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 居 赋 新 诗

剑晨

<p class="ql-block"> 摄影/撰文/制作:余建成</p><p class="ql-block"> 《古居赋新诗》入围日本第60回国际写真连盟大赛,愈发加深了我对中国古民居的眷恋。白墙黑瓦的简练结构藏着素净风骨,木雕砖刻的精巧纹路蕴着悠长意趣,屋檐翘角的灵动弧度透着匠艺之美,每一处都让我魂牵梦萦。</p> <p class="ql-block">  往后的摄影创作里,古民居的万千风情始终是我心之所向:江南水乡的白墙黑瓦映着碧波,西部高原的石屋描彩立在云端,北部草原的蒙古包伴着长风,东部院落的四合格局藏着光阴,寺庙宗祠的榫卯巧构承着匠心……这般琳琅满目的美让我目不暇接,索性先以诗画般的江南水乡为起点,凝成这组《古居赋新诗》。</p> <p class="ql-block"> 一、烟雨江南,是一幅洇染千年的水墨长卷。而粉墙黛瓦的民居,便是这画卷中最灵动的诗行。它们临水而立,枕河而眠,在时光的流转中,以建筑为笔,以自然为墨,书写着跨越古今的隽永诗篇。 </p> <p class="ql-block">  二、粉墙黛瓦,飞檐翘角,江南人以自己的智慧绘出了诗情画意。马头墙的排水防火之能,在错落起伏间藏着实用与美学的平衡。梁枋斗拱、门窗雕花,吉祥寓意中更添建筑通透与雅致。推窗见景,青石板路蜿蜒至阶前,檐下红灯笼随风轻晃,一砖一瓦都浸着江南的温润与从容。</p> <p class="ql-block"> 三 、白墙与黑瓦相映,是天地间最简洁深邃的留白,马头墙层叠的轮廓、木窗棂的几何纹路,恰似诗行里精巧的标点。门楼上的砖刻栩栩如生,梁架间的木雕细腻入微,一榫一卯藏着匠人智慧,一纹一饰诉着岁月深情,让冰冷的建材浸满生活的温度。</p><p class="ql-block"> 推开花窗,便框住一幅流动的画:庭院草木扶疏,天井引天光云影,水巷舟影欸乃。雨丝沿瓦当垂落,于石阶上叩响清音。这里不只是栖身之所,更是“天人合一”的立体诗境——人立其中,便成了诗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  四、古居不语,风雅自存。当现代步履匆匆掠过老街深巷,这些凝固的诗行,依然以温润之姿诠释着东方美学的内核——简约中见丰盈,实用中蕴雅意,自然里藏匠心。它们不仅是历史的遗存,更是面向未来的启示:真正的诗意栖居,从懂得欣赏一墙一瓦的呼吸开始。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