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有幸参与王文丽老师关于统编教材“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培训,身为小学语文老师,对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认知被重塑,教学初心也再次被点亮。</p> <p class="ql-block">整本书阅读的意义,在培训中被深刻阐释。它是增智的窗口,读《擦亮路牌的人》,能让学生习得面对生活不如意时调节自我、点亮生命的智慧;更是造就灵魂的阶梯,借书籍滋养心性与道德,正如雨果所言“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这让我明晰,整本书阅读不只是语文教学的任务,更是育人的重要路径。往后教学,要引导学生透过文字,汲取精神养分,让阅读成为塑造美好灵魂的土壤。</p> <p class="ql-block">教材“快乐读书吧”板块,本是编者为学生铺设的阅读乐园,却因教学的不当干预,成了负担。王老师剖析教材意图,编者希望学生广泛涉猎、营养均衡阅读,从儿歌童谣到名著科普,渐进式拓展。可实际教学中,我们为求“成果”,用大量任务、考试将其固化,让师生都失了“快乐”。这启示我,要尊重教材初衷,更要尊重儿童阅读兴趣,把“快乐读书吧”还原成阅读驿站,让学生自由漫步书海,而非被驱赶着赶路。</p> <p class="ql-block">教学方法上,王老师分享的以读者、儿童、引读者视角解读文本,为我们搭建起与学生深度对话的桥梁。以儿童视角阅读,理解他们的认知边界,不强行拔高;以引读者身份,用猜想、抓重点、作比较等策略,激发阅读兴趣,而非灌输知识。这让我明白,整本书阅读教学要“接地气”,贴合学生,让阅读课堂成为思维碰撞、心灵交流的场域,而非单向的知识传递。</p> <p class="ql-block">评价方式的多元,也为教学松绑。用表演、分享、绘制思维导图等替代单一考试,让评价成为阅读的延伸,而非终点。这鼓励我在教学中,多创造让学生展示阅读感悟的形式,让阅读因多元评价更具活力,让学生因被看见而更爱阅读。</p> <p class="ql-block">这场培训,是一场心灵洗礼。让我重新审视整本书阅读教学,从理念到方法,从教材把握到学生引导,都有了新方向。身为小学语文老师,我愿带着这份触动,回归教学初心,让整本书阅读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翅膀,借书籍之力,让他们的童年满是书香,心灵向着美好拔节生长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