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诗文/蹇德顺、刘兆德、张光金、徐思友、沈吉中、杨大祥、张全志、黄文先、罗家志</p><p class="ql-block">编辑/芝芝</p><p class="ql-block">图片来源/网络</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9382899</p> <p class="ql-block"> 当下全国人民正在热火朝天的学习习总书记给上海市杨浦区“老杨树宣讲汇”的回信。巴中市恩阳区离退休支部,组织全体老党员老干部,认真学习,并深入理解“银龄行动”的文件精神以及习总书记的信件内涵。老同志们学习后,第一时间写心得,谈体会,以实际行动去影响身边群众,甘当一名时代风范的宣传员与引领者。</p> <p class="ql-block"> 大家以集中学习及单独学习的方式为主。并以诗词歌赋、文章书画等形式展示各自的学习所获。</p> <p class="ql-block"> 下面展示部分老同志的学习心得:</p> <p class="ql-block">银龄行动:以余光点亮城市文明</p><p class="ql-block"> 蹇德顺</p><p class="ql-block"> 我通过认真学习习总书记给上海市杨浦区“老杨树宣讲汇”全体同志的回信,更加明确了“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为人民”的这一理念。让我这个退休多年生活在城市的普通市民找到了一个生活的新坐标。我们务必继续积极参与支部和社区组织的银龄活动,通过活动,我确立了更加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那就是为人民服务,发挥余热,不求索取,乐于奉献,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为城市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p><p class="ql-block"> 在支部和社区宣讲党史活动中,我常以亲身经历讲述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的祖国繁荣富强,人民幸福生活不断改善,家乡翻天覆地巨大变化。每当看到在年轻人的眼中出现了异样的惊叹和神采时,我意识到精神的种子正在生根发芽。这些跨代际跨时空的对话,让我进一步明白了,我们这一代人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精神文明的传递者。</p><p class="ql-block"> 我们每一位银龄人都是一座未被完全开发的“富矿”。退休这些年以来,我利用书画特长继续发挥余热,受聘于全日制学校开展特长生培训,使简单的笔墨纸砚成为连接老少情感才艺的文化纽带;我组织了10位住蓉书画爱好者每年举行写春联活动,为城市欢度春节增色添彩;同时积极组织参与支部和协会的书画展览活动,积极创作诗歌来讴歌党和人民,传承祖国的传统文化;我利用业余时间学来的厨艺积极参与“邻里美食节”活动,让现代社区重新找回久违的烟火气;我在净化城市的垃圾分类督导中,使我体会到责任担当的充实;在邻里纠纷的调解中,我感受到了一个老共产党员的价值。以上这些看似微小的行动,实则是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 参与城市建设活动,使我对老有所为有了全新的认识:年龄不是界线,热情和担当才是人生最有意义的永恒!银龄之光虽不如朝阳耀眼,却能美化城市建设的底色,当我们以积极的心态去参与这些力所能及的活动时,我们的生活就充满了阳光,不仅丰富了我们的晚年生活,更是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城市人民建”的内涵。让我们在欢乐晚年的同时,以绵薄之力,去努力书写属于银龄一代的美好篇章,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充实、精彩、阳光!</p> <p class="ql-block">银龄颂•老有所为</p><p class="ql-block"> 蹇德顺</p><p class="ql-block">主席话语暖心田,</p><p class="ql-block">桑榆未晚霞光灿。</p><p class="ql-block">回信殷殷明方向,</p><p class="ql-block">人民城市人民建。</p><p class="ql-block">翰墨留香绘蓝图,</p><p class="ql-block">社区活动党史宣。</p><p class="ql-block">改革春潮织锦绣,</p><p class="ql-block">气象万千入诗篇。</p><p class="ql-block">乐写春联千门福,</p><p class="ql-block">分类新规作示范。</p><p class="ql-block">调解纠纷成和谐,</p><p class="ql-block">力所能及余热添。</p><p class="ql-block">退休生活愈充实,</p><p class="ql-block">夕阳更比朝阳暖。</p><p class="ql-block">银龄助力添砖瓦,</p><p class="ql-block">晚年共建美家园。</p> <p class="ql-block">《银龄颂》</p><p class="ql-block"> 张光金</p><p class="ql-block">万物沧桑育苦辛,</p><p class="ql-block">世间友爱贵贞纯。</p><p class="ql-block">助人为乐银龄动,</p><p class="ql-block">奉献无私理想真。</p><p class="ql-block">修养身心弘美德,</p><p class="ql-block">发挥余热为黎民。</p><p class="ql-block">英雄迟暮传荣耀,</p><p class="ql-block">心系中华岁岁春。</p> <p class="ql-block">银龄行动我入列</p><p class="ql-block"> 徐斯友</p><p class="ql-block">银龄列阵志尤昂,</p><p class="ql-block">白发初心映夕阳。</p><p class="ql-block">巷尾巡河添绿色,</p><p class="ql-block">楼头授课育红妆。</p><p class="ql-block">躬身不计岁月少,</p><p class="ql-block">挥汗常欣国富强。</p><p class="ql-block">市井缘因增暖色,</p><p class="ql-block">洒将余力筑康庄。</p> <p class="ql-block">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上海市杨浦区“老杨树宣讲汇”回信的心得体会</p><p class="ql-block"> 刘兆德</p><p class="ql-block"> 近日根据恩阳区住蓉离退休支部的安排,系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给上海市杨浦区“老杨树宣讲汇”的回信,深受鼓舞。总书记强调要“把党的创新理论讲透彻、讲鲜活”,这为基层宣讲指明了方向。我作为一名银龄退休教师,结合“老杨树宣讲汇”的经验,我有以下体会:</p><p class="ql-block"> 一、以“五老”精神为引领,讲出真情实感。“老杨树宣讲汇”依托老干部、老战士等“五老”队伍,用亲身经历传递理论,让宣教更有温度。我们要学习他们扎根基层、深耕一线的精神,结合本地红色资源,用群众身边的故事阐释大道理。</p><p class="ql-block"> 二、坚守人民立场,创新宣教方式。要始终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分众化设计内容。例如,用短视频、庭院课堂、方言宣讲等形式贴近不同群体,把理论融入民生服务,让宣教既“接地气”又“解难题”。</p><p class="ql-block"> 三、以实干促落地,凝聚奋斗力量。宣教不仅是“讲”,更要“做”。要将理论融入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实践,通过建立反馈机制、优化内容,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群众行动,真正深入人心。</p><p class="ql-block"> 四、锤炼队伍,传承接力。要打造老中青结合的宣教梯队,通过培训提升能力,鼓励创新,让宣教队伍既保持政治定力,又充满生机活力。总书记的回信是激励更是鞭策。</p><p class="ql-block"> 作为一名退休后的中共党员,虽不能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情,但我将以“老杨树”为榜样,利用自已的一些特长,去引领家庭及周边的人,用心用情去传递党的声音,让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生根发芽,为新时代凝聚奋进力量!</p> <p class="ql-block">学习心得</p><p class="ql-block"> ——向老有所为而努力</p><p class="ql-block"> 沈吉忠</p><p class="ql-block"> 2024年10月9日在重阳节来临之际,习总书记給"银龄行动"老年志愿者代表回信,勉励大家既要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又要老有所为,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献"银发力量"。 11月4日新华社发布消息,习总书记给上海市杨浦区"老杨树宣讲汇"全体同志回信,肯定他们讲身边故事的意义,强调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p><p class="ql-block"> 通过重温两封回信,我深刻领悟到习总书记对广大老同志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具体来说,如何做到老有所为?如何宣讲好党的創新理论,人民城市理念?"银龄行动"是由全国老龄委于2003年发起的老年志愿者服务活动,是促进老年人老有所为重要平台之一,近些年夲人积极参与了支部和社区组织的"银龄行动”。 一是多次听取了支部领导组织的党的創新理论,人民城市理念的宣讲。二是积极参与支部组织领导的诗词书画創作活动,讴歌党和人民,歌颂祖国新时代的可喜变化,歌颂家乡的巨变,歌颂祖国的大好河山,传承祖国的传统文化。三是积极参与社区党委组织的文艺汇演,文艺宣传,以器乐合奏,独奏,合唱,独唱,舞蹈,小品等文艺形式歌颂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歌颂伟大的祖国和人民。以实际行动,发挥爱好,献出余热,向老有所为而努力!</p> <p class="ql-block"><font class="meipian-red">学习习近平总书记</font>两次回信和城市建设工作会议主要精神的思考</p><p class="ql-block"> 杨大祥</p><p class="ql-block">一、思考</p><p class="ql-block"> 老龄工作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非常关注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特别是老干部,老党员,老教授,老专家,老英雄,他们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在过去艰苦岁月里,他们怀着对党和国家的赤胆忠心,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在人民心中有较高威信。</p><p class="ql-block"> 他们老了,退了休,成了一个普通人,与民众融为一体,与群公最接近,最了解人民的诉求。"银龄行动″志愿者和"老扬树宣讲汇",他们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人退心不退,年老力不衰,离职不离责,仍然不忘初心,发挥余热,为祖国的富强,人民的幸福,城市的美好作贡献。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充分肯定了老同志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力,号召力,感染力,信任力。鼓励老同志在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同时,继续做到老有所为。我们应认真学<font class="meipian-red">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font>的回信和城市建设工作会议讲话精神,按总书记的要求,以"银龄行动”志愿者和“老杨树宣讲汇”的老同志为榜样,在党支部的领导安排下,在所处的社区群体中,洁身自好,保持形象,发挥一个老党员老干部应有的作用。</p><p class="ql-block">二、建议</p><p class="ql-block"> 1、加强党的干部队伍管理,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要认人为贤,从思想教育抓起,把人德、官德放在首位,要牢固树立党、国家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不能口是心非,阳奉阴违,严格监督管理,严惩贪腐。一个贫穷落后小小的巴中市,就出现五个书记</p><p class="ql-block">(市长)被抓,人民怎么看?</p><p class="ql-block"> 2、脚踏实地办实事,不搞花架子,不跟风,不搞政绩工程,一切从人民利益、地方发展为出发点。</p><p class="ql-block"> 3、尽量少负债,少摆摊子,少留遗留问题,债务重了,问题多了,特别是工程项目拆迁等伤害了群众利益,矛盾突出了,多一个地方多次出现群体上访,总不归不是好事。个人负债不还叫老赖,失信人员,政府负债累累,在老百姓心中叫什么?长此以往,严重影响党群干群关系。</p><p class="ql-block"> 4,出台政策前要充分深入调查研究,不能顾此失彼,人为地制造矛盾。比方2014年人社部规定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中的老人、中人养老金问题,严重不公,在国家机关离退休人员中引发不满情绪,这事妥吗?</p><p class="ql-block"> 5、应着力解决人民大众看病难,买房难,就业难的问题,大学不能盲目扩招,每年一千多万的大学生,特别是贫穷家庭,花了钱读了大学,毕业就失业,变得更加困难。应重在职业教育,技能培训,花钱少,自主择业路子更宽。</p><p class="ql-block"> 6、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应加强对青少年的传统思想教育,历史文化教育,爱国爱家爱民族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尊纪守法教育,责任担当教育,提高他们的素质,净化社会环境,使他们健康成长。</p><p class="ql-block"> 7、关于城市建设,必须从实际出发,绿色,环保,宜居,美丽,不能脱离民风民俗,更能显示地方特色,不能搞高大尚。城市资源配置应大、中、小城市兼顾(特别是教育医疗)什么东西都向大城市倾斜,造成人口盲目流动,这样滚雪球,对大城市仅只会是人多、车多、房子多而反会造成严重拥堵,对中小城市的发展也滞极不利,不符会均衡发展和战略考虑。</p><p class="ql-block">现在的乡镇,办不起小学和初中,人都流向成市了,大多数都是老人,人口越来越少,将来没有人会种地,荒村荒社荒户比比皆是,没人种粮了,个人无储备,一但战争暴发,西方联合制裁断供粮食,十四亿人喝西北风?那时会不攻自乱! </p><p class="ql-block"> 此思考出自于一个忠于党、国家、和民族的赤子之心,别无他意,也许我是杞人忧天吧!</p> <p class="ql-block">银龄之光</p><p class="ql-block"> 张全志</p><p class="ql-block">牢记主席谆谆言,</p><p class="ql-block">杨浦回信暖心田。</p><p class="ql-block">勉励大家老有为,</p><p class="ql-block">夕阳如诗美无限。</p><p class="ql-block">各自优势发挥好,</p><p class="ql-block">和美城市共创建。</p><p class="ql-block">自愿服务到社区,</p><p class="ql-block">力所能及做贡献。</p><p class="ql-block">传帮接带骥伏栃,</p><p class="ql-block">文明康庄谱新篇。</p> <p class="ql-block">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老杨树宣讲汇”回信感怀</p><p class="ql-block"> 黄文先</p><p class="ql-block">手捧鸿书映日明,</p><p class="ql-block">谆谆嘱托重千钧。</p><p class="ql-block">情燃薪火传新语,</p><p class="ql-block">志化乡音献赤诚。</p><p class="ql-block">鬓雪未遮千里目,</p><p class="ql-block">霜襟更砺百战兵。</p><p class="ql-block">伏枥犹闻催征鼓,</p><p class="ql-block">奋楫中流赤帜明。</p> <p class="ql-block">读懂习总书记"回信嘱托”</p><p class="ql-block">为建设城市多做贡献。</p><p class="ql-block"> 罗家志</p><p class="ql-block"> 通过认真学习领会习总书记"给上海市杨浦区老杨树宣讲汇全体同志的回信”,我深受鼓舞,深感责任在肩,使命重大。当前,为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回信嘱托"主要精神,我要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p><p class="ql-block"> 一、作为退休党员干部,我要牢记并领会习总书记"回信嘱托"的主要精神,切实当好党的理论政策的传播者,结合实际,积极参与城市建设和治理,重点放在建设和谐社区,共创社区居民幸福美好生活方面。带头努力做好习总书记”回信嘱咐”中关于城市建设的主要精神宣讲宣传工作。</p><p class="ql-block"> 二、紧贴社情民意,用实际行动引导基层群众人人参与城市建设和社区治理工作,鼓励群众人人献计纳策,人人作好贡献,为城市建设和社区建设展现更大作为。</p><p class="ql-block"> 三、坚持做到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坚持共产党员本色,始终不忘党的初心,积极参加驻蓉党支部开展的各项组织生话和主题党日活动,按时缴纳党费。努力做一名合格党员。用实际行动积极参与到城市建设活动之中。</p><p class="ql-block"> 四、立足社区和居住园区,当好社区和园区治理的好帮手。为改善社区和园区治理环境的风貌,做到积极献计纳策,多提合理化建议,并认真当好社区建设服务的志愿者。争做倡导社会新风气的榜样,当好新时代主旋律的传播者和社会正能量的引领者。为建设美好的城市环境和幸福和谐的社区、园区,努力作出更多贡献。</p> <p class="ql-block"> 追求生活品质,绽放夕阳光彩。巴中市恩阳区住蓉离退休老干部老党员们,做得很好。他们认真学习,做好“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为人民”的践行者与引领人。他们的精神风貌与时俱进,他们是新时代永不言老的中国老年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