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年七月初,第四次去新疆,在北疆待了八天。第四天的时候,又去了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源县,再见了那拉提。</p><p class="ql-block">那拉提,位于境内的旅游景区,地处天山腹地,伊犁河谷东端。</p> <p class="ql-block">新疆人能歌善舞,一曲“可可托海的牧羊人”让那拉提成了人尽皆知的网红打卡地,其实,在此之前,那拉提就己经有些名气了。2018年秋天我曾来过这里,很美,她被誉为“空中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p> <p class="ql-block">那个时候,9月的那拉提,抬眼望去,周边一片迷人的金色,映衬着远处连绵的群山,宛如一幅绝美的油画,美得令人窒息。</p> <p class="ql-block">壮硕的伊犁马。</p> <p class="ql-block">而在盛夏的七月,今年再见那拉提。夏日的那拉提竟然出乎我的意想:山际和草原天高云远,牛羊骏马自由自在,鲜花遍野,植被繁茂。站在这片广袤的绿色原野上,眼前的那拉提,仿佛比秋天更加生动、更加鲜活,更加丰美,更加的让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早上,呼吸着清新的空气,顺着栈道去登天界台。</p><p class="ql-block">栈道东西两侧山坡的隆起,形似草原骏马的玉勒雕鞍,被称为“鞍部”,这个季节铺满了艳丽的野花。</p> <p class="ql-block">登上天界台顶。恰在此时,一缕阳光穿过云朵的缝隙,温柔地洒落在那拉提的草地和山峦上,投射出斑驳的光影,为这片广袤的绿色原野增添了一抹明亮的颜色,让眼前的世界充满了灵动的美。</p> <p class="ql-block">这里叫做“天界台”,其寓意似乎是“人间天堂的入口,连接天上人间的桥梁”。它不仅作为河谷草原与空中草原的分界,更象征着草原通往天空的门户。</p> <p class="ql-block">河谷草原景观高低有致,脚下绿茵缭绕,山腰森林茂密,山顶还残留些许的白雪,形成了层次分明的垂直景观。</p> <p class="ql-block">远远望去,河谷中星星点点的毡房就像雨后的蘑菇一样散落草丛,牛羊和马儿在草地上流动。</p> <p class="ql-block">宽阔而平坦的山顶上,聚集着游览的人群。</p> <p class="ql-block">离开天界台,驱车向前,我们就真正的进入了空中草原。这一站是天牧台。天牧台,这片被誉为天堂的牧场,展现着自然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空中草原其实是一个山间盆地,四面的群山托起了中间的草场,再加上它平均2200米的海拔,因此被称为“空中草原”。由于这里气候湿润,年降水量大,因此这里草肥水美,气候宜人。每年,特别是在春意盎然的季节,牧民们会驱赶着成群的牛、马、羊,转场至这片水草丰茂的草地。</p> <p class="ql-block">天牧台的邮局。提供原地实寄特色明信片服务,如那拉提主题明信片贴自由行邮票并加盖落地戳。服务于当地旅游文化。</p> <p class="ql-block">直升机则可以让于游客从空中俯瞰美丽的草原。</p> <p class="ql-block">大片的金色草花。</p> <p class="ql-block">哈萨克人的毡房。为这片草地增添了浓郁的生活气息。</p> <p class="ql-block">下一站是“游牧人家”。</p> <p class="ql-block">游牧人家广场上有一座巨大的“恰秀”礼仪雕塑:每逢盛大的聚会和庆典活动,哈萨克族中老年妇女会采取特有的传统方式向来宾和所有聚会的人们表示祝福。这些中老年妇女通常是德高望重,子孙满堂,家庭幸福的。她们身穿节日的服装,将糖果、奶酪、瓜子、花生、油香等可食性的东西满装在大盘子里,大把大把地抛撒给来宾和乡亲们。这样的习俗叫做“恰秀”,这是平安的祝福,丰收的祈愿,美好的向往。哈萨克族在高寿的老人去世后举行的葬礼上也有“恰秀”礼仪。</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我们看到的草原和我们想象中的就完全不一样,我们想象中的草原应该是一马平川的草场,而在游牧人家这里,我们看到的却是一座又一座的山丘。</p> <p class="ql-block">这正是因为它不像内蒙古的科尔沁那样的平原草原,而是典型的高山河谷草原。</p> <p class="ql-block">它是由雪山,松林,山丘,草甸,以及河流组合而成的。</p> <p class="ql-block">所以在那拉提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平坦的草场,还可以领略到连绵起伏的群山,白雪皑皑的山峰以及松林如涛的气势。</p> <p class="ql-block">当然这里的山并不像泰山华山那么让人望而生畏,而是给人一种莫名的亲切感,让人忍不住去抚摸她的轮廓,想要更近距离的去感觉她。这种草原和雪山,松林结合在一起的美,就是那拉提草原的迷人之处。</p> <p class="ql-block">山脚下铺垫着厚厚的青草,开满了金黄色的野花,游客嬉戏、拍照其间。</p> <p class="ql-block">山坡上长满了树干笔直、树冠又细又长的像一把半撑开的伞样的树,这种树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州树—雪岭云衫。雪岭云衫也叫做天山云衫。雪岭云杉是在伊犁河谷的天山中分布最为广阔的树种,因为生长在海拔1800——2600米的雪线附近,所以被称为“雪岭云杉”。</p> <p class="ql-block">骑马归来的游客。</p> <p class="ql-block">这里之所以名为那拉提,有一个很美丽的传说。相传成吉思汗西征时二太子察合台率兵越天山向伊犁进军,山路崎岖不平,丛林密不见日,在连绵的阴雨中,将士们连走七天七夜,人困马乏,翻越那拉提山口时,突见宛如锦毯的莽莽草原上,繁花怒放,清泉密布,流水潺潺,仿佛到了另一个世界,将士们顿觉心旷神怡,忽然间云开日出,艳阳高照,人们不禁齐呼:“纳喇特、纳喇特……”,后音译为“那拉提”(蒙语意为最先见到太阳的地方),一个形象化的地名诞生了,并留传至今。</p> <p class="ql-block">哈萨克族的族源</p><p class="ql-block">关于哈萨克族的族源和早期历史,似乎与那拉提所在的新源县(古称“巩乃斯”)有关。比较普遍的看法是:哈萨克族于我国公元前7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生活在草原上的塞种人:公元前2世纪游牧于伊犁流域,天山以北的乌孙,大月氏(rou zhi),康居及其以西的奄蔡:公元1至5世纪西迁的匈奴及其所建立的悦般:6世纪至9世纪统治西域的突厥,葛逻禄,易萨:10世纪至12世纪的克列,乃蛮,钦察以及察合台王国的蒙古人等等。也就是说哈萨克是我国古代西北以突厥部落为主体的,融合很多其他游牧部落组成的民族。这些历史上的民族融合情况,也可从现代哈萨克族尚保留的许多部落名称中得到证实,如新疆哈萨克族中仍保留着乌孙,康里等部落名称,其足以说明哈萨克族是源远流长的古老名族。</p> <p class="ql-block">早在汉朝时期,乌孙人就在伊犁建立了乌孙国。张骞出使西域曾到达乌孙国,汉朝和乌孙国通好汉公主细君和解忧相继嫁给乌孙王。所以伊犁的哈萨克族有称汉族是他们的舅舅一说。</p> <p class="ql-block">转了大半天的时间,是时候该离开了,虽然有些不舍。</p><p class="ql-block">车窗外的空中草原是那么的静谧而深邃,青草的味道绵延飘散,深吸一口气,让人闻着闻着就有了醉意!在缓缓的车行中,我突发奇想:如果你正在为人生中的重大抉择而左右为难的时候,或者正在因为某件事情和人赌气而不愿意低头认错的时候,也就是说:当心里纠结、情绪低落而一时不能排解的时候,就应该到这里来走一走。人生就像一首悠扬的乐曲,有时高亢嘹亮,有时低吟回荡,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只要适时地放下一切牵绊,投身于这副古朴厚重,天地间浑然一体的美妙画卷中,就会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的微不足道。</p><p class="ql-block">似乎草原会化解一切的不快,让人的心情豁然开朗。</p> <p class="ql-block">再见,那拉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