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中自观,便是自在

天天

<p class="ql-block">玄关的穿衣镜蒙着层薄尘,抬手拭去时,竟在晃荡的光影里撞见自己。鬓角的碎发,眉梢的弧度,连同眼底那点未散的倦意,都清清楚楚铺在镜面。忽然想起梁冬说的“镜中观己”,原来我们终其一生要找的,从不是镜外那个被旁人定义的影子,而是镜里那个敢说喜欢、敢道不要的本真。</p> <p class="ql-block">晨起煮咖啡,总爱用那只粗陶杯。朋友说它拙朴,不如骨瓷杯精巧,可指尖触到陶土的颗粒感时,心里会漫出细碎的欢喜。这欢喜无关好坏,只像春溪漫过卵石,自然而然。就像有人偏爱深夜的笔砚,有人钟情陌上的草木,世间本无定规,心之所向,便是归途。曾执着于他人眼中的“应该”,学考究的拉花,练优雅的举杯,直到某个雪夜,握着滚烫的粗陶杯看窗外落雪,才惊觉那些刻意模仿的姿态,竟不如掌心这缕真实的暖意。</p> <p class="ql-block">想起《金刚经》里的“如梦幻泡影”。人生原是场体验,悲欢离合不过是沿途的风景。见过为虚名汲汲营营的人,得到时欣喜若狂,失去时痛彻心扉,像被风牵着的纸鸢,始终落不到实处。也见过田间劳作的老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播下种子时不焦虑收获,收到谷物时也不过多贪求,他们的脸上总挂着种淡淡的平和,仿佛早已懂得:春种秋收是自然,得失起落亦是寻常。</p> <p class="ql-block">黄渤在《疯狂的石头》里喊“干就完了”,粗粝里藏着通透。很多时候,我们困在选择里,不是因为选项太少,而是太怕选错。夜里辗转反侧,想前路是否平坦,想旁人会如何评说,却忘了问自己:若抛开所有顾虑,此刻最想伸手去碰的,究竟是什么?去年深秋在山径迷路,暮色四合时撞见一丛野菊,金黄的花瓣沾着露水,在风里轻轻摇晃。那一刻竟忘了慌张,蹲下来看了许久——原来偶然的困顿里,藏着命运馈赠的惊喜。就像那些看似意外的选择,细想时,早有内心的声音在冥冥中指引。</p> <p class="ql-block">案头的日历转眼之间就撕到了七月下旬,墨迹晕染的数字里,藏着无数个“当下”。前日整理旧物,翻到大学时的日记,字里行间满是对未来的憧憬与惶惑,忍不住笑那时的自己,既恋着过去的成绩,又忙着迎向未知的挑战,唯独忘了好好看看眼前的月光。如今才懂,“过去不恋,将来不迎”不是消极,而是清醒。就像此刻,咖啡的醇香漫过鼻尖,穿衣镜里的人影渐渐清晰,窗外的蝉鸣忽高忽低,所有的声响与光影都聚在“现在”,不杂不乱,刚刚好。</p> <p class="ql-block">夜深时再看那面穿衣镜,镜中人眉眼舒展。原来最好的人生,从不是活成谁的范本,而是在每一个选择里看见自己:看见恐惧时的退缩,也看见欲望里的热忱,然后轻轻对自己说“就这样吧”。做过的事如落英入土,不必回头;要走的路似晨光在前,无需张望。</p> <p class="ql-block">镜中的影像渐渐与月色相融,忽然明白,所谓自在,不过是——你终于敢在镜前站直了身,笑着说:这就是我,挺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