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环线游(7):南非之开普敦印象

陈琍

<p class="ql-block">2025年5月13日上午,我们从赞比亚的利文斯顿搭乘肯尼亚航空,来到南非开普敦。</p> <p class="ql-block">一到机场,抬头就看到墙上的一段标语“welcome to the mother city”(欢迎来到母城),感到有些不解。问了导游才知道,那是因为,开普敦被视为南非城市发展的源头,见证了国家从殖民时期到现代的演变,成为南非历史和身份认同的重要象征。</p> 桌山 <p class="ql-block">桌山是开普敦的象征,也是开普敦的标志性景点,被称为世界十大名山之一。它前拥大西洋海湾,背枕开普敦城区。主峰海拔1067米,山顶平面长1500多米,宽200多米,恰似一个巨大的桌面,从远处眺望,其平板状山体形似巨大长方形条桌,故称其为“桌山”。</p> <p class="ql-block">对于南非,我俩都不算陌生了,我是第二次来南非,先生则是第四次到南非了。不过这次来开普敦只是路过住一个晚上,明天将在此登船,开启第二段乘邮轮游览纳米比亚、安哥拉、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科特迪瓦和塞内加尔等五个西非国家,以及加那利群岛等西班牙地区。</p> <p class="ql-block">据南非官方统计,因天气和限额等原因,仅4%的游客能上桌山。上次因为天气的原因,没去成。当天天气晴好,我们成了这4%的幸运儿。</p> <p class="ql-block">缆车旋转上升时,城市与海洋在视野里慢慢铺展,像一幅被缓缓拉开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站在桌山之巅,最先被震撼的是那片“桌面”的坦荡——亿万年来被风雨雕琢成的平顶,像被巨斧削过般齐整,铺展着低矮的草丛与奇石,仿佛伸手就能摸到天边的云。</p> <p class="ql-block">站在山顶可360度俯瞰开普敦市区与大西洋,都市风貌与自然奇观水乳交融,景色壮美。</p> <p class="ql-block">受海洋气候影响,桌山山顶终年云雾缭绕。可今天却是晴空万里,一望无垠。</p> <p class="ql-block">山上怪石形状各异,有的像挺胸的巨人,有的像翩翩起舞的仙女,有的像戳破青天的宝剑,构成了一座天然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大西洋的海水在阳光照耀下,泛着金色的光泽,远处的狮头山与信号山如守护的屏障。</p> <p class="ql-block">山上的鸟类众多,还有豚鼠、岩兔之类的。走在山顶步道上,偶尔会突然撞见岩缝里探头的多肉植物,或是蹦跳的岩兔,给游客带来别样的乐趣。</p> <p class="ql-block">下山回望,桌山依旧沉默如巨人,却让人明白:所谓“奇观”,从不是刻意的雕琢,而是时光与自然联手,写下的最直白也最磅礴的诗。</p> <p class="ql-block">当晚,我们吃到了来非洲最丰盛的海鲜大餐。每人一个非洲龙虾,还有鸵鸟肉。</p><p class="ql-block">鲜嫩的鸵鸟肉是我第一次品尝,很美味。</p> <p class="ql-block">一个龙虾一个盘子这么大。</p> <p class="ql-block">非洲不知名的鱼。</p> 西蒙小镇 <p class="ql-block">5月14日上午,我们首先来到一座充满魅力的海滨城镇——西蒙小镇,它是南非最早由欧洲殖民者建立的定居点之一。</p> <p class="ql-block">1687年,西蒙小镇的海港被建立为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海军仓库。1814年,被英国接管,成为皇家海军在南大西洋的主要基地。1957年,正式移交给南非,如今仍是南非重要的海军基地。</p> <p class="ql-block">西蒙镇码头停满了白色的小船,充满了海滨小镇独特的风情。</p> <p class="ql-block">海滨道上的座椅,用马赛克拼成各种各样图案,很有特色。</p> <p class="ql-block">小镇的主街——历史英里大街,街道两旁有许多超过150年历史的建筑,建筑风格以维多利亚风格为主,英国女王伊丽莎白曾在此下榻,小镇也因此成为不少英国老人的养老胜地。</p> <p class="ql-block">主街两旁遍布咖啡馆、古董店和画廊等,还有各种纪念品商店和餐厅,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购物和餐饮选择。</p> <p class="ql-block">漫步其中,可以感受到小镇的历史底蕴。</p> 博尔德斯企鹅海滩 <p class="ql-block">西蒙小镇不远就是博尔德斯海滩,世界闻名的企鹅栖息地,是非洲企鹅的重要繁衍地,也被称为“企鹅滩”。</p> <p class="ql-block">这里主要生活着非洲企鹅,也被称为“斑嘴环企鹅”、“傻笑企鹅”或“黑脚企鹅”,它们鹅脚黑色,黑背白肚皮,肚皮上有一圈黑色条纹,叫声类似驴叫,因而又被称为“驴叫企鹅”。</p> <p class="ql-block">1982年,这里仅有两对企鹅,经过多年的保护,如今企鹅数量已达约3000只,是全球少数陆地栖息的非洲企鹅群落之一。</p> <p class="ql-block">景区修建了木栈道,游客可以沿着栈道漫步,近距离观察企鹅在沙滩上晒太阳、捕鱼、孵蛋、追逐嬉戏等生活场景,且不会对企鹅的生活造成过多干扰。</p> <p class="ql-block">这些小东西实在是太可爱了!那圆滚滚的身子像裹着一件黑白相间的“小礼服”,黑色的背部油光水滑,雪白的肚皮鼓鼓囊囊,仿佛揣了颗圆滚滚的小球。</p> <p class="ql-block">最可爱的是它们走路的样子,两条短短的小腿撑着圆身子,一摇一摆地往前挪,活像个刚学会走路的小娃娃。</p> 好望角自然生态保护区 <p class="ql-block">好望角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39年,占地面积为7750公顷,海岸线绵延40多公里,拥有100多处海滩。</p> <p class="ql-block">由西向东分成好望角、麦克莱尔角和开普角三个部分。</p> <p class="ql-block">好望角自然保护区,海豹是最灵动的“原住民”。</p> <p class="ql-block">它们最爱在浅滩或礁石上扎堆儿——有的四脚朝天晒着太阳,圆肚皮鼓得像个小皮球;有的用鳍状肢笨拙地蹭着同伴,发出“嗷嗷”的撒娇声。</p> <p class="ql-block">一阵浪花猛地拍在礁石上,雪白的水花带着咸腥气溅起,像突然撒下的一把碎玉。几只小海豹正挤在一起打盹,被溅起的水花惊醒,迷迷糊糊地抬起头。</p> <p class="ql-block">好望角是大西洋与印度洋最富戏剧性的交汇点。非洲大陆最南端,闻名遐迩的天之涯、海之角。</p> <p class="ql-block">1488年,葡萄牙探险家巴尔托洛梅乌·迪亚士成功到达好望角,并将其命名为“风暴角”,开辟了通往东方的新航线。后葡萄牙国王若奥二世为鼓舞士气,将其改名为“好望角”,寓意绕过此海角就能带来通往东方的希望。</p><p class="ql-block">凡是到了好望角,几乎每个游客都会在这里打卡留念。</p> <p class="ql-block">位于开普角海拔238米的崖顶,始建于1857年,为航海者指引方向,也是观赏好望角壮丽景色的绝佳地点。</p> <p class="ql-block">可惜雾有点大,无法看到印度洋、大西洋交汇处。</p> <p class="ql-block">至此,我们结束了14天坦桑尼亚、津巴布韦、博茨瓦纳和赞比亚和南非之旅。接下来将享受一段憧憬已久的西非邮轮之航程。</p> <p class="ql-block">谢谢观赏,未完待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摄影:培正、陈琍</p><p class="ql-block">摄影器材:荣耀Magic5 Pro,荣耀Magic6 Pro,</p><p class="ql-block">文字/编辑:陈琍</p><p class="ql-block">历史资料来源于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