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桦甸找到了我父亲住过的野战医院,是我这次东北之行的一大收获,为我继续完成“寻迹”任务增添了信心。</p><p class="ql-block"> 离开桦甸,韦兄驾车行驶100多公里,来到延边朝鲜自治州敦化市。敦化,是我父亲桦甸伤愈后,因不能继续参加战斗,离开6纵17师到地方工作的第一站。既70多年前(1947年10月到1949年6月),他在敦化县城关区政府和县公安局工作了近二年时间,是他进入东北后待的时间最长的地方。<span style="font-size:18px;">因此,这个地方对我来说意义不一般,我必须好好看一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走进敦化,景色不一样,这里是朝鲜族地区,民族色彩很浓,给我们带来很多新鲜感。我</span>抱着极大的期待走进敦化,希望在这里能找到父亲更多工作和生活的印记。为了尽快找到线索,我们先到了敦化市政府,想通过他们获得一些当年城关区政府和县公安局的情况。但是,现在政府工作的都是年轻人,他们对70多年前的事情知之甚少,甚至根本不知道。我同他们聊了一会,没有得到任何线索,只知道<span style="font-size:18px;">城关区政府早已不复存在,现在城区已改为四个街道办事处,由市政府直接领导。无</span>奈,我们只好来到市博物馆,原以为在市博物馆能看到一些有价值的资料,但是,也很遗憾,博物馆展出的主要是当地的历史文化,对解放战争那一段表现甚微,问工作人员也没有给出满意的解答。眼看就要无功而返,我偶然在博物馆的外墙上,看到了敦化市革命遗址汇编,这里有一些敦化解放战争时期重要革命活动的记载,比如,中共吉林省委曾设在敦化,<span style="font-size:18px;">陈正人、杨尚奎、刘俊秀、邓克明、危秀英等这些我们熟悉的领导人在敦化工作、生活过,他们后来都成了江西省委的主要领导。</span>同时,我也看到了父亲工作过的敦化城关区政府的一些活动记载,只是比较简单粗略。我想,敦化这个地方不大,在当时的情况下,他在城关区中队当过队长,在区政府当过助理员,在县公安局当过管理员,他的工作应该会接触到这些领导。1949年6月,他是在敦化参加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吉林南下干部大队”,就是跟着</span>陈正人、杨尚奎、刘俊秀等领导南下到了江西。</p><p class="ql-block"> 在敦化收获的信息量太少,我心有不甘,很想在敦化多待几天,花一些时间和精力去收集原城关区政府和县公安局的情况,我想通过这样去寻找父亲工作、生活的印记。但是,苦于没有具体线索,也没有熟人引导,觉得无从下手。加上要云老师和韦兄一直陪着,我不好意思让人家久等,只好匆匆离开了敦化。这次敦化之行,留下了较多的遗憾。</p><p class="ql-block"> 6月26日,我们经吉林市到了长春九台。九台是解放战争“三下江南”战役的发起地,过去我对这个地方了解不多,这次通过参观<span style="font-size:18px;">九台“三下江南纪念馆”,对“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在展览馆我看到 :1947年1月至3月间,东北民主联军组织北满部队为配合南满部队“四保临江”作战,采取“三下江南”的军事行动。“三下江南、四保临江”跟国民党的新1军、新6军、第60军、第52军、第71军的91师等正规部队作战,解放了东北大部分地区,为以后解放全东北创造了有利条件。我军的“三下江南”使杜聿明“先南后北”的计划彻底破产,南北敌军攻势均被我军粉碎。“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取得了胜利,东北国民党军在战场上大败,国共双方的战略态势发生了根本变化,我军夺取了战场的主动权,</span>由此,吹响了解放战争全面大反攻的胜利号角。我父亲所在的6纵17师,在“三下江南”战役中打仗勇敢,表现优秀,在多场战斗中屡建战功,打出了名气,打出了威风。1947年1月2日,东北气温降到零下40度,松花江已冻实,在这种恶劣的条件下,北满1纵、2纵、6纵共12师过江。6纵在焦家岭伏击从德惠驰援其塔木的新1军30师90团,全歼。2月21日二下江南时,林总令六纵奔袭城子街新1军89团,令1纵、2纵分别准备打从九台、德惠出援之敌。6纵主力当日赶到,次日上午开始攻城。以前国军被围点,总有一两个部队来援。现在被打援打怕了,没人来。只派来两架飞机空投了50箱弹药,结果有40箱落在6纵阵地。下午敌军全体投降。28日,6纵及独2师包围德惠。守敌为71军50师,在城内构建无数相互支援的堡垒。杜律明明急调陈明仁、孙立人等部主力,号称十万,分路并肩北援。杜还下令打开小丰满水库的大闸,灌水阻林部退路。援军不易割歼,德惠又久攻不克,乃于3月2日回师江北。在我军刚撤回江北的时候,杜律明即电令廖耀湘新6军、石觉13军火速北上,救长春危局。林先令2纵、6纵回歼窜入江北之敌。该敌慌忙缩回江南。9日,林获悉71军88师正由靠山屯向农安收缩,令一纵围歼该敌,获得圆满胜利。到此,“三下江南”战役结束。</p><p class="ql-block"> 我从网络上看到的文章,详细描绘了我父亲所在部队打城子街战斗中的情况。文章写到: 6纵17师先头部队49团于22日8时进至太平桥时,前卫和敌人打响,49团为了迅速形成包围,团主力由哑巴沟向城子街以西迂回,10时,与撤退的国民党军发生战斗,至下午4时,歼其一部,俘150人,缴获山炮4门,余敌逃回城子街。文章还写到: 2月22日21时30分,6纵17师、18师在炮火掩护下,向城子街守军发起总攻。17师从西南、西北两个方向进行攻击,18师从东、西两个方向穿插,守军依托防御工事拼命抵抗,并有飞机在空中助战。战至23日19时,17、18师突击部队在街口会师,但国民党军残余部队还在街东北角王家大店一带负隅顽抗,后在17、18师部队的猛烈攻击和政治攻势下全部投降。至此,城子街战斗胜利结束。此战,国民党守军89团团长曾琦以下2800余人被全歼,缴获各种火炮67门、轻重机枪127挺、步枪813支、马200余匹,另有大批弹药及其它物资。从这些文字上都能闻到浓烈的火药味,何况在实际战斗中,在密集的战斗中他们吃了多少苦,经历了多少战火的考验。同样,在张麻子沟、焦家岭、其塔木、九台、农安、德惠等战斗中,我父亲所在部队都有突出表现,受到了纵队和东野首长的表彰。</p><p class="ql-block"> 离开九台,我们沿着乡村公路往城子街、上河湾这些当年的旧战场走一走,看一看,虽然已经面目全非,但从地形地貌,村庄道路上,能让我想象到当年战火的硝烟燃遍了这块土地,从当地政府修建的纪念碑和烈士陵园里,我们看到了人民对流血牺牲烈士的尊敬和怀念。</p><p class="ql-block"> 6月28日我们来到德惠,这里是“二下江南”时的一个重要战场,我父亲所在的6纵17师在这里<span style="font-size:18px;">打了一场硬战。为了打好这一战,东野给他们师增配了山、野炮23门和坦克3辆(日式轻型),洪学智司令员指挥17师在德惠城以东向望河堡,自来水塔攻击,突破后插向德惠火车站。这次攻坚战虽以失败告终,但这是17师首次参加城市攻坚战,他们在战争中吸取了宝贵的经验教训,认识到了攻坚战的特殊性,以及步、炮、坦协同作战的重要性。为后来打四平、锦州、天津等城市攻坚战,他们扬长避短,起到了关键作用,林总曾三次单独调用6纵17师打城市攻坚战,使之成为著名的“攻坚老虎”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我这次来到德惠,看到了经过战争洗礼的大白楼、教堂、火车站,感觉在这些历史遗址上,残留着战争弹孔和战士的血迹,站在德惠的老街道和历史建筑前,我感触良多,想到战争的残酷,想到革命前辈在条件十分恶劣的情况下,打出了一个又一个漂亮的战役,想到那些浴血奋战的勇士,前仆后继勇往直前,很多壮烈牺牲在敌人的枪口下,我们作为后人,无不为这些悲壮的场面所感动。</span></p><p class="ql-block"> 离开德惠,我们来到哈尔滨双城区,这里原是东北民主联军总指挥部,是我军东北战场的指挥中心。林、罗、刘等东北民主联军高级将领在这里指挥百万大军作战,消灭了国民党几十万军队,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我们看到,这里还<span style="font-size:18px;">挂了第四野军战纪念馆的牌子,很多革命后代和人民群众来这里参观学习,在这里举行革命传统教育活动。我们看到,</span>在这个不大的地主院落里,东北民主联军的首长及指挥机关人员,在极其简陋的条件下谋划战略,指挥战斗,他们朴实严谨,一丝不苟的作风,带动了整个东北民主联军所向披靡,一往无前,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征途。</p><p class="ql-block"> 哈尔滨双城地区,也曾经是山东七师进入东北后休整活动的地区,有资料记载,1945年11月山东七师打完山海关保卫战,林总安排他们撤到后方休整,就是到了哈尔滨双城地区,他们在这里一方面休整部队,一方面参加黑龙江的剿匪。1946年8-10月,在这里成立了东北民主联军第6纵队,从此,山东7师编入东北民主联军第6纵队,开始了新的战斗历程。</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我这次到双城,还有一个意外收获,就是知道了双城的“杀猪菜”很有名。这让我想起小时候听父亲讲过东北的“杀猪菜”,他还常给我们做血肠吃,他的这套手艺估计就是在双城学会的。</span></p><p class="ql-block">(待续)</p> <p class="ql-block"> 1945年8月到1948年8月,是东北战局最关键的三年。我军跟国民党军队在战场上的博弈,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从战略防御到战略反攻,掌握了战争主动权,使东北局面出现了根本性转变。</p> <p class="ql-block"> 6月26日,我们来到延边朝鲜自治州敦化市,这是一座美丽的城市,规划漂亮,街道整洁干净,民族风情浓郁,第一次来这里,给人的感觉很好。这次来到东北,我算搞清楚了一个问题,就是东北很多地方在日本投降后就解放了,比如敦化就是在1945年8月解放的,我父亲1947年10月来到敦化工作,算是在解放以后的敦化工作了。</p> <p class="ql-block"> 我们到敦化,就是奔着寻找我父亲的战斗足迹来的,因此,没有去旅游观光,而是先到了市政府,希望通过市政府的工作人员,打听到原城关区政府的线索,但是,他们没有提供有价值的信息。</p> <p class="ql-block"> 我们只好来到市博物馆,希望在这里能找到一些有用的资料。</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主要展示的是敦化的历史文化,解放战争的情况这里没有介绍。</p> <p class="ql-block"> 在博物馆简单转了一圈,我们出来了。</p> <p class="ql-block"> 值得庆幸的是在博物馆外墙上,我发现了“敦化市革命遗址汇编”,上面罗列了发生在敦化的革命事件。我在汇编上仔细查看,找到一些自己需要的资料。</p> <p class="ql-block"> 从这些简介上只能了解到某年某月某日,在敦化发生了什么事,至于事件的详细内容没有,并且由于城市变迁改造,绝大多数革命遗址都被拆迁了,没有得到保留。</p> <p class="ql-block"> 在这篇简介里,我看到敦化城关区政府开展的一次活动,虽然是在我父亲去之前,但能说明当时有这个机构,并有一定影响力。类似这样的内容还有,不一一列举。</p> <p class="ql-block"> 6月27日我们来到九台,这里是九台红色教育基地广场。</p> <p class="ql-block"> 九台红色教育基地,其实就是“三下江南纪念馆”,每天都有不少人来这里参观,尤其是青少年。</p> <p class="ql-block"> 在“三下江南”纪念馆的前言里,介绍了为了粉碎国民党军“南攻北守,先南后北”的作战意图,北满东北民主联军主力1947年1月至3月间三次南下松花江作战,史称“三下江南”战役。九台是“三下江南”战役发起地,也就是“三下江南”战役首先是在九台打响的。</p> <p class="ql-block"> “三下江南”战役是配合“四保临江”战役开展的,因此,两战役合称为“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这场战争是民主联军南满部队在通化、临江地区和北满部队在松花江以南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防御和进攻相结合的作战,是由一连串战役、战斗组成的一个完整的战略行动。</p> <p class="ql-block"> 这张图可以清楚看到,二下江南时6纵打完城子街,再掉头打德惠大白楼的指示。</p> <p class="ql-block"> 这些是打城子街留下的战争实况照片。</p> <p class="ql-block"> 我们开车走在去城子街的乡村道路上。</p> <p class="ql-block"> 城子街附近是丘陵地带,一眼望去是起伏不定的庄稼地和小山丘。我在想,这样的地形好打战吗?</p> <p class="ql-block"> 6月27日,我们来到城子街街道办事处,在办公室了解到,这里只有一块“城子街战斗纪念碑”,其他没有什么纪念性建筑。很遗憾,因为去纪念碑的地方正在修路不能通行,我们只好放弃了去看纪念碑的想法。</p> <p class="ql-block"> 我们根据城子街同志的指点,来到上河湾烈士陵园,这里离城子街十几公里,是当年城子街战斗的一个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 这里有六纵十七师、十八师打城子街战斗的介绍。</p> <p class="ql-block"> 这是介绍城子街战斗打响前,我军战士在宣誓。可见当时六纵战士的士气很高。</p> <p class="ql-block"> 这是当年六纵炮击城子街的场面。</p> <p class="ql-block"> 6月28日我们在长春,参观了吉林省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馆内有东北民主联军寻找的展馆。这是林总和总部指挥员一起在研究“三下江南”作战部署。</p> <p class="ql-block"> 这是馆内展出的“三下江南”老照片。</p> <p class="ql-block"> 这是馆内展出的战士在“三下江南”时爬冰卧雪的老照片。</p> <p class="ql-block"> 6月29日,我们来到德惠,看到在德惠火车站东南100米处,有一处风格与其他民居迥异的建筑,黄白相间的配色典雅别致,砖石装饰透着欧陆风情,这就是当地人所熟知的“大白楼”,现在是德惠市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大白楼始建于1903年,是中东铁路的附属建筑,解放战争时期,是国民党新一军50师指挥部,是二下江南时,我六纵十七师攻击的主要目标。</p> <p class="ql-block"> 德惠火车站是当年“德惠战役”时六纵十七师攻击的主要目标。“德惠战役”是指1947年2月下旬,东北民主联军第6纵队在炮火支援下,对德惠守敌发起的进攻。德惠战役中新一军第50师以七千之众死守,东野以四个师的优势兵力围攻,居然打成僵持局面,东野伤亡极大而无法突破城防。</p> <p class="ql-block"> 这是“大白楼”德惠博物馆展示的东北民主联军六纵攻打大白楼的情景再现。</p> <p class="ql-block"> 德惠城留下的老建筑,见证了二下江南德惠战役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这是介绍德惠几次解放的展板。</p> <p class="ql-block"> 六纵战史简介。</p> <p class="ql-block"> 这是参加“三下江南”战役将帅名录。</p> <p class="ql-block"> 6月30日,我们来到哈尔滨双城区,双城是北满的根据地,山东七师进入东北后,最先来到这里休整部队,同时参加黑龙江剿匪。同时,这里是东北民主联军的指挥部,是东北民主联军的大本营。</p> <p class="ql-block"> 东北民主联军指挥部,设在双城一家地主庄园内,这是西院,主要是指挥部机关各部门工作场所。</p> <p class="ql-block"> 林总和罗总几位首长在东院办公,这是指挥部前厅大门。</p> <p class="ql-block"> 这是林总办公室。</p> <p class="ql-block"> 这是林总休息的房间。</p> <p class="ql-block"> 这是罗总的办公室兼卧室。</p> <p class="ql-block"> 东北民主联军指挥部情景再现。</p> <p class="ql-block"> 这是指挥部的东院大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