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几年前和他去登山时,走的是老路。水泥路从龙泉路口的斜坡向西边的山脚下延伸,走了不知多远,水泥路往右一拐,向北蜿蜒而去。最后,在某个山坳处止步。</p><p class="ql-block">也许当时,长虫山正下方那条上山的小路两旁确实没有那么多墓冢。也许是我记错了,原本是有的,只不过隐于深草,没有引起我的注意。</p><p class="ql-block">这次再爬长虫山,去时走的是新路,返回时走的是老路。为了安全,我走得格外用心。下到半山腰,已经有很多大树了。站住休息时,才发现曲折的泥巴路两边,墓地一座紧挨着一座。</p><p class="ql-block">云南人的墓的式样实在敦实可爱,仿佛一个巨大的灰色礼帽扣在那里。走近了细看,终于看清那是在一块不太大的水泥地中间,用石头砌成一米多高的圆柱体。上面大概盖着土,正前方刻着墓志铭的碑与圆柱体墓室融为一体。</p><p class="ql-block">单从外观看,墓室实在小得可以。相信凡是看到它的人,都会以为里面只有装着骨灰的盒子或罐子。因为云南人不都是矮小的,也有高大的。如果是敛着遗体的棺木,墓室分明是搁不下的。</p><p class="ql-block">若是墓室没用石砌,墓室周围没用水泥铺地。仅仅是个土堆的话,估计早就因为雨水冲刷,或野草蔓延。一点一点矮下去,最后遁入泥土,直到成为山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其实,人一旦停止呼吸和心跳,就已经和这个世界撇清了关系。要不要厚葬都已经不重要了,可子孙后代出于对逝者的惦念和爱戴,还是要在墓址、墓室、墓碑上做文章。以示在乎和尊重。</p><p class="ql-block">在那么难爬的山上,修建坟墓,立碑铭文实属不易。究其原因,主要是传统丧葬文化根深蒂固。除此便是,“死者为大,为尊者讳”的尚孔风气仍然深得人心。</p><p class="ql-block">一般来说,位高权重,对社会和人民做出巨大贡献的人,坟冢一般都会比普通人的气派。这样更能彰显他的身份与地位。他们的无私奉献值得国人学习和发扬,值得人们捧着鲜花怀着敬仰之情去祭奠和悼念。他们是璀璨的星辰,即便陨落,也断然不会转瞬即逝,三五年就被遗忘。他们的美名需要世代相传,直至千古流芳。</p><p class="ql-block">长虫山密林中的遗骨,大都是普通人。当然也不乏抗越反击战的英灵和将士,以及名门望族和富商。他们的墓冢稍微高大讲究一些。但总体看来,都差不多。</p><p class="ql-block">我喜欢读碑文,以此了解墓主人的生卒。读了几个发现,民国以前过世的,中榜刻着“明故期颐寿显考陈公讳玉生老大人之墓”,或“清故耄寿显妣王门周氏老孺人之墓”。民国以后过世的,则是“公元故耋寿显考刘公讳昌盛老大人之墓”等等。</p> <p class="ql-block">碑文上的生卒年月和生平可以使世人更好的了解,被安顿在昆明最西边的亡灵的具体年龄和身份,以及他们光荣或不堪,富有或贫穷的一生。</p><p class="ql-block">在这些亡灵中,有些人生前为国家和人民默默奉献,鞠躬尽瘁;有些人在世贪得无厌,损人利己;有些人活着杀人放火,无恶不作。他们的人生虽然良莠不齐,在世也许从未有过任何交集。但是这都不影响辞世之后接受超度,葬在同一片树林,成为“邻居”。他们曾是一座大山,一棵大树,一颗石子,一株野草 。从这片土地上生出来。末了,又化作尘埃,以另一种形式将自己还给这片土地。</p><p class="ql-block">绝大多数逝者的安息地都不会离生者很近,农村如是,城市亦如是。当然也有个例,一些人直接将祖宗“安顿”在房前屋后,仅咫尺之遥。在农村,总会出现这种特殊现象。城市居民,也有将骨灰盒放在家里的,但这毕竟是少数。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一旦离世,都会被安葬到离家门稍远的祖坟里,或者闹市之外的陵园里。</p><p class="ql-block">城市的地皮寸土寸金,为了节约土地,不滥用土地,只能缩小亡灵的“住所”。小小一块墓地差不多两万块钱,还有比这贵的。逝者几乎是一个紧挨着一个挤在一起,横竖对齐,经纬分明,好比参加阅兵的军队。</p> <p class="ql-block">都说人活一口气,只要还有一口气,哪怕是个乞丐也比亡故的人的活动范围宽广。只要不偷鸡摸狗,他大可以穿着破衣烂衫在整个昆明市游荡。相比起来,逝者反倒显得那么卑微可怜。即便厚葬,也被搁在了远离市区的荒野,蜷缩在阴暗、潮湿、逼仄的墓室里。自此与鸟兽虫鱼为伴,以山石草木为邻。曾经因为年少轻狂,血气方刚,抛弃了到处都是土地的故乡。在繁华都市混到风生水起,出人头地。到了耄耋之年,客死他乡,重又被城市弃之如敝履,安置于荒郊野岭。</p><p class="ql-block">这就是人生,极具讽刺意味的人生。兜兜转转,从终点又回到起点。仿佛用双脚在人世画了一个巨大的圆,最后留给世人的,不过是一张张时光切片。而自己终将化为烟尘,散落于这片古老的土地。</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图片:来源于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