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荷花盛开的时候,来到月湖荷塘拍荷花的人很多,大部分是些中年妇女和老年男人,妇女们喜欢用手机,老男们喜欢用相机;妇女们喜欢成群结队地来,老男们喜欢一个人背包而来,都围着荷塘看荷花,边看边拍。</p><p class="ql-block">他们究竟喜欢拍什么样的荷花呢?有一次我打完太极拳后,就去装着拍花一样凑近去看,原来妇女们拍的荷花基本上是半开见蕊的荷花。这是荷花最美的一种形态,和荷蕾相比,不再拘谨和自闭,却又没有让花瓣全部夸张地打开,而是开到一半,成熟中不失优雅,每瓣花都呈现出优美的弧度,犹如捧立的手掌,色彩粉红中带些浅白,共同围成一圈,向着花蕊中小鼓的根根黄芯,赏心悦目中给人以无限的遐想。这些正是中年妇女们心目中的自我形象,她们心里面认为自己虽然再也没有荷蕾那样清纯和挺拔了,但是又觉得自己像荷花一样,还没有到开到极致后耷拉成一朵无精打彩地低着花瓣的头那一步,和自己精心打扮出来的模样及服饰完全匹配。我想起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的“以我观物,故万物皆著我之色彩”的话,套用一下就是“以我观花,故半开见蕊之花就是见自己”。呵呵,难怪她们在烈日下也乐此不疲,原来拍花就是拍自己,于是高拍、低拍、仰拍、俯拍、全景拍、拉近拍、虚化背景拍、动态拍,花样百出,不是一花一世界,而是一花一自己。</p><p class="ql-block">我又去偷瞥那些用長枪相机拍荷花的老男们,发现他们对荷花的任何形态都拍,通过焦距的调整,在他们心目中,荷蕾便是孙辈中婷婷玉立的小女孩,半开见蕊的荷花便是女人们的黄金岁月,而蓬着花头即将花落莲出的荷花正是将为人母的象征,至于外形和荷蕾构成鲜明对比的一朵莲篷更是女人们落尽华丽的晚景。看到这些,猛然想起面相刚毅的鲁迅写下的两句柔情无比诗一一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念着念着,不觉有些动容,便赶紧用手机去选拍一朵朵荷花,特别是即将老去的带蕊半开的荷花,为它们留住生命轮回中最美丽的嫣然一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