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见稻荷大社漫步——日本京都掠影(一)

bill(福群)

<p class="ql-block"> 日本京都历史起于8世纪建立的“平安京”,于794年起被定为日本首都,此后发展成为日本中古及近世重要的政治与文化中心,至1869年迁都东京为止,其又被称为"西京"。历经一千多年的发展,京都与东京并列为现今日本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橱窗。</p> <p class="ql-block">  ‌京都也是日本最著名的古都之一,它位于日本列岛中心的关西地区,从公元794年到1868年一直是日本平安时代的首都,被称为“平安京”。京都因其深厚的历史背景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被日本人视为“真正的日本”,是日本传统文化的中心‌。在这约 1200 年绵长的时间长河中,留下了众多的文化遗产,很多极具历史意义的寺院, 庙宇和神社,如清水寺, 祗园等。</p><p class="ql-block"> 据资料介绍,京都的前身平安京在建设时仿照中国唐代西京长安城和东都洛阳城建设,但未修建城墙。城北为皇城和宫城,城南为外郭城。外郭城又分为东西两部分:西侧称“长安”(右京),东侧称“洛阳”(左京)。实际平安京建成之后,叫长安的右京因为地势低洼多沼泽而迅速衰落,只有叫左京的洛阳人口增长并发展壮大,使得洛阳成为平安京的代名词。</p><p class="ql-block"> 在京都众多的寺院和庙宇当中,多多少少都和我国特别是洛阳同类建筑有着相似的特点。漫步在这些景点中,有着看似曾相识的感觉。在寻寻觅觅之中,我觉得还是“伏見稻荷大社”有特色。</p> <p class="ql-block">  稻荷大社位于京都市伏见区内,是遍及日本全国各地约四万多所的稻荷神社之总本社,稻荷大社内拥有闻名的、沿山而建长长的“千本鸟居”,有许多红色的建筑,宏伟的庙宇,也可以见到许多狐狸雕像。狐狸是稻荷神的使者, 介于人与神之间。</p> <p class="ql-block">  稻荷神的信仰始於京都的稻荷山,京都伏见稻荷大社建于元711年,历史悠久,地位相当高。伏见稻荷大社主要是祀奉以宇迦之御魂大神为首的诸位稻荷神,自古以来就是农业与商业的神明,除此之外也配祀包括佐田彦大神、大宫能卖大神、田中大神与四大神等其他的神明。所以京都伏见稻荷大社不止能祈求五谷风登,生意兴隆,也能祈求成就、家庭、健康等,境內的鸟居超过了1万座,使得该神社成为京都地区香火最盛的神社之一。</p> <p class="ql-block">  手水社,位于庙门左侧,是悬山顶青瓦红漆建筑,是神社门口的标配,用于洗手和漱口​。</p> <p class="ql-block">  据说,每年到此参观游览、祈愿奉献的人络绎不绝,如同中国闻名于世的寺庙。</p> <p class="ql-block">  台阶上有一对狐狸石像,作用与中国石狮子相同,但狐狸下面的石座齐胸高,上面有三层石台阶,最上一层石台上刻着“奉献”二字。右边的狐狸嘴里叼着象征财物权的钥匙,左边的狐狸口里含着象征宝物的玉​。</p> <p class="ql-block">  据了解,起源于江户时代的习俗,前来此地许愿的人们往往会捐款,在神社境内竖立一座鸟居来表达对神明的敬意,使得伏见稻荷大社的范围内竖有数量惊人的大小鸟居,而“千本鸟居”则最有名气。捐款竖立鸟居的包含个人、公司行号乃至于各地的商会组织,目前现存的鸟居,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治年间。鸟居上写有捐赠者名字,柱子上常写有“奉“, ”献“, ”纳“等字样。</p> <p class="ql-block">  千本鸟居是伏见稻荷大社最出名的景观,也是京都最具代表性的景观之一,还在电影《艺伎回忆录》中出现过。成百上千座朱红色鸟居构成一条通往稻荷山山顶的通道,其间还有几十尊狐狸石像。走进其中,老朽褪色的暗红色牌坊和光鲜亮丽的朱红色牌坊密集交织,在阳光照射下格外壮观迷人​。</p> <p class="ql-block">  根据网络资料的介绍,日本这种鸟居牌坊的建筑,它是日本神道教文化中神社的标志性建筑,其核心寓意与文化内涵如下:</p><p class="ql-block">1. 空间分界:神域与世俗的“结界”</p><p class="ql-block">鸟居的核心功能是划分“神圣领域”与“世俗领域”——踏入鸟居,意味着从人类居住的“凡俗世界”进入神社所属的“神域”。这种空间区隔,提醒参拜者需收心敛神,以敬畏之心对待神灵,同时也象征“洁净”与“仪式感”的开始(神道教重视“清净”,进入神域前需涤荡身心)。</p><p class="ql-block">2. 人神联结:沟通神界的“通道”</p><p class="ql-block">鸟居也被视为**“人神对话”的媒介**:它既是神灵降临人间的“入口”(象征神力从神界延伸至此处),也是人类向神灵祈愿、还愿的“通道”。参拜者穿过鸟居,相当于主动踏入“神的领地”,向神灵传递祈愿(如健康、事业、姻缘等),或表达对神灵护佑的感恩。</p><p class="ql-block">3. 文化符号:神道教信仰的具象化</p><p class="ql-block">鸟居的造型、色彩(如朱红色,在日本文化中关联“驱邪、神圣”)与存在方式,是神道教“敬畏自然、崇拜神灵”核心信仰的视觉表达。不同神社的鸟居风格(如材质、雕刻、数量)还承载着地域历史、氏族信仰或特定神祇的象征(例如伏见稻荷大社的“千本鸟居”,是信徒为祈愿/还愿捐赠的,层层鸟居构成独特的“信仰长廊”)。</p><p class="ql-block"> 简言之,鸟居是神道教文化中“空间分界+人神联结+信仰符号”的复合体,既是建筑,更是日本宗教与精神世界的缩影。</p> <p class="ql-block">  看着这些来祈愿的学生,或许就是一种从小就受神道的影响,敬畏向上,好好学习,考试有好的成绩。</p> <p class="ql-block">  图片中题目日文翻译为“祝鸟居能够实现你的愿望——价格一千日元”。</p> <p class="ql-block">  老人在祈愿,这种仪式,和我国的佛教极相似。</p> <p class="ql-block">  年青人也在祈愿,类似我国道教抽签之类的形式。</p> <p class="ql-block">  入乡随俗,不分种族,到处都是祈愿的游客。</p> <p class="ql-block">  这些穿和服打卡的,并不都是日本人,据旅居日本的朋友介绍,在景点穿和服拍照的,大约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都是中国的女性,以至附近的服装租赁商店,生意兴隆。租一套和服一天,大约为三百至四百人民币。</p><p class="ql-block"> 据日本旅游局资讯统计,2024年,中国人到日本旅游人数为698万,是历年最多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伏见稻荷大社全天开放,无需门票,游玩时间为 2 - 3 小时​​。</p><p class="ql-block"> 这些红色的建筑,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和宗教文化,单从观光的角度,难以了解个究竟,只有通过网上的介绍更详细。</p><p class="ql-block">伏见稻荷历史渊源:根据《山城国风土记》的残文,秦氏之祖伊吕巨(具)以饼为靶射箭,待至山峰,发现百鸟化作稻谷,他以此为神迹,于和铜四年(711 年)建神社,将イナリ(INARI)赋字稻荷,此为稻荷之始​。</p><p class="ql-block"> 发展背景:当时大批渡来人进入日本,秦氏族带来了好的绢织技术,对国家建设帮助很大,朝廷予以厚遇,秦氏便在稻荷山奉稻荷神,立御神威赫之神像​。</p><p class="ql-block">祭祀神明</p><p class="ql-block">主要祀奉以宇迦之御魂大神为首的诸位稻荷神。稻荷神以前被作为京都一带豪族秦氏之式神,原本主管谷物和食物,因稻谷可酿酒,兼任酒神;又因稻谷可交易物品,兼任商人的财神,后几乎成为万能神,受到人们供奉以求农作丰收、生意兴隆、交通安全等​​​。</p><p class="ql-block">文化意义</p><p class="ql-block">伏见稻荷大社不仅是宗教场所,还承载着日本的历史和文化。它见证了日本工、商业的发展,稻荷神信仰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众多的鸟居是信徒为感恩或祈求神明庇佑而捐赠的,体现了信仰与捐赠文化的结合​​​。</p> <p class="ql-block">  在多神教的日本宗教文化里,人们在追求什么?走在这长长的“千本鸟居”的长廓里,梦想在一个朦胧的维度之中,是前途还是归途?</p>