是在想象中欣赏教科书,而是要像把橘子剥开一瓣一瓣地去品尝那样,在我们的思维抽象中,把每本教科书中的必备知识一个一个地学会,当我们把这些必备知识按其固有联系有序地组织在一起,制作成一张简洁饱满而又一目了然的“思政清单”时,美丽的知识树就会在脑海里发芽生根并健康成长,这是我们的思维具体应该有的样子。子木老师出于爱而原创了全部七本书的“思政清单”,全部必备知识,装入了20张A4纸表格里,通过理解、记忆、应用,在我们的脑海里一定会长成一棵常青而硕果累累的知识树,使我们的大脑处于最佳的应试状态。</p><p class="ql-block">◇重要意义:必备知识是核心素养的前提和基础,试题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必备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水平,考生运用必备知识回答试题;没有必备知识,一切皆空。在这个意义上,教学的实质就是理解掌握运用必备知识。一切离开必备知识谈创新的论调,都是“离开事物的真实联系,抓住事物的表面相似之处,主观臆造并不存在的联系”的诡辩论,是不能高质量完成复习备考任务的空想。因此,“思政清单”是整个清单策略的核心,也是整个复习备考计划的核心;只有拥有了思政清单,才能拥有清单策略,才能拥有备考计划。</p><p class="ql-block">◇清单说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清单样张:思政清单(2026)选择性必修12的(一)、选择性必修3的(二)。</p> <p class="ql-block">□方法清单</p><p class="ql-block">◇专心听课:听课是学生以耳眼为主要手段的耳、眼、手、嘴、脑的有机结合。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但全神贯注地专心听课仍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最基本方式,是学生提高学习成绩的根本途径和根本保证。专心听课的最大好处是以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多最深刻的知识理解与运用,少走弯路;专心听课的最根本要领在于全神贯注,紧跟老师讲解的主题和思路;专心听课的最基本要求是“靠自己”,包括听课靠自己、笔记靠自己,不问其他同学“老师上句话说了什么、老师刚才板书的是什么”,这也是专心听课的突出表现。</p><p class="ql-block">◇高声背诵:背诵是学生以嘴眼为主要手段的耳、眼、手、嘴、脑的有机结合。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但一心一意地高声背诵仍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最核心的方式。高声背诵的最佳状态是对自己的记忆力充满信心,不要管能不能背下来,只管高声重复朗读的次数够不够,只要高声重复朗读的次数足够,再难的知识都能脱口而出、一字不差。高声背诵的最大特征是高声,声音与干劲正相关,干劲与成绩正相关。高声背诵的最大效益在于彻底解决了理解与背诵的辩证关系,背诵是理解的结果和表达,理解是背诵的过程和方法,背诵和理解是学习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理解的最高水平就是“脱口而出、一字不差”地背诵出来;天下的学习,没有无背诵的理解,也没有无理解的背诵。高声背诵就是力量,高声背诵创造奇迹。</p><p class="ql-block">◇埋头刷题:刷题是学生以手眼为主要手段的耳、眼、手、嘴、脑的有机结合。听课和背诵的前后,是刷题;好成绩是刷出来的,刷题是硬道理。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聚精会神地埋头刷题仍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最可靠的方式。刷题的最根本要求是埋头,埋头其实质是聚精会神,这是刷题效果的根本保证。刷题要坚定信念,越是弱项越要刷题,从80分刷到100分比较难,从30分刷到60分很容易。刷题要限定时间,选择题审题后15秒之内、非选择题审题后30秒之内,没有任何感觉,就把它放一放,先做下一个题。刷题要核对答案,发现自己在应试方面的“软肋”,然后进行针对性的再刷题。通过刷题,找到解题规律,增强正确解题的信心,是刷题的最终目的。听课是背诵与刷题的基础与关键,背诵是听课与刷题的知识前提,刷题是听课与背诵的运用、动力和验证;光听课不背诵不刷题难免纸上谈兵;光背诵不听课不刷题难免云里雾里,光刷题不背诵不听课难免浪费时间。我们要将专心听课、高声背诵、埋头刷题有机结合起来,坚决反对空想妄想、投机取巧、弄虚作假。</p><p class="ql-block">◇研究真题:各地师生都要首先研究本地当年的思政高考真题,山西师生须研究2025陕西青海宁夏山西高考真题。笔者建议师生从下面八个方面进行研究:设问语词、考查实质、题干选材、答案性质、考查知识、试题排序、额定速度、赋分单位。研究真题,可以明确复习备考的基本方向,是高考取得高分的有效手段。</p><p class="ql-block">◇诚实考试:高中三年33个月,每月都有考试,特别是高三百日冲刺后,联考、适应性考、模拟考等等,加起来三年至少有50次大型考试。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诚信做人和诚实考试仍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根本保障。考试的最基本特征是诚实,诚实的成绩是有效的成绩,之后的工作才有意义。诚实考试要牢记子木考试口诀:【考前自励】树立信心、鼓足干劲、背诵到底、刷题到底;【考中自律】调控心情、聚精会神、分秒必争、一分必争;【考后自省】忘记已考、准备未考、不急不躁、吃好睡好。对于考生而言,永远是下一次考试最重要。非高考的考试的重要性不在于预测功能,因为这些非高考的考试根本没有预测功能;其重要性在于它的唯一伟大功能:不厌其烦地告诫师生“放平心态、夯实基础、自力更生”。成绩暂时领先,不要骄傲自满、仰天大笑;成绩暂时落后,不要悲观气馁、流泪满面;面对考试成绩,无论多少,都要欣然接受。什么是好试卷好试题?那些能发现学生知识和思维软肋的试卷试题、能让学生学习新知识和发展思维能力的试卷试题就是好试卷好试题。当学生拿到一份试卷做错很多试题时,学生应该感谢这套试卷试题,因为试卷试题发现了学生的知识和思维软肋,通过彻底的自主改错和总结,促进学生更深入的学习和思考,推动师生共同进步。</p> <p class="ql-block">□动力清单</p><p class="ql-block">◇精神动力:整个复习备考过程,师生都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勇争第一、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这是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精神动力稳定情绪,情绪稳定成绩提升。精神动力,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复习备考的充要条件。</p><p class="ql-block">◇全力以赴: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假如我们第一天的学习效率为1,以后每天的学习效率是前一天的1倍,那么第365天的学习效率是第一天的多少倍?1365=1,即与第一天一样,这叫坚持不懈;如果我们第一天的学习效率为0.99,以后每天的学习效率是前一天的0.99倍,那么第365天的学习效率是第一天的多少倍?0.99365=0.026,这叫尽力去做;假如我们第一天的学习效率为1.01,以后每天的学习效率是前一天的1.01倍,那么第365天的学习效率是第一天的多少倍?1.01365=37.8,这叫全力以赴。所以,高三一年,“全力以赴”是“坚持不懈”的37.8倍,是“尽力去做”的1454倍,这就是每天努力一点点的神奇所在!全力以赴,以持续的自我激励为前进动力。高考是选拔性的,它平等地对待每个考生,它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分数高的就是胜利者。如果你有什么素质,有什么潜力,有什么后劲,你现在就充分地展现出来,变成现在的实打实地提高高考分数的东西。智者心谦,龟兔赛跑给我们的启示是,稳步前进者往往能够获得最终的胜利。不比聪明比勤奋,不比基础比进步。能登上金字塔的动物只有两种:鹰和蜗牛。即使我们不能像雄鹰一样一飞冲天,但我们至少可以像蜗牛那样凭着自己的耐心默默前行。“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当我们抛弃了迷茫,把握了方向,勤字当头,不懈摇桨,量变终将引发质变,命运的闸门就会向我们打开,诱人的时刻就会到来。因此,当且仅当,考生在“专心听课→高声背诵→埋头刷题→研究真题→诚实考试→精神动力”的不断螺旋式上升的循环中前进310天,在高考时考出理想成绩(≥80分),在人生的道路上为社会捧上可以结果的鲜花。</p><p class="ql-block">□结束语</p><p class="ql-block">这是一份复习备考史上最实在的计划,因为它是笔者三十年工作的总结,完全原创,没有抄袭,没有吹牛皮,没有扯虎皮拉大旗,没有坐在空调房里胡说八道想当然,没有哗众取宠。世人崇尚妙计奇谋,以为聪明才智是做事捷径。然而真正把事做成、立得住的,往往是最笨拙的实在功夫,如同铁砧淬火,靠的是每一锤都落在实处。实在的做事法有三层:一察实情,如匠人摩挲木纹,指尖先丈量每一处凹凸,不凭臆想空谈;二下实功,似老农锄地,该松三寸土绝不只挖两寸,汗珠砸进土里才作数;三求实效,若铁匠锻刀,淬火后必以指弹刃,不听虚响铮铮,唯验能否劈开风中的麻绳。那些虚浮的机巧终会如朝露消散,唯实在功夫如钢钉入木,沉默却深扎。它不求掌声,不饰光华,却在日复一日的锻打中,将事与物、心与手、愿与行,淬炼成浑然一块生铁——笨重,却自有千钧分量。天下至难之事,拆到底不过是实打实的笨功夫层层相叠。当花巧褪尽,唯此厚重如大地的实在,能托举万物生长。老师们,同学们,朋友们,高三学年来了,让我们把该准备的都准备好吧,去迎接那美好的未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