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边绿地书香气 整治提升才烂漫

谢鸿业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菜市口路口的西北处有一口袋公园,这里的绿植茂密曲径通幽,绿茵深处建有一座广阳书院,红砖楼宇沉浸在花草树丛中,清新的气息与书香墨韵更显这里的静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位于繁华街区的广阳谷以城市森林为特色,打造近自然森林风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园内设置健身步道,打造林下休闲空间,满足市民休闲、健身、游览等日常需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北京广阳书院,2024年9月底,西城区首届花园城市节开幕的同时,坐落于广阳谷森林公园的广阳书院正式揭牌并投入使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公园利用废弃钢材等回收材料制作动物造型雕塑,将艺术与自然融合,为市民提供充满童趣的观赏体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绿葱之中的广阳书院在清新的气息中又增添一份淡淡书香</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公园融合历史文化元素,名字源于秦代“广阳郡”旧址,园内设立广阳书院,以“文化展示及公益阅读”等形式,承载北京悠久历史文脉,讲述城市历史人文故事,实现历史与现代的融合辉映。</b></p> <h1><b>作为六朝古都的北京城,随着历史的进程,翻过了一页又一页,紫禁城下的四合院是老北京胡同文化的基石,胡同中的那缕炊烟讲述着世世代代的人间烟火</b></h1>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烂缦胡同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牛街街道,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独特的风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烂缦胡同形成于明代,初名“烂面胡同”,因这里曾是唐幽州护城河故道,沟中多烂泥而得名,清末雅化为“烂缦”,民国初曾依据“卿云烂兮,糺缦缦兮”的国歌确定此名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胡同全长约360米,呈南北走向,保留着青砖灰瓦、传统门楼等老北京胡同的建筑特色,墙面还有彩绘和艺术装饰,传统与现代融合,充满文艺气息 。在南北走向间也辐射衍生着不多的东西走向的小胡同,七井胡同便是其中一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升级改造以共享街区为业态定位,植入文创咖啡店、咖啡书屋等便民商业和文化服务设施,提升街区活力。</b></p> <h1><b style="font-size:22px;">胡同中的各地会所云集,反映了旧时京城的繁华与包容,东莞会馆位于127号,兴建于光绪元年,曾是明末抗清将领张家玉的故居 。</b></h1>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明清时期会馆众多,成为重要的文化和社交场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湖南会馆位于101号,兴建于清光绪十三年,是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毛泽东曾在此居住和进行革命活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2018年启动两侧建筑整治和试点院改造工作,2023年完成申请式退租工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胡同底蕴深厚,康熙时武英殿大学士王顼龄、乾隆时的史贻直、文渊阁大学士嵇璜、爱国诗人龚自珍,以及京剧作家陈墨香等都曾居住于此 。1917年李大钊以“亚细亚学会”名义在湖南会馆组织讲演会;1919年至1920年毛泽东在湖南会馆居住,还在此举办“湖南各界驱逐军阀张敬尧大会</b></p> <h1><b style="font-size:22px;">如今的北京城已进入了世界级大都市的行列,高楼林立,道路通畅,到处散发着时代的气息,但看到这高楼下胡同里百年的四合院仰望着高傲的楼宇,似乎觉得它没有一丝没落的忧伤与沮丧,政府出资为它升级改造,使之顽强地延续着老北京的基因。</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