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小英的美篇

魏小英

<p class="ql-block"> 西域之旅</p><p class="ql-block"> 计划了半年的新疆之旅终于启程了。</p><p class="ql-block"> 踏上新疆这片广袤的土地,内心充满的是期待与好奇。初到乌鲁木齐,我们便迫不及待地开启了探索之旅,而新疆历史文化博物馆成了我们了解这片土地的第一站。</p><p class="ql-block"> 走进博物馆,厚重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一件件珍贵的文物,犹如时光的使者,静静诉说着新疆千年的沧桑变迁。从古老的丝绸之路到近代的峥嵘岁月,新疆在华夏历史的长河中始终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在这里,我对张骞、左宗棠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与敬仰。张骞不畏艰险,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架起了中原与西域沟通的桥梁,促进了文化、经济的交流与融合。他的勇气和毅力,让我为之震撼。而左宗棠,在国家领土面临危机之时,毅然抬棺出征,收复新疆,捍卫了祖国的领土完整。他那份爱国情怀与坚定决心,令人肃然起敬。站在博物馆的展品前,仿佛能看到他们当年的身影,在历史的舞台上闪耀着光芒。</p> <p class="ql-block">  下午,我们来到了国际大巴扎。踏入这里,瞬间被浓郁的西域风情所包围。五彩斑斓的商铺,琳琅满目的特色商品,热情好客的当地人,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街道上,充满异域特色的音乐缓缓流淌,仿佛将我们带入了一个神秘而又迷人的世界。</p><p class="ql-block"> 当然,这里的美食也绝对不能错过。晚歺,我们品尝了地道的大盘鸡,鲜嫩的鸡肉搭配上软糯的土豆、爽口的青椒,再加上那浓郁的汤汁,一口下去,满满的幸福感。还有新疆的特色主食——馕,它的香气独特,越嚼越香,让人回味无穷。新鲜的小杏儿酸甜可口,咬上一口,汁水四溢;哈密瓜更是甜如蜜。每一道美食都承载着新疆的独特风味,让人欲罢不能。</p><p class="ql-block"> 第一天的旅程,是历史与风情的完美交融。在新疆历史文化博物馆,我们触摸到了岁月的痕迹;在国际大巴扎,我们感受到了独特的西域魅力。我知道,这仅仅是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精彩等待着我们去发现,新疆这片神奇的土地,必将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与感动。</p> <p class="ql-block">告别乌鲁木齐,我们才算踏上了真正梦寐以求的新疆之旅,开启一场与壮美山河的浪漫邂逅。</p><p class="ql-block"> 上午,我们来到了闻名遐迩的天山天池。我曾见识过长白山天池的壮美、九寨沟湖水的灵秀,本以为天山天池或许不会给我太多惊喜。然而,当我们乘坐大巴车沿着盘山公路蜿蜒而上,三十几道弯的路程中,车窗外青山叠翠、流水潺潺,这般沿途的美景,已然让我沉醉。但,抵达天池时,天公不作美,阴沉的天气让我们不得不放弃登顶计划。不过,我们选择乘坐游船环湖游览。碧绿的湖水在船舷边荡漾开来,四周群山被烟雾轻柔地笼罩着,如梦似幻,仿佛自己真的置身于仙境之中,也非常知足了。</p> <p class="ql-block">而真正让我们开始领略新疆辽阔的,是从下午的行程开始。从天山天池下来后,我们一路疾驰,500多公里的路程,整整行驶了5个小时,终于抵达了可可托海。坐在车上,透过车窗,目之所及皆是无尽的旷野,那种广袤无垠的感觉,让人不禁感叹自身的渺小,也对这片神奇的土地愈发充满敬畏与向往。我不知道可可托海又会带给我怎样的惊喜,但此刻,内心满是期待。</p> <p class="ql-block">  穿越五百公里漫漫黄沙,又跋涉五百公里苍茫戈壁,车轮碾过的每一寸荒芜,都在为即将到来的惊喜蓄势。当可可托海那被石山环抱的重重绿意,以及清冽如蓝宝石般的河水突然撞入眼帘时,我心中满是震撼与惊喜,这一路的奔波在见到美景的瞬间都化为乌有。</p><p class="ql-block"> 漫步在额尔齐斯大峡谷,每一口呼吸都裹挟着自然的气息,令人心旷神怡。踏入白桦林,阳光透过枝叶洒下斑驳光影,耳畔鸟鸣清脆,脚下流水潺潺,尘世的喧嚣与烦恼都被隔绝在外,身心仿佛得到了彻底的净化,只觉自己已然置身于宁静美好的世外桃源。</p><p class="ql-block"> 沿着河流逆流而上,当白色的蒙古包映入眼帘,《可可托海牧羊人》的旋律不自觉在脑海中回荡,仿佛那些动人的故事就在眼前上演。而最令我惊叹的,当属神钟山的鬼斧神工,那巍峨雄伟的身姿,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杰作。站在神钟山前,我默默许下心愿:愿可可托海的人们幸福安康,愿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都能在这里收获美好回忆,更愿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山河无恙。</p><p class="ql-block"> 当然可可托海不仅风光绝美,地下还蕴藏着众多宝藏矿物。“三号坑”就是最美的佐证。这里的一切都让人着迷,希望你也来一探究竟。</p> <p class="ql-block">  追随额尔齐斯河的足迹,我们驶过三百多公里苍茫戈壁。抵达了五彩滩。这里独特的地理奇观令人震撼。赭红、土黄、灰白交织的丹霞地貌层层叠叠,像是被大自然用画笔随意勾勒却又精妙绝伦的调色盘。山体纹理清晰,沟壑纵横间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你也许会觉得的它并没有张掖七彩丹霞那么奇美,但这里却更有灵性。额尔齐斯河静静流淌,碧绿的河水与斑斓山体相互映衬,河岸边葱郁的绿色植物,为这片土地注入生机与活力。山、水、植被巧妙融合,共同绘就了一幅绚丽多彩的天然画卷。</p><p class="ql-block"> 晚上我住宿布尔津,一个一县临四国的美丽县城。</p> <p class="ql-block">布尔津这个具有俄罗斯建筑风格与哈萨克民族特色元素的整洁清爽的县城,我们没来得及仔细游览,便匆匆告别,向下一个目的地喀纳斯出发。</p><p class="ql-block"> 一路上,我的目光几乎就没从车窗外挪开过。期待已久的草原风光逐渐展现在眼前,那连绵起伏的山坡,被大片大片的绿色覆盖,青绿与油绿相互交织,仿佛大自然亲手编织的巨型绒毯。成群的牛马悠闲地散布在草原上,低头啃食着鲜嫩的青草,间或抬个头,不知是打个响鼻还是望望行驶的车辆,自在又惬意,好一幅悠然的草原牧歌图!</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抵达喀纳斯风景区后,我的心瞬间被喀纳斯湖的美熔化。说它是湖我觉得更像一条蜿蜒的河。初见它时,湖水波光粼粼,像个灵动的精灵,不断流动、变化着。周围翠绿的树木、山峦,全被它揽入怀中,。随着脚步移动,湖水的颜色也在悄悄变换,有时是深邃的墨绿,有时又透出几分澄澈的蓝。</p><p class="ql-block"> 我们一鼓作气登上观鱼台1088步台阶,站在高处俯瞰,喀纳斯湖的全貌尽收眼底。神仙湾,卧龙湾,月亮湾栩栩如生。每一湾湖水,都宛如一块神奇的变色蓝宝石,在阳光的照耀下,闪耀着迷人的光彩。浅蓝、深蓝、宝蓝相互交触,随着光影变幻色彩,美的让你挪不开眼,不得不赞叹大自然的神力!</p> <p class="ql-block">告别喀纳斯,我们满心憧憬地踏上了前往禾木旅程。</p><p class="ql-block"> 禾木村,这个被誉为“神的自留地”的古老村庄,我们怀着激动又好奇的心情抵达时,已是傍晚。初见之下,古老的村落却透着十足的热闹——游人如织,穿梭在错落的木屋间。每一座木屋的院子里,都飘着牛羊烤肉的烟火与香气,不时有载歌载舞的身影在院中晃动,平添几分鲜活气息。</p><p class="ql-block"> 最让我们惊讶的,是禾木村上空那成群的黑色飞鸟。乍一看去,它们有些像乌鸦,我正纳闷为什么会这么多乌鸦啊?忽然想起有关禾木村的介绍,禾木村居民主要是图瓦族人,这应该是图瓦人的图腾象征——鹰。果然,有人正在给它们喂食,这些鹰时而高空盘旋,时而低空掠过,偶尔还会在喂食人的手中争抢食物,矫健的身影与古老的村庄相映,生出一种奇妙的张力。</p><p class="ql-block"> 我们住进了一幢的小木屋。整座木屋由原木搭建而成,通体透着温润的原木色。推开门,松木与白桦木的清香便漫了满屋,那股纯粹的木头气息萦绕鼻尖,恍惚间,仿佛真的穿越回了某个古老的时空,心里满是对接下来奇妙旅程的期待。</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赴一场日出的神圣之约,是我们此次游禾木的心愿之一。凌晨五点,七月的禾木仍寒意刺骨,我们裹紧衣衫,踏着石阶向观景台攀行。云雾如流动的绢纱,缠绕着沉睡的木屋,拾级而上,恍若慢步云端天梯。登临高处,豁然展开的空中草原上,远方的马群、牧人与旅人,在熹微晨光中凝成水墨剪影,静默如诗。</p><p class="ql-block"> 人群屏息,目光灼灼望向东方——云层已被晨曦浸透,金箭般的阳光即将破空!可刹那间,天光骤暗,冷雨毫无征兆地倾泻而下。噼啪雨声中,憧憬的壮美顷刻湮灭。我们仓皇躲进马棚,看雨帘如织。马儿静立,雨水顺着睫毛滚落,像无声的泪滴,竟似替我们惋惜,又似怀着一份未能守护日出的愧意。失落如潮水漫上心头。</p><p class="ql-block"> “看,彩虹!”一声惊呼划破阴郁。蓦然回首,七色彩练凌空飞架,光华流转,绚烂夺目。可念及错失的朝阳,惊艳中仍掺着几丝怅然。</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雨收云散时,朝阳早已跃过山脊。万缕金线穿透云隙,沐浴后的禾木村如出水芙蕖,木屋晶亮,草甸上的野花顶着碎钻般的雨珠,阳光为它们串起玲珑珠链,氤氲如烟霞,天地间仿佛悬起另一道静谧的虹。禾木河奔腾欢歌,似在应和这重生般的光辉。此景只合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逢?</p><p class="ql-block"> 原想向晚霞讨还日出的亏欠,命运却再度莞尔。暮色熔金之际,又一阵急雨卷走最后一缕余晖。一日之内,朝晖夕阴皆成镜花水月。</p><p class="ql-block"> 然旅途之妙,恰在预期之外的转角。未见的日出日落,是禾木留给我们的悬念;而风雨馈赠的虹霓、云中沐浴的村落、露珠串起的天光,却成为镶嵌在记忆里的独一味宝石。遗憾如雾,反让那些不期而遇的晶莹愈发璀璨——原来最深的眷恋,常生于未圆满的缝隙里。</p> <p class="ql-block">离开禾木时,晨雾还萦绕在木屋尖顶,白桦树叶在风中轻摇,像是在与我们作别。</p><p class="ql-block"> 一路西行,途径乌尔禾时,发生了点小意外。凌晨5点,身体突如其来的不适打破了旅途的平静,慌乱中叫了救护车。好在虚惊一场,身体并无大碍。经历此番波折,稍作休整后,我们又继续踏上旅途。</p><p class="ql-block"> 车窗外,新疆的广袤大地不断变换着画卷。一路上,我们尽情领略着大美新疆的独特风景。途经不知名的戈壁,砂石在阳光下闪烁,远处地平线与天际线仿佛融为一体;又路过成片的胡杨林,虬曲的枝干诉说着岁月沧桑;再途经奎屯,这座城市以它独特的风貌,为我们的旅途增添别样色彩。</p><p class="ql-block"> 我们探访了魔鬼城,那里雅丹地貌形态各异,风蚀的土丘宛如神秘城堡,呼啸的风声似魔鬼低语,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又来到独山子大峡谷,陡峭的崖壁、深邃的沟壑,虽水流不大,但也算壮观。</p><p class="ql-block"> 而心心念念的赛里木湖正在前方召唤。</p> <p class="ql-block">从奎屯到赛里木湖的路上,风景真的好特别!少了成群的牛羊,换成了成片的庄稼,远远看见山脚下闪着银光,本以为是条河,走近才发现是光伏发电板,密密麻麻的样子超壮观~赛里木湖的蓝终于出现在眼前………</p> <p class="ql-block">踏入景区,我的眼与心便被那独有的“赛里木湖蓝”震慑了。那蓝该如何形容?清澈又深邃,比海水更显通透,比碧空更显纯粹,或许正因如此,人们才独独为它定义了这个名字。</p><p class="ql-block"> 这醉人的蓝,与岸边色彩斑斓的草原相映成趣——草原像一条黄绿交织的锦带,绵延铺开,其间点缀着各色小花:红的热烈,黄的灿烂,紫的优雅,在微风中摇曳生姿,争奇斗艳。远处的蒙古包星星点点,乍一看竟像一群群白色的小羊。</p><p class="ql-block"> 湖边,湖水泛起层层涟漪,阳光洒下,每一圈波纹都成了流动的碎金,随着水波的晃动,又变成会跑的星星。浅滩处,水中的石子与倒映的云朵相互追逐嬉戏着,一时间让人不知自己是在空中还是地上。忽然一阵咯咯的笑声把我从恍惚中拉回来,只见岸边有个约摸三岁的小女孩,裹着厚实棉衣棉裤,小脚丫踩着棉鞋,在浅水里不停地踹着、跺着,浑身湿透了,却还笑个不停,那红扑扑的小脸蛋比湖边草地上的小红花更惹眼。也许她也是在追那水里的云朵或星星吧。见此情景,我也忍俊不禁地玩起水来。那份清凉漫过指尖,沁入心脾,只觉“好爽”二字难以道尽此刻的畅快。</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赛里木湖被誉为“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本是源于它的地理与自然特征,赛里木湖是大西洋暖湿气流长途跋涉至此,受地形抬升形成降水,汇聚成湖,之后便无力继续向东,因此被形象的地称为“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此行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我们选择了环湖游览,全程约90公里的环湖路,像是绕着一块巨大蓝宝石打转。1300多平方千米的湖面铺在眼前,望不到头的蓝把天压得都低了些。同行司机告诉我们,要是乘船游至湖心会看到另一番景致,那蓝更深更透更暖心。因为赛里木湖的水源主要还是来自高山冰雪融水经地下渗入,自带净化,毫无杂质,越深处越清澈。而湖水深度平均46米,最深处竟达90米以上。看来,这汪清透原是藏着深不见底的温柔啊。</p><p class="ql-block"> 曾见过青海湖的磅礴,是千里湖面连着重云,风过处满是雄浑。也遇过泸沽湖的梦幻,是草海藏着幽蓝,船浆划开一片朦胧。而赛里木湖的美,则是五彩斑斓,精致细腻的,湖水的蓝,草原的绿,野花的艳,连远处雪山的白都像是巧手摆过,层层叠叠落在眼前,好似一幅伸手就能触摸到油画。站在湖边,极目远眺,湖天相连,如梦如幻。</p><p class="ql-block"> 一路上,我们遇到许多和我们一样被吸引来的游客,大家都沉醉在这美景里流连忘返。相机“咔嚓”声不断,谁都想把眼前的一切装进镜头,可这无尽的风光,又怎能被轻易装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淌,我却总也看不够这湖光山色。正当依依不舍准备离开时,草叶突然窸窸窣窣响起来,只见一群土拨鼠窜了出来,它们穿梭在人群中,那机灵的模样,像是在默默道别,又像在悄悄挽留。其中一只格外惹眼,它支棱着后腿站起来,两只前腿轻轻合在一起,那姿态憨态可掬,说不清是在欢迎还是在送别。这突如其来的互动,让本就沉醉于美景的我们,心中又多了几分莫名的感动……</p><p class="ql-block"> 赛里木湖的美,已深深烙印在脑海里。我知道,这场与湖、与草原、与这些小精灵的相遇,注定会成为一段终身难忘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带着对赛里木湖的依依不舍,我们的车缓缓驶上了雄伟壮丽的果子沟大桥。这座横跨峡谷的巨构,如一条钢铁长虹将两岸山峦紧密串联,昂首挺立间,化作了连通内外的交通动脉。</p><p class="ql-block"> 听闻这座大桥耗资超20多亿元,它不仅是工程技术的结晶,更见证了我们在崇山峻岭间创造的奇迹——用智慧与力量跨越天堑,让天堑变通途。而我们便沿着这通途去拉那堤啦。</p> <p class="ql-block">沿途的薰衣草花园成了意外的惊喜。大片紫色薰衣草铺展成海,色彩鲜亮的格桑花摇曳生姿,金黄的向日葵也追着阳光绽放。这片绚烂的花海成了我们长途跋涉的精神加油站,我们带着满溢的兴奋,一路畅行抵达了那拉提。</p> <p class="ql-block">"那拉提",这个充满诗意的名字,也许你们和我一样都是从歌声里第一次知道并记住的。提起它“青青的草原,奔驰的骏马”等画面就会闪现在眼前。可当你真正弄懂了它语意后,光是念出这三个字,舌尖就像沾了层暖意。“那拉提”,在蒙古语里是"有太阳的地方",在维吾尔语中是"太阳升起的地方",是不是单是这名字,就藏着一整个草原的明媚。</p><p class="ql-block"> 传说成吉思汗的部队曾翻山越岭,在嶙峋怪石间跋涉得筋疲力尽。直到某一日登上山顶,眼前忽然炸开一片绿——是那种能漫到天边的绿,树影婆娑,草尖带露,连风里都裹着草木的清甜。士兵们望着这片意外的生机,忍不住欢呼"那拉提!那拉提!",这声惊叹,便成了这片土地的名字。</p><p class="ql-block"> 站在山坡上远望,那拉提真像被太阳晒暖的绿绒毯,从山坳铺到云端,边角还随意"绣"着几丛云杉,墨绿的针叶在风里轻晃。日光漫过起伏的山峦时,我忽然想起朱自清先生笔下的绿:"她轻轻地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可不是么?阳光给山棱描上金边,那些柔和的曲线真像谁扬起的裙摆,连山顶养蜂女雕像的衣袂,都像是被这裙摆带得飘了起来。</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走近了才发现,这"绒毯"上竟绣满了细碎的花。淡紫的马兰花、金黄的蒲公英、还有些说不出名字的小紫花,星星点点缀在草间。阳光穿过花瓣时,像蒙了层薄雾。成群的牛羊慢悠悠地啃着草,骏马扬蹄奔过,鬃毛在风里扯开一道线,整个草原更鲜活起来。站在这里,我才真正懂了,为什么那么多人甘愿跨越千里,只为奔赴这片土地。因为这里不仅藏着大地写就的壮美史诗,流淌着时光沉淀的凄美爱情,更有裹挟着自由气息、无拘无束的风。</p><p class="ql-block"> 我一直怕骑马,总觉得那高头大马带着股野性。可那天望着草原上奔驰的身影,心里忽然冒出个念头:要不试试?</p><p class="ql-block"> 牧马小哥牵来一匹红棕色的马,鬃毛油亮,眼神里透着股机灵劲儿。我踩着马镫往上爬时,心都快跳到嗓子眼,手死死攥着缰绳,指节都泛白了。小哥笑着纵身跃到我身后,一声轻喝,马竟真的动了起来了。</p><p class="ql-block">风一下子灌进耳朵,马蹄踏在草地上"哒哒”响,节奏快得像鼓点。我吓得直喊:"慢点!慢点!"后背都绷成了块木板。"别怕,跟着它的节奏晃。"小哥的声音在身后稳稳传来。我试着松开些手,身体随着马背轻轻起伏,风里的草香混着阳光的味道扑过来,竟真的没那么怕了。正觉得"爽极了",同行的朋友忽然在后面喊:"我的手机掉了!"</p><p class="ql-block"> 马慢慢停住,我们掉转方向,在草地上一点点寻找。牧马小哥用维吾尔语大声询问来来往往的牧马人,马好像也听懂了主人话似的,竟然也仰头嘶叫。朋友又着急又害怕,前行只好做罢。虽然没能尽情奔驰,可当我再次抓住缰绳时,手心的汗干了些,心里那点恐惧,好像也被草原的风吹散了。</p><p class="ql-block"> 坐在马背上慢慢往回走,忽然想起那些骑马打仗的古人。他们是怎么在颠簸的马背上拉弓射箭的?是怎么在风沙里辨明方向的?风掠过耳畔时,我好像懂了些什么——勇敢或许不是不害怕,而是害怕的时候,还愿意往前挪一步。</p><p class="ql-block"> 那拉提的阳光落在身上,暖烘烘的,朋友的手机也有了下落。我摸着马脖子上柔软的鬃毛,忽然明白这名字的意思。这里不仅有太阳的光,还有让人敢往前闯的勇气,有藏在心跳里的、最鲜活的热。</p><p class="ql-block"> 原来所谓"有太阳的地方",从来不止是阳光,还有那些让人心生欢喜、让人敢去尝试的一切。</p> <p class="ql-block">离开那拉提,我们终于踏上了被誉为“中国最美公路”的独库公路的中段。这不仅是一条串联起四季风光的天路,更是镌刻着英雄故事的精神长廊。当年筑路官兵用血肉之躯凿穿天山,让这条全长561公里的公路在悬崖绝壁间蜿蜒而生,288名战士将生命永远留在了这里,每一块路基都诉说着震撼人心的奉献与牺牲。</p><p class="ql-block"> 车子刚驶入独库公路,两侧的景色便如展开的巨幅画卷:翠绿的云杉林层层叠叠,在山间织就绒毯;清澈的溪流从石缝间奔涌而出,撞击着嶙峋怪石,溅起细碎的银光。走着走着,气温骤降,六月盛夏竟下起了冰泡,我们赶忙拿出棉衣裹紧。看冰雨与阳光交织,感受“一日历四季”的奇幻。</p><p class="ql-block"> 随着盘山公路不断深入,眼前豁然出现巴音布鲁克的广袤草原。夕阳西下,远处蒙古包升起袅袅炊烟。回望独库公路如黑色丝带消失在群山深处,那些用生命铺就的道路,此刻正托举起这人间至美的景色,让人不禁眼眶湿润。</p> <p class="ql-block">巴音布鲁克,蒙古语里“富饶的水源”,听这名字,就知道自然给予这片土地的馈赠。它被称作“空中草原”,站在其间,才真正懂得“一望无际”四个字的分量——草原像被天地铺展的巨毯,辽阔得能容下所有视线,广袤得让人心头一敞,所有烦忧都似被这无垠稀释了去。</p><p class="ql-block"> 或许是气候与地理的偏爱,这片草原上藏着许多沼泽与湿地,它们像大地的毛细血管,滋养出独特的生态。也正因如此,这里成了野生动物的乐园。我们特意去探访了大天鹅的栖息地,那些洁白的生灵,无论游客如何呼唤、欢呼,甚至投食,都只是从容地在水中悠游,脖颈微曲,姿态闲雅,全然没有红嘴海鸥那般雀跃。它们的沉静,像给这片草原又添了一层温润的滤镜,让喧嚣在这里自动降了温。</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而巴音布鲁克最动人的传说,当属九曲十八弯的开都河。那条河流淌至此,仿佛被草原的温柔挽留,蜿蜒出曼妙的曲线,成就了“九曲十八弯”的奇观。早有耳闻,若逢晴朗日落,河水会将夕阳的光芒折射,水面上能映出九个太阳,那景象定是天地共舞的壮丽。</p><p class="ql-block"> 只是我们到访时正值正午。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泻下来,河水、青草都被镀上一层细碎的金光,晃得人睁不开眼。天空干净得没有一丝云彩,连飞鸟的影子都寻不见,开都河就那样静静地流着,水流声轻得像呼吸,仿佛整个世界都在此刻停驻。</p><p class="ql-block"> 没有风,没有鸟鸣,没有喧嚣,只有阳光、草原、河水,还有我们。那份静谧,是从未有过的纯粹,像一只温柔的手,轻轻覆在心上,所有的浮躁都被抚平,只剩下与天地共振的安宁。原来,最动人的风景,未必是惊鸿一瞥的绚烂,也可以是这样,让时光慢下来的、深入骨髓的静。</p> <p class="ql-block">驶离巴音布鲁克的草原碧浪,车轮碾过独库公路南路的柏油路面时,天地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骤然换了布景。</p><p class="ql-block"> 先前那铺展到天边的青青葱葱,转瞬间褪成了沉郁的沧桑。若说巴音布鲁克是支轻松浪漫的牧歌,眼前的景致便成了首古老厚重的史诗。沿路的石山裸露出深褐与灰黑的肌理,像被岁月啃噬过的筋骨,沉默地矗立着;远处的雪山则顶着终年不化的皑皑,在阳光下反射着冷冽的光。这组合太过奇特,嶙峋、空旷、带着几分蛮荒,让人恍惚间以为闯入了异星秘境。</p><p class="ql-block"> 汽车一头扎进山中隧道时,黑暗瞬间包裹了车身,只有车灯劈开一小片光亮,照亮前方幽深的甬道。穿过一个又一个隧道,耳旁是引擎与风声的交织,望着窗外掠过的坚硬岩壁,心突然被一种从未有过的情绪填满——是敬畏。</p><p class="ql-block"> 在这横亘天地的巨大石山之间,在这看似无路可通的绝境里,竟有这样一条公路蜿蜒穿梭,将天堑化为通途。它不是自然的馈赠,而是人力与天工的对话,是无数双手用智慧与勇气,在坚硬的岩石上凿出的希望。</p><p class="ql-block"> 想起那些为这条路奉献的人,他们或许曾顶着烈日勘测,曾在寒风中掘进,甚至有人永远留在了这片土地。正是这些身影,让苍茫天地间有了温暖的联结,让后来者能一路畅行,遇见不同的风景,奔向各自的美好与幸福。</p><p class="ql-block"> 车行向前,窗外的石山依旧沉默,雪山依旧凛冽,但心中的敬畏已悄悄沉淀为深深的敬意。向那些用生命与汗水铺就这条路的人们,致以最沉重的礼赞。</p> <p class="ql-block">汽车在独库南路上奔驰,天山神秘大峡谷的出现,像一场猝不及防的视觉奇遇。</p><p class="ql-block"> 在连绵起伏的天山山脉腹地,周遭或青或灰的山体间,这段红褐色的岩壁突然撞入眼帘,浓烈得像被天地泼洒的朱砂。它们不是规整的山峦,更像一群被时光雕琢过的“怪林”——有的岩壁如刀削斧劈,垂直陡峭得让人屏息;有的则扭曲缠绕,沟壑纵横间藏着无数褶皱,仿佛大地深处的脉络在此显露;还有的巨石斜倚着,似要坠落却又稳稳停驻,透着股倔强的荒诞。</p><p class="ql-block"> 这哪里是普通的石山?分明是大自然挥毫泼墨的即兴之作,带着不加修饰的野性与灵动。它藏在天山深处,沉默了千万年,却用这一身红褐色的“铠甲”,诉说着地壳运动的磅礴、风雨侵蚀的细腻。所谓神奇,大抵就是这般——在看似寻常的山脉中,突然撞见一处颠覆想象的存在,让人在震撼中,读懂自然的鬼斧神工。</p> <p class="ql-block">和独库公路说再见了。我们一路往南,经过阿克苏,最终抵达了喀什。这一路的风光,也真是应了那句“一步一景”。</p><p class="ql-block"> 车子行驶在旷野的高速公路上,粗犷与柔美,苍凉与生机,在眼前交替上演,让我们把新疆的多样风貌又看了个遍。</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喀什是座带着历史厚重感的老城,作为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这里曾见证过张骞出使西域的足迹,也是班固经营西域的重要所在。古城里藏着99条街巷,据说还有十几个网红打卡点,可惜我们时间仓促,只选择观光车游览了一圈,古朴、繁荣、喧嚣、异城风情,是喀什古城留给我的印像。旅行社送了我们一套穿哈萨克族的民族服饰旅拍,我们欣然接受,拍了几张照片,算是留下了和这座城的特别纪念。</p><p class="ql-block"> 当然还有最让人难忘的古城的开门仪式。当太阳初升,身着传统服饰的人们载歌载舞,古老的城门缓缓开启,那一刻仿佛穿越了时空,能感受到千百年前商旅往来的繁华与热闹,心里满是震撼。虽只是匆匆一瞥,喀什的韵味却已深深印在心里。</p> <p class="ql-block">  入疆第十八天了,行李箱的轮子磨出了细碎的声响,连相机镜头都蒙上了层挥之不去的尘沙。连日来在戈壁与绿洲间辗转,公路里程表上跳动的数字早已模糊。只记得每天清晨醒来便整装出发,每个黄昏都拖着灌了铅的双腿丈量陌生的土地。身体像块被反复揉搓的棉布,连欣赏风景的心情都生出几分倦怠——直到车轮碾上G314国道的那一刻。</p><p class="ql-block"> 从喀什出发,海拔表的指针缓缓爬升,空气逐渐稀薄,风里开始裹着雪山的清冽。起初只是些寻常的高原景致,直到慕士塔格峰突然撞入眼帘。那被称作“冰山之父”,海拔7千5多米的庞然巨物,峰顶的积雪在阳光下泛着冷白的光,像神明遗落在人间的玉冠,与之相接的是连绵的雪峰,就像一座座银白色城堡,据说也称“十八罗汉峰”。同行的人都屏住了呼吸,先前积攒的所有疲惫,竟在那一眼的仰望里碎成了齑粉。山是沉默的,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让每个靠近的人都不由自主地放轻了脚步,仿佛怕惊扰了亿万年的沉睡。</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汽车继续前行在314国道上,眼前出现了一片白茫茫的世界。谁曾想到在这片苍茫而雄壮的群山中,会出现这样一处温柔之地,白色的沙山环抱着一汪碧蓝的水,沙粒细得像碾碎的月光,湖水却清得能看见水底游弋的石子。风拂过湖面,掀起细碎的涟漪,沙山的倒影在波心轻轻摇晃,天地间只剩下蓝与白两种颜色,干净得让人心头发颤。</p><p class="ql-block"> 接下来的路,好像是坠入了一场不愿醒来的梦。库木孜湖的水是翡翠色的,水中雪山倒影在阳光的下若隐若现,岸边的草甸上开着黄色的小花,牦牛甩着尾巴在湖边饮水,蹄子踏过的地方,惊起一串透明的玉珠。班迪尔湖则藏在峡谷深处,湖水随光线变幻着,时而像融化的蓝宝石,时而又泛着淡淡的青紫色,两岸的山壁是赭红色的,衬得那片水愈发像块被精心安放的宝石。</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这些湖,这些山,都带着种近乎神性的纯净。没有喧嚣的人群,没有刻意的修饰,连风都带着小心翼翼的温柔。帕米尔高原的美,绝没有刻意讨好的姿态,而是天地本真的模样——雪山的雄奇是风骨,湖泊的碧蓝是灵魂,连空气里漂浮的尘埃都带着种质朴的高雅。</p> <p class="ql-block">随着同行的伙伴们接连出现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身体的不适成了一道无形的阻碍,让我们不得不放弃前往心心念念的红旗拉甫。那座被誉为“最高国门”的地方,一直是我们此行最向往的目的地,多想亲眼看看它的庄严、伟岸与神圣啊!可转念想到,国门之外,还有人正经受着战争的苦难。对比之下,我们能安然享受旅途的惬意,沐浴在和平幸福的生活里,这份安稳何其珍贵!心中涌上的,是对祖国深深的感恩,更有一份油然而生的崇敬——正是祖国的强大与安宁,才让我们有机会奔赴山海,感受岁月静好。遗憾定是为了再次的奔赴 。</p><p class="ql-block"> 旅行如此,人生如此。最美的风景,总藏在路的尽头,在身心俱疲的时刻,给你一记猝不及防的震撼。当暮色为慕士塔格峰镀上金边时,我终于明白,那些在路上熬过的夜、走过的路、忍过的累,都只是为了在某个时刻、某个瞬间,与最好的美撞个满怀。</p><p class="ql-block"> 而帕米尔的风,会记得我们曾在这里,用最虔诚的目光,接住了来自神明的馈赠。</p> <p class="ql-block">  是的,当车轮碾过盘龙古道时,我们确实就感受到了神的护佑。古道的海拔在曲折中攀升,云絮擦着车窗掠过,那些被阳光晒得发白的柏油路面,从上山下山的褶皱里盘出600多个回环,像大地骤然绷起的青筋,又似神明随手抛下的银链。我们紧张得都不敢深呼吸,可每个人身体都没有出现不适。直到转过最后一道弯,看到垭口的经幡在风中招手,看到眼前一片绿色的村庄。才仿佛听到了千万过往旅人惊叹与喘息。脚下是万丈沟壑,头顶是辽远苍穹,这一刻才懂,所谓“今日走过所有的弯路,从此人生尽是坦途”,从来不是路的承诺,而是人在险途中生出的底气。</p> <p class="ql-block">新疆再见!</p> <p class="ql-block">新疆再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