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定古城

谢玉盛

<p class="ql-block">从石家庄向北十五公里,有一座建城有一千六百多年,曾与保定、北京并称“北方三雄镇”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它的名字叫——正定古城。</p> <p class="ql-block">对正定古城略有了解的人都知道,那里有四塔一寺皆为国宝。我们先来认识古城的四座宝塔(下面配发梁思成九十年前拍摄的四幅古塔照片)。</p> <p class="ql-block">这是开元寺的须弥塔。须弥塔始建于唐贞观十年(636年),外形清秀挺拔,因形似西安大雁塔,又被称为“正定雁塔”,不过它比西安大雁塔早建十六年。</p> <p class="ql-block">这是临济寺的澄灵塔。澄灵塔始建于东魏兴和二年(540年),是临济宗创始人义玄禅师的舍利塔。临济宗是中国禅宗流传最广的一派,澄灵塔被视为临济宗祖庭,塔身设计蕴含“明心见性”的理念,被梁思成称为“塔中上品”。</p> <p class="ql-block">这是天宁寺的凌霄塔。凌霄塔始建于唐咸通年间(860年),塔心因有独特的木柱结构,被视为中国古建筑中的“孤例”。</p> <p class="ql-block">凌宵塔旁边的院墙上开满了凌霄花。小喇叭状的花儿鲜红透亮,生机盎然,这花一定是僧人,亦或是居士有心所栽。凌霄花的花语丰富多元,主体是爱与奋发。花与塔同名,塔与花共院。此花不但应景,且摄人心。</p> <p class="ql-block">这是广惠寺的华塔。华塔始建于唐贞元年(785年)又称“多宝塔”,此塔造型独特,主塔四角还有小塔,塔身三层以上装饰龙虎豹狮和佛像壁塑,形如花束,故称“华塔”。华塔因其造型奇特,装饰华丽,是我国绝无仅有的稀世珍宝,被誉为“中国最美古塔”。</p> <p class="ql-block">这四座古塔,都有一千数百年的历史,它们构成了正定古城佛教文化醒目的视觉坐标。通过这些坐标,人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找到那些净化心灵,圆证菩提的修行之所。行路至此,我们来认识一座古城的名寺——隆兴寺。</p> <p class="ql-block">隆兴寺是我国现存建造最早,规模最大,布局最完整,建于隋(586年),北宋又大规模扩建的佛教建筑群。被梁思成先生列为“京外名刹之首”。隆兴寺的几处国宝不得不看。</p> <p class="ql-block">首先是大悲阁的千手观音。北宋(971年),宋太祖赵匡胤下令在寺内铸造一尊高七丈三尺(21.3米)的全铜千手千眼观音。这座观音有42臂,三千工匠历时四年完成。传说观音每只手掌心皆有天眼,每只手眼各有25种法力,这样算来就是千手千眼。</p> <p class="ql-block">其次是摩尼殿和自在观音。</p><p class="ql-block">摩尼殿的格局如下图,四面是一模一样的抱厦(主体附属屋),从空中看,则呈十字形布局。这种建筑结构重叠辉煌,仅在北京故宫角楼和宋画中见过,摩尼殿被梁思成先生称为“艺臻极品”“世界古建筑的孤例”。</p> <p class="ql-block">在摩尼殿内的北侧,有一幅很大的奇特的“悬塑”观音像(悬塑是悬插于壁面的立体彩塑)。这尊观音像被称为“自在观音”,因面北背南,亦称“倒坐观音”。自在观音足踏莲花,右腿踞起,双手抱膝,眼神慈祥中透着悲悯,被鲁*迅先生誉为“东方美神”。</p> <p class="ql-block">在摩尼殿的不远处,还有一处转轮藏阁。在一楼至二楼的轴心部位,一座转轮藏在此竖立千年。这座八角形的木质转经轮实际上是一座佛经书架。虽然它直径7米,高11米,重达数吨,但只需用两指就能推动。凝固的梵语似乎也在随着“转法轮”而流转。</p> <p class="ql-block">正定古城的面积不大,为了方便计算,我们用周长说话。东晋十六国时期(352年),建军事堡垒“安乐垒”,这是正定的前身。北周时期(576年),筑城13华里,唐代(762年),扩建为20华里,其时正定已成为“北方三雄镇”之一,与保定、北京齐名。明代(1449年)再次扩建,由土城改为砖城(砌用城砖),周长24华里(约12公里),此后定型,现存的城墙即为明代遗存。</p> <p class="ql-block">这么小的范围,如果换算成正方形,每边只有3公里,这3公里内,竟然有着“九楼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坊”等等不同朝代的各类文物。高塔寺庙与民房店铺比邻而居,庄严古朴和市井烟火相映成趣。晨昏交替,青砖黛瓦间,燕赵豪气与悠悠禅意并存。在这座千年雄镇信步闲游,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p> <p class="ql-block">正定古城的魅力远不止于此。正定原为真定,因避清雍正胤禛名讳(禛与真同音),改为正定。正定古属常山郡,也是常山郡的府治所在。常山赵子龙听说过吧?对,就是三国时期长坂坡单骑救主的五虎上将赵子龙赵云是也。</p> <p class="ql-block">赵云是正定人,1952年,正定县发现一块石碑,上刻《汉顺平侯赵讳云故里》九个大字(赵云死后被封为顺平侯)。此碑现立于赵云庙内供人参观。</p> <p class="ql-block">再说文化。中国古典文学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三种文体是唐诗、宋词、元曲,这是历史上的文学高峰,家喻户晓。元曲的发祥地就在正定。</p> <p class="ql-block">元曲分为杂剧和散曲两部分。杂剧以《窦娥冤》《西厢记》为代表作。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即为散曲。正定是元朝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许多金朝旧臣和文人名士常聚于此,元曲的创作不断走向繁盛。白朴、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p> <p class="ql-block">今天正定古城的城墙,大部分己不复存在,有资料说上世纪六十年代大*炼*钢*铁时拆了砌*炉子去了。只有残存的部分为我们展示着一种劫后余生的残缺美。</p> <p class="ql-block">改*开以后正定修整了部分城墙。这部分城墙虽是老城新墙,但是威武雄壮,在阳光的照耀下努力重现着旧日的辉煌。总体来说有这样的去处,还是有益于旅游和居民休闲的。</p> <p class="ql-block">正定古城的街道自唐宋以来一直保持着原有的格局,特别是燕赵大街作为城市中轴线,连接着多个寺庙、景点、集市,文化和商贸气氛浓郁。正定的旅游口号是:古城古韵,自在正定。一个“自在”,道出了正定人被佛教文化熏陶出的从容洒脱,和一份逍遥。怎能不为正定古城点赞?</p> <p class="ql-block">广惠寺绛红色的围墙在夕阳下正是拍写真的好地方;“饸饹”这两个字可能很多人不认识,我也不认识,查字典得知叫hé le(禾勒音),是正定人最爱的面品;正定停车不要钱,全城4万个免费车位任你停;路边有无数个直饮水点,每个点有冷热水两个龙头,一个显示45度,一个常温;淡黄色的槐花落满了街道,满街清香;摩尼殿横梁上的鸽子悲悯地注视着这个世界……生活就是这样,好像找不出什么意义,城市也是这样,无需多么高大上。辉煌属于王者,老百姓只想过实在的日子。正定古城一千六百年的历史,就是这样写满了岁月的沧桑和希望。</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谢谢亲朋好友阅读。</p><p class="ql-block">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致谢作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