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政局革新:破越修迷障,立社会主义正源

钱柏仲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越南近期以雷霆之势推进的政治体系重构与意识形态整肃,标志着越共在苏林同志领导下的“拨乱反正”运动已从反腐层面深化至制度与思想根源的矫正。这场以“重整江山”为名的改革,不仅重塑了行政架构,更在哲学层面完成了对修正主义利益至上,<span style="font-size:18px;">实用主义</span>路线的清算,为社会主义定向发展奠定了新基盘。</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体制重构,以“两级政府”破官僚沉疴</p><p class="ql-block"> 一方面,撤县并省的制度革命。2024年10月启动的行政区划改革,在8个月内将全国63个省市精简为34个,直接撤销全部628个县级单位,乡级单位削减70%至3321个,地方行政体系从“省-县-乡”三级制彻底变为“省-乡”两级制。这一调整直指越南行政体系长期存在的“叠床架屋”弊病——一个仅相当于中国云南省体量的国家竟设63个省级单位,导致治理效能严重稀释。 </p><p class="ql-block"> 越共此次机构改革,并非简单机构合并,而是通过“省权上收、乡权做实”重构权力链条。新《地方政府组织法》将省长职能从11项扩至23项,赋予其“指挥家”角色;乡级政府则获得直接服务民众的实权,终结了以往“乡级无授权、县级不落地”的脱节困局。</p><p class="ql-block"> 另一方面,铁饭碗破局与财政松绑。改革冲击约25万公职岗位,短期裁撤10万人,预计2026-2030年可节省190万亿越南盾(约500亿人民币)。尽管短期内安置补偿压力巨大,如义安省需支出年预算14%用于裁员补偿,但越共以中央财政专项拨款与地方共担成本的决心,彰显了“刀刃向内”的彻底性。此举不仅缓解财政负重,更打破官僚利益集团对改革的反制壁垒。</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思想整肃,从反腐到反修正主义的纵深战</p><p class="ql-block"> 一方面,领导层更迭与修正主义清算。2025年7月19日,前总理阮春福、前国家主席武文赏、前国会主席王庭惠被同步解除党内职务,标志着苏林同志对阮富仲时代遗留势力的彻底清盘。此三人曾被视为“实用主义路线”代表,其去职与越共当前批判的“摸着石头过河”论形成鲜明对照——后者被斥为“以庸俗经验论对抗科学理论、以阶级调和论取代阶级斗争”的修正主义毒瘤。 </p><p class="ql-block"> 理论正本,苏林政权高举“初心不改,矢志不渝”旗帜,强调改革需根植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而非机会主义试探。第66号决议明言拒绝“半途而废”,要求法律体系建设必须“服务社会主义定向”,从根本上否定了私有化导向的市场化迷思。</p><p class="ql-block"> 另一方面,号召劳动阶级主权的制度回归。针对此前劳工维权困境,如工人需自证雇佣关系的司法荒诞等,越共通过强化《劳动法》执行与社保覆盖,试图修复“工人阶级主权”的宪法承诺。第68号决议更将民营经济明确定位为“国民经济引擎”,但要求其发展必须嵌入“法律保障平等权”框架,避免资本无序扩张侵蚀社会公平。</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三、战略协同,四大决议构建发展新范式</p><p class="ql-block"> 苏林政权以四项核心决议编织出一张覆盖科技、国际融入、法治与经济的战略网络,形成对修正主义路线的系统性替代。</p><p class="ql-block"> 通过第57号(科技)决议,提出人工智能与数字化转型,强调以自主创新替代修正主义市场换技术的买办依附,目标直指2030年培育新型生产力。</p><p class="ql-block"> 通过第59号(国际)决议,下决心重塑国际合作与争端解决机制,试图打破修正主义左右横跳“依附型开放”,意在提升国际规则独立自主话语权。</p><p class="ql-block"> 通过第66号(法治)决议,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定向法律体系,以抵制修正主义司法私有化倾向,目的是到2045年建成高收入法治国。</p><p class="ql-block"> 通过第68号(民营)决议,提出民营经济作为“国民经济引擎”,以约束修正主义放任资本无序扩张,目标是培育具国际竞争力民企。</p><p class="ql-block"> 这一套组合拳布局,直指此前修正主义全盘私有化发展模式的结构性缺陷。 </p><p class="ql-block"> 在科技领域拨乱反正,避免沦为代工洼地,第57号决议要求为AI、绿色技术建立专项法律框架,推动“新质生产力”内生培育;在国际定位方面,第59号决议强调“履约能力建设”与“国际争端主动应对”,扭转修正主义甘蔗吃两头,吃东就西被动接轨姿态;回归社会主义法治内核,第66号决议明确法律必须保障“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权”,堵塞修正主义被西方“宪政民主”渗透的通道。</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四、把握历史方位,抓住人口红利窗口期的背水一战</p><p class="ql-block"> 越南改革的急迫性源于三重倒逼压力。 </p><p class="ql-block"> 一是人口时钟时不我待。内政部预警“人口黄金期仅剩十余年”,2025年即推15年免费教育及废除计划生育,试图延缓老龄化冲击。 </p><p class="ql-block"> 二是技术革命迫在眉睫。AI浪潮可能彻底瓦解越南赖以崛起的劳动力成本优势,迫使产业升级从“可选项”变为“生存项”。 </p><p class="ql-block"> 三是国际变局瞬息万变。全球化退潮与供应链重组中,越南以“加入金砖+对美关税协议”双轨策略谋求战略支点地位。</p><p class="ql-block"> 在此背景下,苏林提出2025年GDP增速需达8.3%-8.5%,实为2045年跻身高收入国家的背水一战。而两级政府改革节省的行政成本,正被定向投入教育、科创领域,形成“精简—投资—跃升”的闭环逻辑。</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五、未来展望,社会主义本土化2.0的启航</p><p class="ql-block"> 越南的拨乱反正绝非简单复刻传统模式,而是试图探索一条契合小型开放经济体的社会主义更新路径。 </p><p class="ql-block"> 一是突出治理效能化。通过省乡直管压缩决策链条,2025年7月起乡级单位已开始试运行“城市政府模式”,目标是实现“问题就地解决率超90%”。</p><p class="ql-block"> 二是强调发展包容化。第68号决议要求建立“中小企业支持体系”,防止民营经济壮大加剧贫富撕裂。 </p><p class="ql-block"> 三是深入意识形态生活化。越共要求合并后的省级党代会文件需体现“新省开放空间”,避免旧思想机械拼接,使社会主义价值真正渗透基层。</p><p class="ql-block"> 当胡志明市的物流园区中,新挂牌的“综合治理中心”取代了昔日层叠的衙门;当义安省裁撤的2600名干部转身成为乡级技术培训员——越南的“正本清源”已从政治宣言转化为制度实践。这场以体制精简为形、以主义重铸为魂的革新,正试图在机器轰鸣的工厂与稻浪翻滚的田野间,重新锚定社会主义的越南坐标。</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良药苦口,忠言逆耳。在这里,我们更愿意与苏林同志扯扯袖子,咬咬耳朵,红红脸。奉劝苏林同志千万要汲取苏修人推它不走,鬼吹满地跑,跟着米弟学屁学洋,降旗易帜,颜色革命,和平演变,亡党亡国的教训。千万不要像和稀泥砌墙胡西进耍小聪明,吃里扒外,吃东就西,跟米弟走,搞修正主义投降绥靖那一套,只有死路一条。</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希望苏林同志带领越共全党与修正主义,与米弟西方彻底划清界限,学而时习,学习强国,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尊。重举国际共运大旗,勿忘中华文明苗裔谪长子身份。认清习主席新时代中华文明重返人类和平发展舞台中央的大势,对习主席心服口服,重返中华文明圈,为共建新时代中越命运共同体做出最大贡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