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八一建军节即将到来之际,我踏上了一段特殊的旅程,为了追寻家族中那段与军旅岁月交织的记忆。军人的坚韧与担当,早已融入血脉,也成为我此行最深的情感寄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次特殊的旅行,从我的爷爷说起。</span>那年,爷爷作为当地地下党组织的骨干,因叛徒告密不幸暴露身份。凶残的白匪武装突袭村庄,将爷爷强行捆绑在村口的老槐树下,施以酷刑后残忍杀害。为斩草除根,白匪扬言要对我家人“满门抄斩”,局势万分危急。在这生死关头,地下党组织迅速行动,连夜安排专人接应。爷爷的妻子带着年幼的父亲和几个兄弟姐妹,在夜色掩护下踏上转移之路。他们避开敌人的搜查关卡,历经数日艰难跋涉,最终被安全送到河南焦作的地下交通站,暂时脱离了险境。</p><p class="ql-block">父亲当年不到10岁,这段刻骨铭心的经历,成为父亲兄妹心中永远的痛,也让他们自幼便懂得了革命事业的艰难与牺牲。在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正处于艰苦卓绝的相持阶段。彼时,我的家乡河南饱受战火蹂躏,日军的铁蹄践踏家园,百姓流离失所。年仅十几岁的父亲目睹山河破碎、同胞受难,心中燃起保家卫国的热血。那天有一支八路军部队从家门口过,父亲告别亲人,毅然加入了活跃在豫西地区的八路军队伍。他带着家乡的黄土气息和朴素的信念,成为一名光荣的八路军战士。</p> <p class="ql-block">我爷爷牺牲的场面,采用Al生成。</p> <p class="ql-block">我的父亲年轻时,照片采用Al生成。</p> <p class="ql-block">我的父亲是一位历经烽火洗礼的老兵,他的足迹镌刻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与抗美援朝的历史长卷中,每一段征程都闪耀着赤诚与坚韧。</p> <p class="ql-block">旅途中,我也回想起家中长辈曾讲述的军旅故事。他们用一生诠释了“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军人本色。</p><p class="ql-block">在父辈们的影响下,军人的崇敬之心从未改变,也让我们知道军人的担当使命。</p><p class="ql-block">又是一年八一建军节将至,一如当年军营里那面永远飘扬的军旗。尘封的军旅记忆如潮水般涌来,那些身着戎装的岁月、那些激情燃烧的青春,在时光的沉淀中愈发清晰,让我们感慨万千。</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翻看这一张张泛黄的照片,每一张老照片,都是对那段峥嵘岁月的深情回望,也是对军人精神的最好传承。</p> <p class="ql-block">大哥是我们兄弟姐妹中第一个穿上军装的人。1969年的冬天,他背着简单的行囊,在全家人的目送下踏上了北上的列车,成为一名东海舰队的海军战士。他总说,军营是所“大学校”,教会他的不仅是队列、射击、战术,更是责任与担当。记得他在信中写道:浪尖上的第一课,汽笛一声长鸣,可没过半小时,随着涌浪渐大,舰艇像一片被随意抛掷的叶子,开始在波峰浪谷间剧烈起伏。新兵的他攥着护栏的手指因用力而泛白。我<span style="font-size:18px;">额头渗出冷汗,</span>“胃里好像有只手在翻搅……”一阵强烈的恶心感。这是他第一次登上舰艇,也是第一次直面大海的“下马威”。</p> <p class="ql-block">我是1971年陆军里的老小兵,当时部队内部有个政策,师领导们的孩子可以照顾当兵,师部相互交换,我就是其中一名幸运女兵。而我,作为家中唯一的女兵,那段在卫生队的时光至今历历在目。从第一次面对伤员时流血紧张无措和跟老护士长参与急救,军营磨砺了我的意志,也让我懂得了“医者仁心”与“军人使命”的交融。</p> <p class="ql-block">弟弟在家里是老小,在那个政策允许为家庭老小安排工作的年代,家中最小的弟弟凭借相关政策,顺利被分配到当地的汽车修配厂,拥有了一份安稳的工作。彼时,稳定的岗位是许多人向往的生活起点,弟弟也在修配厂的日常工作中逐渐适应着这份踏实。</p><p class="ql-block">然而,命运的转机悄然而至。1978年父亲的老部队空降15军刚好来这里招兵,这一消息点燃了弟弟心中潜藏的军旅梦。尽管修配厂的工作稳定且来之不易,但面对军营的召唤,他毅然递交了报名表。经过层层筛选,弟弟光荣入伍,成为了一名光荣的空降兵,带着家人的期盼与自己的热忱,踏上了充满挑战与荣光的军旅征程。这份选择,不仅是对青春理想的追逐,更延续了家庭与军队的深厚情缘。</p><p class="ql-block">初入空降部队,跳伞训练便成为每名官兵的必修课。在这里,从军长到师长,各级指挥员始终站在训练一线,用一次次带头跃出机舱的身影,诠释着“跟我上”的担当,为我们树立了榜样。</p><p class="ql-block">首次跳伞:一般在800米至1000米左右。舱门打开的瞬间,强风裹挟着寒意扑面而来。望着下方缩小的景物,胆怯如潮水般涌上心头,双腿似灌了铅般沉重,迟迟不敢迈步。耳边是战友的鼓励,眼前浮现出指挥员们毫不犹豫跃出的画面,那份责任与勇气最终驱散了恐惧。随着纵身一跃,伞花在天际绽放,这不仅是一次生理上的突破,更是对军人胆气与信念的淬炼。</p><p class="ql-block">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中国、越南两国在中越边境爆发的军事冲突。弟弟他们部队急需一批会开车能修车的驾驶员,组织一支运输车队,老兵新兵不限只有会开车,弟弟也踊跃报名参加,他也在火线上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我的爱人也是1969年入伍,从豫东南来到东南沿海。</p> <p class="ql-block"> 军装或许早已在岁月中叠进了箱底,但肩膀上的责任、骨子里的坚韧,从未因脱下戎装而褪色。那段在训练场挥洒的汗水、在浪尖上的训练,在哨所守望的星辰、在高空中的跳伞训练,在战友间交付的信任,是时光永远带不走的宝藏。我们曾用青春丈量国土的宽度,用忠诚守护万家的灯火,这份经历,是生命中最厚重的底色,是无论何时想起都能挺直腰杆的骄傲。</p><p class="ql-block"> 当过兵,是我们一生的荣光。这份光荣,无关岁月长短,无关岗位差异,只因为我们曾是人民军队的一员,曾把最炽热的年华献给了最神圣的使命。在建军节这个属于军人的节日里,我们回望来路,初心依旧滚烫——为那段当兵的历史自豪,为曾是这钢铁长城中的一块砖而光荣!</p><p class="ql-block"> 向所有老兵和曾经当过兵的战友们致敬,向永不褪色的军魂敬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