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帕多西亚热气球 <p class="ql-block">4:15am披星戴月等热气球公司的车来接⬇️北斗七星和北极星</p> <p class="ql-block">奔驰商务车的后边,有一张土耳其81个省的行政地图,我们此次顺时针方向3000公里自驾标识⬇️</p> <p class="ql-block">4:46am到达现场,热气球开始准备⬇️</p> <p class="ql-block"><b><i><u>从点火到登球</u></i></b>的纪录⬇️</p> <p class="ql-block">空中飞行的纪录⬇️</p> <p class="ql-block">视频记录空中<b><i><u>飞行过程</u></i></b>⬇️</p> <p class="ql-block">5:34日出⬇️</p> <p class="ql-block">5:45am降落—开香槟过程⬇️</p> <p class="ql-block"><b><i><u>着陆过程</u></i></b>⬇️</p> <p class="ql-block">舞一段,感慨:天地有大美⬇️</p> <p class="ql-block">6:34am回到酒店⬇️</p> Uchisar城堡—鸽子谷—省城午餐 <p class="ql-block">9:20睡完回笼觉后,起床吃饭,准备去uchisar castle⬇️</p> <p class="ql-block">11:25登上乌奇萨尔城堡,向东望90公里的埃尔吉亚斯山,海拔为3916米⬇️。</p><p class="ql-block">它是一座死火山锥,位于托罗斯山中段的北侧,是托罗斯山主体(即中段)的最高峰。</p> <p class="ql-block"><b><i><u>乌奇萨尔城堡</u></i></b>海拔约1350米,是卡帕多西亚地区的最高点⬇️。这座由火山凝灰岩构成的整合岩,历经数百年的风蚀、雨蚀和侵蚀作用形成如今的形态,其顶部也因此一分为二。</p><p class="ql-block">由于该地区常遭外敌入侵,城堡主体岩石内的房间曾被用作安全庇护之所。此外,截至15世纪,这里曾见证诸多文明的兴衰。</p><p class="ql-block">乌奇萨尔城堡是这座城市中社会生活最初形态的诞生地。从这方面来讲,城堡是城市的核心。</p><p class="ql-block">作为岩石雕刻建筑的典型范例,这一自然奇观比市中心高出95米,占地面积约9000平方米。城堡内有一段275级的台阶,可通往顶端。</p><p class="ql-block">1071年曼齐刻尔特战役胜利后,土耳其塞尔柱王朝从拜占庭帝国手中夺取了该地区的统治权。在塞尔柱王朝统治期间,乌奇萨尔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在共和国时期,乌奇萨尔已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城镇,历经诸公国及奥斯曼帝国时期后,如今已成为土耳其最重要的历史文化瑰宝之一。</p> <p class="ql-block">地上洞穴⬇️</p> <p class="ql-block">拱门⬇️</p> <p class="ql-block">11:54离开Uchisar城堡,前往鸽子谷⬇️</p> <p class="ql-block">12:15到达鸽子谷⬇️</p> <p class="ql-block">鸽子确实多一些🔽</p> <p class="ql-block">鸽子谷(Güvercinlik Vadisi )</p><p class="ql-block"><b><i><u>地理位置</u></i></b></p><p class="ql-block">位于土耳其卡帕多西亚的格雷梅国家公园内,靠近乌奇萨(Üçhisar)小镇 ,其一端连接内夫谢希尔(Nevşehir )与于尔居普(Ürgüp)之间的公路,另一端延伸至格雷梅(Göreme)。</p><p class="ql-block"><b><i><u>得名由来</u></i></b></p><p class="ql-block">因山谷两侧的白色岩壁上,布满密密麻麻、大小不一的鸽子洞而得名。这些鸽子洞,有些是天然形成,有些则是当地居民人工挖掘。</p><p class="ql-block"><b><i><u>自然景观与地貌</u></i></b></p><p class="ql-block">• 岩层地貌:全长约3 - 4公里 ,是火山凝灰岩经风化侵蚀后形成,呈现出锥状、蘑菇状等奇特的岩柱群,与卡帕多西亚标志性的“仙人烟囱”岩层相呼应,有着“地球上最像月球的地方”之一的美誉。</p><p class="ql-block">• 徒步路线:谷内保留着废弃的穴居洞穴和通道,适合徒步探险,但地形陡峭、路面多碎石,需注意安全。 夏季漫步其中,能感受别样的惬意,还能看到阿萨巴布喷泉的源头等景观。</p><p class="ql-block"><b><i><u>人文历史</u></i></b></p><p class="ql-block">• 鸽子的作用:在古代,鸽子对于卡帕多奇亚居民而言,不仅有传信功能,其粪便(被称为“鸟粪石”)还是优质的天然肥料 ,对当地农业,尤其是葡萄种植十分重要。当地居民在山谷对面的斜坡上挖凿鸽舍饲养鸽子,并收集粪便用于花园和葡萄园。</p><p class="ql-block">• 历史遗迹:谷内还留存着一些历史遗迹,洞穴挖掘者模仿拜占庭教堂的装饰图案和建筑特色,部分洞穴教堂后期装饰有拜占庭绘画 ,能让人从中了解卡帕多西亚的发展变迁。</p> <p class="ql-block">背景是Uchisar castle⬇️</p> <p class="ql-block">居住遗迹⬇️</p> <p class="ql-block">走在山谷里,绿茵葱笼,有点儿江南的风味🔽</p> <p class="ql-block">1:00pm从鸽子谷出来,直奔省城内夫谢希尔,找了个高大上的酒店吃了顿丰盛的午餐⬇️,3:00pm驱车回住处再午休💤一下</p><p class="ql-block">省城的饭店生意都比较冷清</p> 格雷梅露天博物馆—Uchisar落日 <p class="ql-block">回酒店休整了两个多小时(早上实在起得太早了),我们决定去格雷梅露天博物馆,导航的路不是非常准确,也是修路等改变太多,有一段路要自己走去售票处,一对台湾母女告诉我们,要加快一点才行,6点就关门啦。</p><p class="ql-block">我们紧赶慢赶终于买到票了,最后一批进露天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格雷梅露天博物馆⬇️</p><p class="ql-block">到2世纪末,卡帕多西亚地区已形成一个庞大的<b><u>基督教</u></b>社群。据悉,当时该地区有两个主教辖区,一个在开塞利,长期以来一直是该地区的基督教中心,另一个在马拉蒂亚。3世纪时,秉持着坚定信仰的牧师们将该地区转变为基督教活动活跃的中心。</p><p class="ql-block">到了4世纪,卡帕多西亚因三位教会教父而闻名:开塞利的主教<b><u>圣巴西尔</u></b>大帝;他的兄弟、<b><u>尼萨的圣格列高利</u></b>;以及<b><u>纳齐安的圣格列高利</u></b>。这三位人物在基督教思想领域创造了新的统一。圣巴西尔的诸多思想和行为至今仍具有重要意义。其教义的一个体现是,他建议在饥荒期间,基督徒应与一位信徒分享一片面包,并信靠上帝看顾自己。他说,基督徒在饥荒时应将自己的一半财产分给 fellow believer,并信靠上帝眷顾自己。圣巴西尔在村庄和城镇附近建立了小型定居点。日常礼拜在传教士的监督下进行。不过,这些群体并非像埃及和叙利亚的类似社群那样与大众分隔开来的特权群体。<b><u>圣巴西尔的重要意义在于,他在卡帕多西亚的教堂中引入了面向信众的礼拜仪式。格雷梅露天博物馆就是这种宗教教育发端的地方</u></b>。随后,同样的模式被引入索加尼(Soganlı )、伊拉拉(Ihlara )和阿克萨赖(Açiksaray )。</p><p class="ql-block"><b><i><u>格雷梅的教堂建筑</u></i></b></p><p class="ql-block"><b><u>单 nave(nave :教堂中殿,指教堂主厅,是信徒做礼拜时聚集的主要空间 )拱顶教堂平面</u></b>,在格雷梅的教堂中很常见,是最契合该地区宗教社群及当地居民需求的建筑风格。这些建筑也被用作墓地。<b><u>横向矩形平面</u></b>起源于美索不达米亚,这些建筑可能是为定居于此的外籍群体修建的。在格雷梅,带两个中殿的教堂十分罕见,唯一的这类教堂是圣欧斯塔提奥斯教堂(Church of St. Eustathios )。不过,索加尼和伊拉拉的教堂常设有两个中殿。有三个侧廊的巴西利卡式建筑在格雷梅也不多见。这种风格在比斯霍普里克教堂(Bishopric churches ,比如杜尔穆斯·卡迪尔教堂 )中更为合适,因为这类教堂规模较大,雕刻装饰也更为精致。由于这个原因,这种风格在火山地区并不流行。</p><p class="ql-block">这些<b><i><u>教堂的绘画</u></i></b>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技法:</p><p class="ql-block">1. 将红赭石颜料<b><u>直接涂</u></b>在裸露的岩石上。这种技法的例子可见于圣巴西尔教堂、埃尔马利教堂(Elmali )和圣芭芭拉小教堂(Chapel of St. Barbara )。</p><p class="ql-block">2. <b><u>先涂抹一层由石膏、沙子和稻草制成的灰泥作为基底</u></b>。绘画主题取自《圣经》和耶稣的生平。男女修道院、圣巴西尔小教堂、埃尔马利教堂、圣芭芭拉小教堂、耶拉尼教堂(Yilanli Church )、全能者教堂(Pantocrator Church )、餐厅(Refectory )、马耳他十字教堂(Maltese Cross Church )、卡兰尼克教堂(Karanlik Church )、圣凯瑟琳小教堂(St. Catherine Chapel )、卡里克利教堂(Çarikli Church )和托卡利教堂(Tokali Church )都可以在格雷梅露天博物馆中看到 。</p> <p class="ql-block">晚进的好处是各洞窟的值班人员都下班,游客可以拍照(要不说和敦煌保护方式都一样,我也没用闪光灯,不会对其产生任何影响)</p> <p class="ql-block">圣芭芭拉小教堂—基督全能者(或“基督 Pantocrator”)⬇️</p><p class="ql-block">这座教堂或许是格雷梅露天博物馆中最神秘的一座。其精致的建筑结构、色调协调的空间分区,以及红色的线性绘画,共同在室内营造出一种和谐舒适的氛围。教堂内多样的宗教人物形象与其他罕见图案,常常令参观者感到惊喜。教堂的穹顶架于两根东方式立柱之上,整体采用十字形布局,延续了11世纪的传统风格。</p><p class="ql-block">教堂中别具一格的构图设计,远超其建筑本身的简约风格,让人联想到图标的破坏时期(圣像破坏运动时期)的抽象艺术风格。研究者认为,小壁龛两侧的十字架图案(周围环绕着装饰性三角形)象征着耶稣与《圣经》。</p> <p class="ql-block">其实这些壁画非常“像”敦煌壁画,即宗教题材,非官方。</p><p class="ql-block">主要是古时受教育识文断字的人不多,只能用绘画的形式介绍经意,所谓经辩。</p><p class="ql-block">有个壁画模式对照说明,这一幅⬇️“ST. GEORGIOS-ST. THEODORE” :圣格里高利-圣西奥多</p> <p class="ql-block">圣芭芭拉⬇️</p> <p class="ql-block">圣母玛利亚与耶稣(?)⬇️</p> <p class="ql-block">可能是木香花,是蔷薇科蔷薇属的小灌木⬇️</p> <p class="ql-block">另一“窟”⬇️壁画</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拇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应该是</span>基督教圣像画里,常规是“祝福手势”(赐福手势 )的变体呈现。一般标准祝福手势是拇指、食指、中指并拢(象征三位一体 ),无名指与小指弯曲(关联道成肉身、受难等教义 ),也许这个历史时期的圣像画,在细节绘制上有差异。</p> <p class="ql-block">感觉原来底部现有⬇️</p> <p class="ql-block">18:23打卡格雷梅露天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蛇形教堂⬇️(圣奥努弗留斯教堂 ST. ONUPHRIUS)):教堂的主要区域是一个由横向筒形拱顶覆盖的矩形空间,而南侧用于安葬坟墓的延伸空间则是平天花板。后殿是在左侧的长墙上开凿而成的,且教堂未完工。</p><p class="ql-block">教堂的入口在北侧。</p><p class="ql-block">卡帕多西亚备受尊崇的圣徒肖像位于拱顶两侧。该教堂可追溯至11世纪。</p><p class="ql-block">场景:入口对面是耶稣的肖像,他左手持《圣经》。教堂的捐赠者被描绘在耶稣附近。拱顶东侧有圣阿尼西母、圣乔治与龙、圣西奥多,以及手持真十字架、身旁是其子君士坦丁大帝的海伦娜。拱顶西侧,在棕榈树后是长发赤身的圣奥努弗留斯,旁边是赐福的圣托马斯,还有手持书卷的圣巴西尔。</p> <p class="ql-block">22窟:“Pantocrator Church全能基督教堂” 。⬇️</p> <p class="ql-block">25窟:修道院餐厅,石屋</p> <p class="ql-block">26窟:无名小教堂⬇️</p> <p class="ql-block">黑暗教堂(KARANLIK CHURCH)(另收票,没进)外部⬇️</p><p class="ql-block">这座教堂的入口位于北侧,需通过一条蜿蜒的隧道进入,隧道通向一个筒形拱顶的前厅。前厅南侧有三座坟墓。教堂采用“十字包方”式平面布局,十字的四臂均为十字拱顶结构。</p><p class="ql-block">这座教堂被称为“黑暗教堂”,是因为仅前厅的窗户能透进少量光线,也正因如此,壁画的色彩至今依然十分鲜艳。</p><p class="ql-block">中央穹顶描绘的是“全能基督”(基督 Pantocrator),四座小穹顶中则分别是四位大天使:加百列、米迦勒、拉斐尔和亚兹拉尔。和苹果教堂(Elmalı Church)、拖(圣)鞋教堂(Çarikli Church)一样,黑暗教堂内的壁画场景均取材于耶稣的生平与受难经历,其中也包含一幅旧约圣经中的场景。该教堂可追溯至11世纪末。</p> <p class="ql-block">圣鞋Sandal 教堂⬇️ 结合“ÇARIKLI”含义及建筑特色</p><p class="ql-block">教堂入口朝北。这座教堂是一座修道院的一部分,修道院的厅堂环绕着一个开放式的U形庭院。教堂采用希腊十字平面布局,有两根柱子和三个后殿。前厅已坍塌。</p><p class="ql-block">目前,教堂因耶稣升天像下方地面上的两个深深的脚印而得名。</p><p class="ql-block">不过,基于一些图像题材以及墙壁上镌刻的十字主题涂鸦,人们认为这座教堂最初是奉献给圣十字的。教堂建在两层之上。底层有一个食堂,一张长桌由岩石凿刻而成。尽头有一个壁龛,描绘着最后的晚餐场景。教堂内壁画有十二幅关于耶稣生平的场景。据信,由于建筑形式的变化,场景数量从原本更多的数量减少到了12个。</p><p class="ql-block">这些场景中,有三个来自耶稣的童年时期,两个来自他的成年生活,另外七个场景则来自他的受难和复活。该教堂可追溯至11世纪中叶 。</p> <p class="ql-block">圣鞋教堂的底层餐厅,餐桌对面墙上是耶稣最后的晚餐壁画⬇️</p> <p class="ql-block">快到7:00pm啦,基本看完了格雷梅露天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19:18回到停车场⬇️ 已见夕阳的颜色</p><p class="ql-block">师姐说去这两天来来回回看的一个高高的凸起的地方,大家集思广益,巡路开去</p> <p class="ql-block">19:45找到了,其实就是卡帕多西亚制高点Uchisar城堡⬇️的另一侧</p> <p class="ql-block">晚霞染红城堡,又多看一景⬇️</p> 格雷梅夜色 <p class="ql-block">吃完晚饭后,我们步行走到格雷梅最高观(日出/日落/气球)平台</p><p class="ql-block">21:40远处的卡帕多西亚最高点Uchisar城堡仿佛悬挂在夜空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虽然有光污染,星空也清晰深邃⬇️</p> <p class="ql-block">明天早上再来这个平台观日出和热气球,再开往安塔利亚(我北京同学因为信用卡期限的问题,歪打正着滴重新定了一个安塔利亚海边的一个高档度假酒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